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菁英”,我們有話對你說

2020-12-14 07:50
神州學人 2020年12期
關鍵詞:菁英博士學位資助

回想起預防醫學本科畢業的我,懷著對社會流行病學的向往、對留學生活的憧憬,獨自背著行囊從香港轉機到達倫敦。很多細節已不再記得,但卻清晰記得從飛機舷窗中躍入的那縷朝陽,和在旭日下隱隱可見的倫敦。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或許是這段留學時光對于我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塑形。而在此期間收獲的跨越國界的師生情、同學情、朋友情更是我一生受益的財富。如今,扎根于祖國的熱土,我致力于將健康老齡化的研究從跟跑推進到領跑國際,為老齡化健康貢獻中國智慧。

—— 廖婧,2011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社會流行病學博士學位?,F為中山大學全球衛生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統計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 年有幸得到菁英計劃資助,感謝廣州留服中心老師幫助準備出國各項事宜,以及專門組織了行前培訓,清晰記得當時培訓老師們的諄諄教導。

博士期間,由于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加上剛開始英語交流不太流暢,在外面很孤獨,而且學業壓力大,但想到這次出國留學的不易,硬是咬緊牙關,堅持學習、做實驗。經過4 年多刻苦鉆研,終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別是在探索過渡金屬催化氫化動態動力學拆分的機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究成果首次發表在Nature 子刊上。在這一過程中非常感謝菁英計劃給予我的幫助,讓我感受到菁英計劃大家庭的溫暖。

—— 劉建國,2012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7 年獲得博士學位后先后在瑞典中部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F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與廣州緣結于2010 年的研究生報考和入學,而與廣州緣分的加深則源于2013 年的驚喜——成為菁英計劃的一員。用刻意的字眼去表達對計劃的感謝難免膚淺,因為一切已全部反映在我對這樣一個人生機會的珍視中。該計劃給予我的不僅僅是金錢的幫扶,更重要的是一個正視自己內心向往、解答由此滋生出的更多疑惑的契機。

資助青年才俊前往海外攻讀學位,此計劃并非唯一,然而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人,菁英計劃的人本精神讓任何一位與之有過交集的個體都記憶猶新。從始至終,計劃的完善與細微都令我體會到是在與鮮活的人交往,而非系統與機制。借此契機,希望菁英計劃能越辦越好,幫助到更多領域中未來的能人巧匠。

—— 俞裕果,2013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在該校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領域為材料耐久性和海洋工程結構計算分析。

時機,不是主動找上門的偶然,是帶著懇切的盼望作出的無數選擇造就的奇跡般的瞬間。

回想起來,在大大小小的決策瞬間,曾有一些重大事件影響深遠。一是在本科和碩士階段修讀應用數學專業后,跨一級學科修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幫助我后續確定了職業方向及從事“交叉學科”研究的定位。二是受菁英計劃資助,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赴瑞士留學,幫助我深入了解了現實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并掌握探測金融泡沫的方法。細想自己的求學之路及工作經歷,并無特定章法。如果用復雜性理論來解釋,可以說是“苦心經營”與“偶然相遇”非線性相互作用而演化得到的結果。

—— 張群,2014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進行聯合培養?,F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云山青年學者”。

在創業過程中,我經歷了許多風雨,但最終也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成績既是廣州對我的認可,也是我對廣州的回報。

經過10 年時間,菁英計劃已在廣州嶄露頭角,菁英學員也在各行各業中為廣州的發展作貢獻。今年,菁英聯誼會正式落戶廣州歸谷,未來,希望在菁英聯誼會的助推下,學員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能開展更多合作,取得放大效應,形成為廣州發展的示范效應。

相信菁英計劃在未來的若干年,能夠成為廣州最好的一張名片。

—— 韓超,2014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法國巴黎六大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17 年4 月,創立廣州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廣州生物島,致力于研發腫瘤液體活檢的關鍵技術。

