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2020-12-14 04:08張峰林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多黨合作民主黨派協商

張峰林,唐 瓊

(南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大意義,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部署、規劃是新時代推動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建設、發展、完善的根本遵循。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一種新型的社會制度形態,其核心要義是“領導”與“合作”;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政協大舞臺、正事好協商?!绷暯娇倳浿赋觯骸爸袊厣鐣髁x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盵1]分析和研究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發展歷程、理論基礎和實踐效果,把握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有利于進一步認識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建設發展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內在聯系,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特色優勢,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一 歷史邏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歷史與人民的選擇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發展和完善過程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一致,與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任務相統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符合中國現代化轉型需要,契合中國人民民主追求的制度創新。

(一)多黨合作為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勝利提供力量保障

鴉片戰爭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遇主權危機,外部力量迫使中國開啟現代化進程。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21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國開始探索政治制度的革新,效仿和移植了西方國家的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造成中國政黨林立、社會撕裂、國家動亂,歷史證明西方多黨制不適合中國國情,無法解決中國問題。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出現嶄新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對社會各階級、階層作了分析,認識到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打敗共同的敵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共同目標,中國共產黨立足國家大局,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主張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推進多黨合作。與此相反,國民黨堅持“一黨專政”的立場,奉行“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實行專制獨裁統治。

抗戰勝利后的中華民族,面臨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國民黨“一黨制”和中國共產黨“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道路中自覺、自愿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共同政治目標和政治主張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匯聚力量,不斷擴大團結的同心圓,從而匯聚起實現中國人民終于站立起來的磅礴力量。1948年,中共發布“五一口號”,各民主黨派紛紛響應,表示自愿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馬敘倫等55名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和民主人士,聯名發表《我們對于時局的意見》,首次公開表示:“愿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949年9月,新政協的召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協商建國,形成《共同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

(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為恢復經濟發展、鞏固國家政權,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團結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為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關系提供了基本準則。反右派斗爭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黨派建設和發展受阻,中國多黨合作事業遭遇考驗,但是中共和民主黨派經受住了考驗,迎來了多黨合作發展的新時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迎來了新發展,黨的十二大將“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基本方針擴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1989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開啟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制度化建設進程。199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寫入了憲法序言。2005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推進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發展。順應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現實需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內容與形式不斷豐富,多黨合作領域和層次不斷拓展,政治協商的渠道和途徑不斷暢通,制度化建設不斷推進,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了制度支撐和力量保證,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

(三)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范式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臺推動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發展與完善。2012年《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2015年《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關于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實施意見》以及2017年《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等配套政策不斷豐富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內容與形式,完善和規范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機制與程序,健全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體系。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時提出“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全新理論,概括總結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三個新”“三個有效避免”的特色優勢。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做出重要戰略部署。新時代,多項配套政策的出臺有效地推動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完善和定型,有利于國家制度體系的發展和健全,有利于推動制度間的銜接和協調,有利于人民實現廣泛參與、共同治理保證制度落實和制度效能提高。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孕育、形成、確立、發展過程符合中國國情的需要,是歷史與人民的共同選擇。一方面,中國現代化轉型需要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同時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權威,因此歷史選擇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具有高度整合功能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另一方面,中國人民在適合中國國情的政黨制度探索中,通過實踐和比較,鄭重地選擇了“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2]的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二 理論邏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理論淵源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為推進中國現代化轉型、開啟政治制度革新、探索建立適合中國實際的政黨制度提供了理論指導?!豆伯a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的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3]435。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主張無產階級與民主政黨聯合,在一定條件下甚至可以與資產階級合作,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3]435。同時強調無產階級要保持自身獨立性、把握革命領導權。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鴉片戰爭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面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目標。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作為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工人階級革命黨,一方面在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和政黨理論指導下,建立統一戰線,提出多黨合作的政治主張,廣泛動員、組織和整合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力量;另一方面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共通過自身政治主張、理論政策和在革命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不斷提高自身感召力、影響力,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自覺、自愿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真誠、務實地開展多黨合作。

