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朋友圈“三天可見”應予以尊重

2020-12-14 03:47劉少華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44期
關鍵詞:蔡先生橘子受訪者

劉少華

越來越多的人啟用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9%的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62.8%的受訪者覺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51.5%的受訪者覺得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微信有關部門在2019年稱,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使用數已經破億。

朋友圈是網絡社交的空間,但同時也是個人的隱私空間。朋友圈里記錄著每個人的吃喝拉撒、喜怒哀樂、興趣愛好等諸多與個人相關的信息,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的“樹洞”。這個“樹洞”的開放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于個人的喜好與職業等眾多因素。比如對于微商而言,朋友圈可能就需要全部開放。但對于一般人而言,“三天可見”可能是更現實的選擇。讓朋友了解自己三天的狀況,很多時候已經足夠了。

個人有隱私,社交有距離。朋友圈“三天可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其實和我們的現實社交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是網絡上的虛擬空間,一個是現實中的社交空間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空間,也都有自己的隱私空間和秘密。即使朋友與朋友之間,也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陀^而言,“三天可見”所體現的也是社交的距離,只不過這個距離是在網上而已。

實際上,“三天可見”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和朋友圈的亂象也有很大的關系。朋友圈本來應該是個人的空間,或者說是朋友間信息交流的空間。但現在不少人的朋友圈變成了工作圈,不少企業借員工的朋友圈來推銷商品、打廣告。一些微商更是每天推送商品信息,讓朋友們不勝其擾。除此之外,有些明星的朋友圈被粉絲攻陷,明星們的行程、喜好等隱私被大白于天下。正因如此,“三天可見”既可以減少對別人的騷擾,也可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何樂而不為呢?所以“三天可見”也可以視為一種抗爭。

(選自《北京青年報》)

【素材解讀】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的大小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行業、不同個性等而不同。朋友圈“三天可見”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同時也是一種個人保護,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尊重。

【30噸橘子散落一地無人哄搶】

9月8日,湖北恩施,司機不慎將30噸橘子散落在路上,眾人一擁而上,卻無人哄搶。視頻中,一輛滿載橘子的半掛貨車在高速路上發生傾斜,近30米車道全被橘子占據。巡邏民警、司乘人員等人幫忙撿拾,12分鐘就清理出可通行的道路。

【網言網語】

冷風至:看到了文明,看到了希望。

【自駕游西藏一路撿了500多袋垃圾】

來自福建的27歲的蔡先生,8月中旬自駕到西藏旅行。旅行途中,蔡先生發現有游客將垃圾隨手扔在景區,他便用袋子把所到之處能見到的垃圾打包帶走,并用自己的車把垃圾轉運到附近垃圾箱或縣城垃圾站。

【網言網語】

中國長安網:洗滌心靈,更應約束行為。

猜你喜歡
蔡先生橘子受訪者
橘子沉浮記
漂浮的橘子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原則
勝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