與菁英計劃相識相知再到現在的相惜,是一個非常夢幻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讓我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在國外,遠離祖國和家人,又承受著學業壓力,難免有緊張焦慮的情緒,而菁英計劃給予了我全方位的關懷,使在海外的我內心變得堅定?;貒?,每年的海交會都有展示菁英計劃成果的展臺,這也是菁英學員相聚的好時機,每次去海交會都有一種回娘家的感覺。

師夷長技以強國,師夷長技以興粵。感謝菁英計劃給我們一個師夷長技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回饋社會,讓廣州變得更加美好。

—— 黃婕,2014 年受菁英計劃資助,前往美國MD 安德森癌癥中心進行聯合培養?,F為廣東省人民醫院肺癌研究所醫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菁英學員在十年間開花散葉,奔赴世界各地,又如候鳥般飛回廣州,助推未來幾十年城市的發展?;仡欉^去30 年求學和工作,入選菁英計劃是我重要的人生轉折,一年的國外生活雖短,帶給我的不只有科研,也有更強大的信心,更從容的生活態度。世界上最幸運的事,大概便是年輕時能成為菁英計劃的一員,帶著使命和責任去未知的遠方看看。

—— 鄭曉波,2014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交流學習一年?,F為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從事環境化學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2016 年底,我有幸獲菁英計劃資助,獨自踏上前往澳大利亞的飛機。海外學習過程中,我得到了外方導師慷慨的幫助,我領略了國外高校的培養觀念和課程設置,也提升了個人的科研能力和素養?;貒?,我成功獲得博士學位,并順利入職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師。

我負責新專業的雙語教學課程,我盡可能地將在國外學習時獲取的先進教育理念應用到教學當中。雖然這些嘗試可能微不足道,但也是一名菁英學員推動我國學術國際化所盡的綿薄之力。

—— 盧允之,2016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前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進行聯合培養,研究方向為公司金融與企業創新?,F為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

有時忍不住回想,假如當初放棄選擇出國,此時此刻的我會在哪里,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又會認識哪些人,看到哪些風景。人生好像特別容易陷入這樣的節奏里,這山望著那山高,不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如何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呢?只是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會努力提醒自己更多用心地體味當下的生活,感受身邊的風景。我想,留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留學,在這個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時代不斷認識自己、審視自己,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過了24 歲,人一下子就長大了好多,或許是放下了很多任性和執念,以前懵懵懂懂讀的書和道理,都悄悄地一點一點照進了現實。感謝在這點點滴滴的成長里,菁英計劃大家庭的支持和幫助。感謝時光和時光里的你們。有你們,真好。

—— 李曉亞,2017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瑞典隆德大學攻讀高分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

識人才,重人才,聚人才,助人才,是菁英計劃給我的至深感受。

社會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各領域的人才,而菁英計劃資助對象的學科范圍大,菁英學員在各行各業發揮著各自的影響力。菁英計劃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人才計劃,為城市未來的創新與發展進行人才投資,傾力打造人才培育與助力平臺。有幸成為菁英計劃的資助對象,令人自豪而富有使命感。加入菁英計劃大家庭,成員間的緊密聯系與集體意識,凸顯著菁英計劃的軟實力。無論海內外,菁英學員間日常的互幫互助,線下豐富多樣的集體活動,也讓菁英計劃更具人情味。

感謝菁英計劃的資助,助力我繼續開展科學研究,探索未知的可能,期待著更多優秀人才加入菁英計劃。

—— 黃博鑫,2018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人體器官體外構建的研究。

感謝菁英計劃給予我提升自我的機會,讓我能走出國門,親身經歷國外的學習生活。雖然出國的時間只有短短1 年,卻給予我很多啟發。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中,我得以跳出原先的思維框架,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以更多角度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有更多維度的考量。另一方面,獨自在外的生活也讓我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好好生活,原來我可以這么勇敢強大。這讓我更有信心與勇氣去面對人生中的未知與可能的困難。如今我是一名深耕口腔臨床事業的人民醫生,用熱的心待人,用冷的眼治病,希望能為國家的口腔醫療建設添磚加瓦。

