?

淺析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

2020-12-09 05:42許繼超付少杰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哈貝馬斯歷史唯物主義

許繼超 付少杰

摘 要:哈貝馬斯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在傳承法蘭克服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基礎上也對其進行了修正。他批判但不拒斥理性的思想通過對科學技術的二重的討論得到證實。通過區分勞動和交往行為,分析出科技異化的根源,提出了他的解決辦法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通過明晰交往行為理論的構成、分析交往行為理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探討交往行為理論的意義,深入了解哈貝馬斯對法蘭克福學派發展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哈貝馬斯;行為交往理論;歷史唯物主義

哈貝馬斯作為法蘭克福學派具備爭議的代表人物,從其著作中不難發現對馬克思、盧卡奇、霍克海默等人的理論進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不同于霍克海默對技術理性的單純批判,通過分析科學技術的兩重性,提出了技術理性具有意識形態的功能,因此要對技術異化進行揚起。區別于馬克思的異化理論,通過區別勞動與交往,深化技術理性發展的內化機制,其交往行為理論便是突破科學技術異化的關鍵。

一、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的內容構成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源于其對科學技術異化的批判,他認為正是因為勞動活動的過分“合理化”導致交往行為的“不合理化”,從而產生了科學技術的異化,因此,揚棄科學技術異化必須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即用交往取代勞動的核心位置。

1.交往行為概念的內涵及實質

哈貝馬斯認為,要想闡明交往行為理論,需追溯到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的相互關系的原初狀態,必須從不同的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層面入手,考察不同的有語言和行為能力的主體,以及它們間的相互理解的過程。他把社會行為分為四類:一是目的性行為,即工具性行為,就是我們說的“勞動”;二是規范調節的行為;三是戲劇式行為;四是交往行為。哈貝馬斯認為,四種行為分別指代客觀世界的不同方面且各有側重。

工具性行為主要側重與外在世界,或者是客觀世界,即客觀世界為我們提供一種最理想的達到目的的手段。規范調節性行為與遵循客觀世界的共同價值約束相聯系,我們遵守個體組織的價值約束必須與遵循客觀世界的共同價值為前提;戲劇行為涉及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特別是與社會世界的關系,其關鍵是通過自我表達來吸引他人的自我主觀性的表現。交往行為同時考慮了客觀世界、社會世界和主觀世界,行動者“從他們自己所解釋的生活世界的視野”,通過語言為媒介進行互動。哈貝馬斯認為,交往行為理論比其他行為理論更具有合理性,且由交往組成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

2.交往行為是以理解為核心的行為

社會行為協調機制中最重要的是交往行為,而交往行為以語言理解所形成的意見一致,即語言理解為交往行為的核心地位。哈貝馬斯認為,必須借助于語言為媒介,才能真正實現在主體之間展開的交互性的意識活動。在目的性行為中,行為者想要實現影響改變客觀世界這一目標,就必須先借助語言這一媒介來影響其他人;在規范調節性行為中,語言主要為我們提供共同的文化取向,是幫助人們建立社會世界的合法關系,是人們建立規范和行為導向并取得意見一致的輔助媒介;在戲劇行為中,語言既是自我表現主觀世界的工具,同時又是表現行為者的認識和情感的媒介。

語言理解在交往行為中占核心地位,那么建立平等的合理的言語行為模式并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是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的關鍵。要遵循兩點要素,第一是要確立言語有效基礎,遵循言語的可領悟性、真實性、真誠性及正確性。第二是要交往參與者必須具備遵循言語有效性要求而交往的能力,即具備交往資質。只有滿足以上兩點要素,才能保證交往行為過程中的語言理解。

3.交往與主體間性

建立交往行為還有一個必須要建立的關鍵要素即建立“主體間性”結構。建立自由的、平等的主題間的平等、合理的交互關系,語言理解是交往行為構建的內部核心,建立“主體間性”便是交往行為的外部要素。哈貝馬斯認為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主體之間進行平等、合理的交往行為才是合理的交往行為。