(二)列寧多黨合作思想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提供理論借鑒

馬克思恩格斯由于所處的時代不同,幾乎沒有對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實行什么樣的政黨制度進行論述。列寧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在俄國開展多黨合作實踐。列寧提出了在國家政權中實行多黨合作的初步構想,從爭取同盟者的策略層面分析了俄國實行多黨合作的必要性,指出“無產階級專政是勞動者的先鋒隊——無產階級同人數眾多的非無產階級的勞動階層(小資產階級、小業主、農民、知識分子等等)或同他們的大多數結成的特種形式的階級聯盟”[4]。列寧關于多黨合作的構想為我們正確認識多黨合作凝聚智慧和力量的優勢,有效發揮統一戰線法寶作用提供理論借鑒。列寧提出堅持共產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指出:“黨是無產階級的直接執政的先鋒隊,是領導者?!盵5]這對我們正確認識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有效運行的根本保證,必須不斷加強執政黨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本領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承和發展了列寧在國家政權中開展多黨合作的構想,創造了執政參政的政黨制度模式,提出了參政黨理論,從戰略角度分析了多黨共存、多黨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了平等和諧的黨際關系,為多黨合作共事、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提供了多種渠道和有效平臺,不斷堅持和鞏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形成了民主的政治氛圍與和諧的社會環境。

4)虛擬的實驗環境能向具體的實驗者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實驗要求,并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實驗。在實踐教學中,學生或教師可根據不同課程或不同章節的實驗參數與實驗要求,定制不同的虛擬實驗產品或設備和實驗場景,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機械專業課實踐環節的切實認知程度。

(三)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理論指導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根據中國實際提出了建立統一戰線、實現政黨聯合的思想,在抗日革命根據地建立“三三制”政權,積累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經驗。新中國成立后,創立了執政黨與非執政黨共同參加國家政權的新模式,形成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平等友好政黨關系,為正確認識民主黨派的地位和作用,正確處理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有效維護了政權穩定和政治穩定。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豐富了多黨合作理論,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提出了民主黨派社會基礎和性質發生了改變,創造了參政黨理論,明確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基本特點。隨著多黨合作實踐的深化,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出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開啟推進我國政黨制度的制度化建設進程。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提出要協調和處理好五大關系,政黨和諧位于五大和諧關系之首。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面對新的統戰形勢和統戰環境,不斷豐富新型政黨制度理論,推進多黨合作事業發展,明確民主黨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地位、民主黨派職能和無黨派人士定義,提出了“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全新理論,總結了我國政黨制度的特色與優勢,指明了我國政黨制度的發展方向。

(四)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文化基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深入中國人民基因、影響中國人民價值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新型政黨制度只有與中華本土文化相結合,才能得到民眾認可并發揮作用。中華民族歷來倡導“和合”精神,主張“以和為貴”“貴和尚中”“天下大同”,中國共產黨有效吸收“和合”文化精華,創造了不同于西方兩黨制、多黨制和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一黨制的合作型政黨制度,建立了和諧共存的黨際關系。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吸收了古代中國“民惟邦本”的政治智慧,在制度設計之初就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群眾路線,從而具有廣泛的利益代表性,能夠有效地反映、整合和傳達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的利益訴求,具有真實的民主性。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效吸收和運用這一思想,創造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的民主協商形式。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符合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需要,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適應,“它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盵2]

三 實踐邏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彰顯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制度實踐和具體運行中不斷發展、完善,彰顯出巨大的特色和優勢。認識和發揮我國政黨制度的特色優勢,將我國政黨制度優勢轉化為制度效能,更好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的有效舉措。

