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

2020-12-15 06:53李國嬌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新時代

李國嬌

【摘要】隨著我國新時代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F如今,教育部門在黨的領導下,對高校學生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看得非常重,而且高校思政課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改革,也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內容。高校中的思政課程給學生的教育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希望為研究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

大學生思政課進行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需要,在全社會都關注大學生思政課,這給高校思政課教師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新時代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不適合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這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大學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為現代社會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重要因素。

1、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現狀分析

1.1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傳統的高校思政課授課模式基本都是講授方式,課堂主角是教師在講課,學生在聽、記筆記,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這導致課堂效果不好。新時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上的應用,傳統的以教材為主體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必須科學有效的應用現代科技作為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起到重要作用。

1.2高校對思政課不夠重視,教學方式陳舊

國家對思政課現在非常重視,但高校也在進行改革,但有的學校改革的力度不大,還存在對思政課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形成有效的措施促進思政課教學改革。有的學校思政課還是大班課,人數都200多人,上課的狀態教師在前面講課,下面學生睡覺,玩手機等人很多,多數學生都在后面做的,前排人數很少,課堂教學效果很差。同時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需要資金的投入,教師引入方面傾向不夠,這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比較差。高校思政課需要轉變思想,提高思想意識,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

2、新時代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

2.1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互聯網+時代,借助網絡平臺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教學的主體,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想要使學生們跟進新時代的發展,高校就必須要對思政課程教學進行全新的改革,這樣才能夠把學生們培養成新時代的綜合性人才。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是高校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們的影響比較大,高校應當豐富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時對思政教材進行更新,要跟進時代的發展,引進新的思想,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F在教師可以采用網絡環境,豐富教學內容,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起到保障作用。

2.2合理安排,對學生進行激勵、喚醒和鼓舞

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好學生們的認知特點、個性特征、愛好興趣等各方面的情況,然后選取學生們最感興趣而又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素材,準確把握新時代背景下思政課教改要求,科學整合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思政課教師應該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課堂內容,注意區分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更豐富多彩,不斷激發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讓學生領略到思政課教學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之中,思政課教師應該圍繞各門課程的學科特點,科學安排教學內容,譬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政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串聯起來,便于學生科學把握各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構建全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培養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熏陶他們的愛國情操。

2.3加強對思政老師綜合素養的培訓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核心因素,高校在重視思政課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思政課教師的培養?,F在高校非常重視思政課,這對思政課教師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思政課教師根據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需要,需要加強學習,轉變教學理念,積極進行思政課教學改革。解決思政課教師師資問題,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人才招聘,招聘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思政教師,提高教師整體隊伍素質,另一種方式有計劃派思政課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只有思政教師達到一定高度,這對思政課教學改革起到重要作用,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應該全面、客觀認識思政課教改面臨的現狀和問題,明確思政課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整合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新媒體相結合,重視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開展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激勵、喚醒和鼓舞,讓他們從思想深處產生對思政課程知識內容的深刻理解和共鳴,激發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得他們自覺投身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偉大事業中去。

參考文獻:

[1]杜香麗.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18(23).

[2]邢大海,岳陽.“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J].現代交際.2019(09).

[3]楊麗容.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8(02).

[4]芭安·何吉海.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長江叢刊.2019(12).

[5]韓洪思.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才智.2018(36).

[6]龐俊.民族地區獨立學院第二課堂的改革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02).

[7]夏春波,方方,田順亮,歐葉濤,王俊鋒,陳晨,張幸.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系統解剖學教學的現狀與改革策略[J].基層醫學論壇.2020(19).

[8]蔣慧,陳遠壽.新媒體時代高校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新時代
“中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劍:思政課教學改革發展綜述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