哈貝馬斯同樣對構建“主體間性”結構要關注的要素進行了強調。首先,言語有效性基礎確立和交往參與者的交往資質提高,宗旨都在確立平等的合理的主體間性結構。要關注主體間性與外在世界、與給定世界、與內在世界的三重交往關系。其次,主體間性對個體存在和社會發展都極為重要,因為統一化了的個體自覺影響自身進化方向。因此,建立交往行為必須要關注“主體間性”結構的自由、平等。

二、交往行為理論走向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

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的構建,通過對其交往行為理論的內部要素、外部要素剖析后,尤其是“主體間性”結構的提出,不難分析出其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態度?!爸黧w間性”結構為核心的交往理論,區別于“主客體”結構為核心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將歷史唯物主義的主客關系升格為主主關系。

哈貝馬斯認為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不加反思的歷史客觀唯物主義,過分突出生產力生產方式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卻忽略了道德規范結構。哈貝馬斯想要重建的歷史唯物主義是更全面合理的評價生產力在社會化中的作用的,這有利于更全面理解社會發展動力機制。哈貝馬斯提出,是交往和策略等因素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協同機制推動社會的進步,而偉大的技術變革并不能帶來社會變革,因此,生產力不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

基于交往和策略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推論,哈貝馬斯進一步提出主體學習機制與社會進化的設想。即社會進化主要在于主體之間的交往,而在交往中驅動社會進化的動力機制便是主體學習機制。主體通過學習技術、道德獲取交往更高級別的資質,提高交往資質后,主體間自我統一性促進個體的發展,每一個個體發展集成促進社會進化發展。進而完成其歷史唯物主義主體間性結構為核心的交往關系的建立。

為此,哈貝馬斯進一步構建了交往合理化的標準。第一,共同的規范標準。哈貝馬斯認為,共同的、普遍的規范標準是能夠為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標準,也是規范標準的普遍化,為此他提出了商談學理論來論證實現交往行為合理化。第二,選擇恰當的語言。在哈貝馬斯看來,凡是有交往的發生都伴隨著語言的發生,當語言行為受到歪曲的理解,不合理的交往行為就會產生。語言是調節交往合理化的關鍵所在,人們之間的交談交往都是通過語言來使交往者或交談著來實現那種包含實情、人情、以及心情的相互理解。當對話雙方通過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并讓對方能夠完全了解自己的意圖,這就達到語言調節行為的目的。第三,進行對話活動。交往必須進行對話,雙方為了使各自的利益得以實現而提出的各種要求以及利益才能得以實現;對話同樣是交往,民主、平等、和諧對話才能使交往雙方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

三、交往行為理論意義及問題

作為法蘭克福學派極具探索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的內部核心內容是進行交往行為雙方通過理解達成一致和共識,這個理解要通過言語的正確性、有效性等為前提。通過哈貝馬斯的限定,這種共識是建立在非強迫的、平等的環境下完成的。在現實中,那種交往雙方完全的相互理解和達成共識,理想語境是極難實現的。這種情景的設想是帶有浪漫的、理想的烏托邦色彩。因此,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是極具創新,并且富有建設性的理論,這也符合其理性批判不拒斥理性的態度。

但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與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有著本質的不同。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只注重了精神的層面,忽略了馬克思關于生產方式的發展水平決定人們交往形式的觀點。馬克思認為,“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這種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產決定的?!奔瓷a是交往的前提和基礎并決定了交往的形式。哈貝馬斯創造性的區別了勞動和交往,他把交往合理化寄托于交往者的真誠之上,這割裂了交往去勞動之間的關聯性,又把社會的進步更是寄托在交往主體間的自我同一,這又割斷了交往與社會生產和需要之間的聯系,因此最終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作者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茖W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猜你喜歡
哈貝馬斯歷史唯物主義
如何理解現實的人——論哈貝馬斯理解人的三個維度
犧牲內向化的多維度解析——基于哈貝馬斯對《啟蒙辯證法》的解讀
規則與有效——論哈貝馬斯言語行為的規范性
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在統一——以《資本論》第一卷為例
哈貝馬斯科學技術批判的深層邏輯
歷史唯物主義的五種西方重構模式解析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人道主義思想
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正義觀再思考
作為交往理解的詮釋學——哈貝馬斯詮釋學的研究對象
無“法律”即無“規則”——論哈貝馬斯的規則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