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防范措施在預防感染內科病房交叉感染中的應用

2020-12-14 04:16吳雪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交叉感染

吳雪

【摘 要】目的:探析風險防范措施在預防感染內科病房交叉感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我院感染內科收治的340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用抓鬮法分成常規、研究兩組,常規組進行常規風險管理,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應用風險防范措施。結果:研究組感染總發生率1.76%顯著低于常規組的8.24%(P<0.05)。結論:在預防感染內科病房交叉感染中風險防范措施的應用,可降低感染發生率,提高醫護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感染內科;風險防范措施;交叉感染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2--01

由于感染內科患者病程長、潛在風險性大、病情復雜多變等特點,且傳染風險較高,故而,感染內科需面臨較多護理風險管理問題[1]。感染為感染內科最常見的一種風險事件,其不僅會影響到臨床醫護工作質量,還會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其醫療負擔,引發諸多醫療糾紛[2]。為明確在感染內科交叉感染預防中風險防范措施的應用效果,現對本院340例住院患者展開研討,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感染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者,按照抓鬮法分成常規組與研究組,均170例。常規組:93例男,77例女;年齡20~79歲,平均(42.15±3.19)歲。研究組:95例男,75例女;年齡20~80歲,平均(42.23±3.21)歲。兩組以上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風險管理,即根據醫囑與患者疾病特點,施以相應的感染防控措施。

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施以風險防范措施:(1)健全感染內科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根據感染內科工作需要,結合既往臨床經驗,完善、改進護理制度。根據感染內科特點,組織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士人員組成風險管理小組,負責制定護理風險管理方案及監測其落實情況,并指導其他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護理,以預防院內交叉感染。風險管理小組各成員應注意個人專業技能的提升,不斷學習國內外院內感染控制先進理念與措施,掌握感染內科交叉感染管理風險與相應的處理措施。

(2)不斷提升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組織感染內科護理人員定期開展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向其科普《傳染病防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其職業責任與內容,以提升其工作責任感,增強其風險管理意識。待每次培訓結束后,展開專業技能與知識考核,將其考核成績納入到年度績效考核內容中,以不斷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同時,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風險事件的預防、處理方法,以提升其風險事件防控意識與應對能力。

(3)規范護理操作:向護理人員科普不同患者的護理操作流程與相關注意事項,加強個人安全防護,避免徒手接觸患者體液與血液,有效識別職業暴露風險。同時,結合患者疾病特點,合理處理其分泌物與物品,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以降低感染發生風險。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原則,重點做好手衛生,以避免患者出現交叉感染。

(4)制定應急預案:根據既往風險管理經驗,分析感染內科患者出現交叉感染的原因,評估不同患者感染風險等級,并制定出針對性預防措施與應急預案,以及時處理院內交叉感染。另外,定期開展情景模擬演示,指導護理人員正確識別、處理風險事件,以提升護理人員應急能力,降低醫院交叉感染危害性。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以統計學軟件SPSS24.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n(%)、計量資料()分別行χ2、t檢驗,P<0.05,即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感染發生率對比

與常規組相比,研究組感染總發生率顯著較低(P<0.05),見表1。

3 討論

醫院感染為判斷醫院醫療護理水平與醫療管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醫院年檢的主要內容之一[3]。醫院感染不僅會造成國家衛生資源浪費,還會增加患者與家屬精神負擔、經濟負擔[4-5]。所以,感染內科交叉感染預防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

以往感染內科交叉感染預防主要是護理人員結合醫囑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干預,以防控感染的發生。但該種管理模式無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且其風險管理意識較為薄弱,難以及時識別潛在風險因素,所達到的效果欠佳。鑒于此,本科室根據既往工作經驗及所其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風險防范措施,以降低感染內科病房交叉感染發生率。在風險防范具體落實過程中,首先通過完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規范護理流程,糾正護理人員不良習慣,從而為后期感染防控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其次,通過提升護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其感染預防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增強其院內感染識別與處理能力;再次,通過規范護理操作、制定應急預案,規范護理人員操作,提升其風險管理能力;之后,通過建立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體系、加強風險監控、充分應用安全標識,強化感染內科交叉感染管理,保證各環節質量;最后,通過保持良好護患溝通,提升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與感染預防意識。通過風險防范措施的落實,可有效改善感染內科交叉感染管理質量,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中,研究組感染總發生率與常規組相比,顯著較低,這提示風險措施的實施能降低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風險防范措施在預防感染內科病房交叉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值得實踐。

參考文獻:

黃慧懿,錢湘云,孫月,等.思維導圖在提高傳染科護士臨床工作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5):157-159.

熊之潔,邱永潔,張煒,等.風險預警制度對住院內科患者醫療相關感染的控制效果[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9,34(8):576-578.

繆玉秀,劉桂秀,許蜜.基于醫院感染實時監控系統降低醫院感染漏報率的專項管理[J]. 護理學雜志,2019,36(15):102-103.

王順彩,劉旭昕,王凱,等.青海省127家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隊伍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9,36(6):455-456.

郭龍飛,胡逢靜,蔡玲,等.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現狀及其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8):1262-1265.

猜你喜歡
交叉感染
嚴格的分區管理能有效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叉感染
骨科換藥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研究門診靜脈采血的護理措施及交叉感染的預防對策
品管圈在降低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的氣管切開患者交叉感染的應用
折痕
急診外傷的護理措施
五官科住院患者防止交叉感染30例護理體會
小兒會陰燒傷護理中食物保鮮袋接尿的應用價值評價
六手操作在控制口腔外科門診手術交叉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新生兒肺炎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