(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揚民主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盵2]還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盵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民主黨、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自覺、自愿的選擇,是保持我國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性質的根本保證,是開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堅持黨的領導主要是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在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各政黨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組織上是獨立的,中國共產黨不干預民主黨派的內部事務。堅持黨的領導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政治資源合理優化配置,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盵2]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盵2]通過政黨協商、政協協商有效反映不同社會階層群體的利益訴求,廣泛吸收各方面的建議和意見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有效化解分歧、理順關系,有利于凝聚共識,增強人民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實現有序政治參與,創造寬松和諧的協商氛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通過履行民主監督職能,以意見、建議和批評的形式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實施、黨的方針政策的落實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對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的專項監督和參加中共組織的考察和調研等方式行使民主監督權利,以提醒和幫助為目的,不斷改進黨的工作、提高黨的執政水平。推動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人大中占有適當比例,在政府、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在政協中以本黨派身份發表意見、組織提案,通過多渠道的參政議政,在與中共合作共事中道實情、建良言,發揮自身智力咨詢和政策咨詢的作用,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協商民主與集中高效相統一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盵1]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推進協商民主發展提供了廣泛多層制度化的渠道保障。一是豐富了協商的內容與形式,規范了協商機制和程序。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通過政黨協商、政協協商就事關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真誠務實協商,通過協商會、座談會、個別交談和書面意見等形式反映情況、溝通思想,通過知情明政、調研考察、協商討論和反饋辦理等有效機制程序保證協商過程公平、協商成果落實。二是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協中通過主動協商、積極參與、民主監督,不斷凝聚共識、增進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三是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通過廣集民智、廣納民意、廣求民策、廣聚民力,從而保證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通過協商中真實表達、理性討論達成共識、統一思想;通過對決策實施過程的監督和調整,平衡不同主體的利益關系,確保決策落實有力;通過廣泛有序的政治參與,真正體現人民主體地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

中國新型政黨制要求廣泛、真誠、務實協商,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和訴求,同時強調具有高效集中的優勢,保證人民利益和訴求得到落實。首先,民主黨派對其所聯系群體的建議和訴求進行收集、整合、歸納之后才開展協商,而不是平鋪、松散的直接堆砌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因此協商議題是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從而提高協商的效果。第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提供了利益表達渠道和平等協商平臺,保證各項利益訴求有序傳達到國家決策層。第三,在民主協商過程中平等協商、理性表達、達成共識有利于科學民主決策,保證決策執行的穩定性,相較于西方兩黨制、多黨制下政黨輪流執政造成的政策反復和不持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優勢。第四,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友好黨際關系,“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執政參政模式,有利于形成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

(三)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互相監督和團結和諧相統一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在關于民主黨派存廢問題上,毛主席提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盵6]互相監督包括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監督和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的監督,這種雙向監督以互相提醒為目的,區別于西方兩黨制、多黨制下各政黨為爭奪執政權而以互相攻訐、互相反對的方式進行的相互制衡。中國共產黨為民主黨派建設和發展創造條件、提供支持、提出建議,但不干預民主黨派內部事務,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的民主監督是一種高層次、非權力性的政治監督,是通過意見、建議和批評的方式改進黨的領導方式,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同時通過外部監督推動內部監督,促進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我國統一戰線的重要內容,具有推進團結和諧的內在特點。第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維護全國各族各界人民根本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同時,兼顧同盟者的利益,照顧不同社會階層群體的具體利益,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第二,中國共產黨是我國長期執政的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我國的民主黨派不同于西方的在野黨和反對黨,不爭奪國家政權,而是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效避免了政治資源浪費和社會撕裂,以友好的政黨關系推進建設穩定的政權關系,創造和諧的政治氛圍。第三,民主黨派在履行職能中發揮各自界別特色和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加強對所聯系群體的思想引導、政策闡述,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識,團結動員社會各階層群眾共同把中國的事情辦好。第四,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強調以協商代替分歧、以合作代替競爭,從而減少社會內耗,化解矛盾沖突,理順各方關系,形成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在中國土壤中形成和發展的,在實踐中不斷彰顯中國特色和制度優勢。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展現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創造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新時代堅定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自信,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特色優勢對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多黨合作民主黨派協商
新媒體時代民主黨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徑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黨派為例
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履職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民主黨派大調研8 大主題折射中央最關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淺談如何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同聲遂相應 同心自相知——憶與民主黨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結下的深情厚誼
抗日戰爭時期“遇事協商”對中國政治協商的影響研究
協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實效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