—— 潘國凱,2018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進行聯合培養。

不知不覺間菁英計劃已經走進我的生活兩年了,不但給了我物質上的資助,更是不一樣的人生軌跡。不同于高薪攬人的引才方式,廣州市政府愿意從人才培養的源頭做起,以付出時間成本的方式來培養人才,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短缺問題,這種務實的精神令人尊敬和感動。因為只有人才數量和質量的提升,才能讓國家在科研領域持續地進步向前。

—— 吳健鋒,2018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比利時根特大學攻讀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乳產品開發和研究。

于我而言,菁英計劃是一個平臺,幫助我來到一個擁有優秀學術環境的海外高校繼續我的科研和學習。菁英計劃更是一條紐帶,不僅讓我與廣州這座我原本就很喜歡的城市有了更深一層的關系,增強了我對這里的歸屬感,也讓我結識了很多能夠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相互信任的優秀菁英學員,讓我感覺非常溫暖和安心。感謝每一個為此奉獻的人。

—— 歐陽瓊,2019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菁英計劃給予了我一次寶貴的出國留學機會。在留學的這段日子里,有得有失,有苦有甜,收獲滿滿。留學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也重新認識了自己。2020 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菁英計劃實施的第十年。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衷心祝愿菁英計劃越辦越好,也祝愿在外留學的我們都能學有所成。

—— 黃政源,2018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讀博在我看來就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但是沒想到,加入菁英計劃,讓我感覺在這條幽僻的小路上行走其實并不孤獨。我們有很多前輩也一同在這條路上走著,在你感覺孤獨的時候,抬頭看看,前面總有一只手伸向你。當你難過的時候,回頭望望,菁英計劃的老師們總會伸出手托著你。

菁英計劃讓我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依然有很強的歸屬感。非常感謝菁英計劃的資助,更感謝菁英計劃給予我的感情。

—— 王丹,2019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作為一名留學生,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光鮮亮麗的,但個中艱辛只有自己能體會。從踏出國門開始,就要學會獨立。然而,我們是一群勇敢上進的菁英學員。我們背后,有菁英計劃的支持,有一群親切可愛的菁英老師們?!帮嬈淞髡邞哑湓础?,成為菁英學員剛好滿一年。短短一年,菁英計劃的老師們事無巨細地幫我們解答一切疑問,解決各種困難;短短一年,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國際局勢變化,菁英團隊內外聯合,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短短一年,菁英大家庭讓身在海外的我,依舊感受到來自家庭般的溫暖。正是有了菁英計劃的支持,解決了后顧之憂的我,才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我也定當自勉,努力學習,為祖國更美好的未來貢獻自身的力量。

—— 陳涌斌,2019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美國梅奧臨床醫學中心學習,研究方向為生物化學和分子化學。

作為新一代青年人,只有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增長見聞,才能適應不斷增強的國際競爭和挑戰。菁英計劃能在這樣一個時代為有這樣想法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平臺,讓我們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輩,是十分難得的。我看到,通過菁英計劃走出去的學員,更愿意在學成之后,回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發展,不僅是為了響應建設祖國的號召,更因為這里有適合他們發展的土壤,以及將自己所學回報社會的動力。目前,我的留學時間即將過半,我十分期待一年之后回國繼續完成自己的學業,未來將自己在國外的見聞和經歷回饋給曾經支持我的老師和朋友們。

—— 潘揚勛,2019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進行聯合培養。

回想起當初申報菁英計劃的過程,從初審、面試,到最后的復審,每一次過關都來之不易,往往是成功的喜悅還沒持續多久,便又要全力以赴迎接下一次挑戰。

現在我已經開始在加拿大攻讀博士學位,這一曾經奮力追逐的目標,不知不覺已成為身后逐漸遠去的起點。放眼望去,前方再次遍布荊棘,路途坎坷。我將迎來的,是成功的掌聲,還是失敗的淚水,依然難以預料。

但至少,菁英計劃的資助讓我有了這次為夢想拼搏的機會,我必將全力以赴。

—— 黎敬業,2019 年獲菁英計劃資助,目前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攻讀森林生態學博士學位。

猜你喜歡
菁英博士學位資助
Game Theory in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The Foundations of Physics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菁英匯聚 思想碰撞
如何寫好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菁英鎊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