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朗誦在普通話語音發聲課程中的應用

2020-12-15 06:58張璐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詩歌朗誦播音主持

摘要:朗誦是語言的藝術,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對語言的藝術進行運用的過程中,讓其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工具,而在語音發聲的課堂上,此門課程能夠將學生的基本功底扎實程度進行充分的凸顯。但現實是,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認識程度參差不齊,致使學生對于普通話的應用沒有將其精準性有效的掌握。因此本文在語音發聲課程中立足于與詩歌朗誦的教學相結合,剖析問題后,完善培養方式,優化語言技能。

關鍵詞:詩歌朗誦;播音主持;語音發聲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步加快的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因此,普通話語音發聲課對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普通話水平重要性的認知,另一方面要有效掌握教學基礎內容。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普通話語音發聲練習不夠重視,不能有效地運用呼吸來進行有效的控制,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阻礙了學生自身技能的全面提升。為此,本文將朗誦融入播音主持語音發聲練習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朗誦的發音技巧與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對發聲練習基本功的掌握水平。

1 詩歌朗誦對語音發聲練習的重要意義

詩歌是有綜合類型的藝術形式。在進行舞臺表演的過程中,除了要使用副語言進行表達,還要使用有聲的語言來進行精準的展現,因此對于語言的精準性來講,詩歌朗誦能夠凸顯學生的語音發聲的基本功底。一方面,從我國歷史發展的不同過程中可以發現,流傳下來的經典古詩詞具有較大的藝術魅力,學生在進行枯燥的練習過程中,通過詩歌朗誦能夠將其學習興趣度有效提升,同時讓學生的舞臺感覺好鏡頭感覺有效增強。另一方面,學生在進行朗誦時,如果不能夠對滋生的氣息進行有效的控制,讓其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同時在吐字過程中出現歸音部到位的情況,就不能夠讓詩歌語言的感染力進行充分的發揮[1]。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只有氣息進行精準的控制,讓吐字歸音準確到位,才能夠將詩歌中蘊含的情感給予有效的展現,進而讓詩歌的藝術性朗誦過程有效的達成[2]。所以,朗誦詩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語音發聲練習重要性認知,提高學生對語音發聲的練習興趣,同時朗誦詩歌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語音發聲基本功,進而讓學生逐步將自身的綜合能力給予全面的展現[3]。此處詩歌朗誦有別于大二的播音創作基礎課。大一的詩歌朗誦注重字音的糾錯等語音上的基礎訓練。而播音創作基礎這門課程要把控全文等中心思想,以及內、外部技巧的訓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會讓學生感到課程內容重復,反而讓學生明白播音主持這門專業需要大量訓練才能精益求精。

2 普通話語音發聲課程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對于基礎課程學習的不夠重視

從語音發聲課程的主要內容看,其涵蓋了不同方面,分別是從發聲的原理到聲母和韻母,以及聲調等不同方面的練習層級推進的。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從陌生逐步到熟悉,在不同的階段中,學生對于錯誤的發音位置糾正不能夠有效的感知,會出現學習期間的迷茫。少數學生會在心理層面,出現對此門課程學習點重要性忽視的情況,同時不能夠感知播音主持專業技能提升點重要性[4]。如果在教學期間,不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就不會讓其興趣得到全面提升,也就是學生不能夠有效的提升自身對于專業的學習興趣,隨之而來是老師在教學期間得不到相應的反饋也會出現敷衍的情況,進而惡性循環。所以對于此門課程的教授來講,最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

2.2課程內容單調乏味,學生興趣不高

語音發聲這門課是最為基礎的課程,其主要是要打好學生語言基本功,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此期間,首先要對彈子進行練習,即聲韻調的學習,前期,主要是對字音進行理解,將不同字音進行充分分析以后,讓其進行不斷的練習。學生在學習期間,如果出現錯誤的發音位置,要想對其進行有效的糾正,就要在較長時間周期內進行聆聽和模仿,因此其枯燥性較為明顯。同時因為練習過程的枯燥和使用較長的時間周期,大部分學生不能夠堅持,所以要有效認識此方面的不足,猜能夠將學生的興趣增強。

2.3教學方法傳統、單一,教學材料無創新

語言基本功的訓練,都是一些幾十年不變的傳統辦法,雖然老套但是非常有效。訓練的材料也是老一輩人留下的傳統繞口令。在經濟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下,主持人的角色也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作為一名播音主持的專業課教師,必須反思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 詩歌朗誦在語音方面的應用

3.1在發音方面存在的問題

對于在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講,來自不同的地區,在自身的區域方言影響下,會存在區域限制性語音方向的問題。例如,東北學生因方言的影響,自身語音調值相對偏低;山西的學生不能夠有效對前后鼻音進行區分;江浙地區的學生在使用平翹舌時,呈現不標準的情況等。因此,對于老師來講,要依照不同學生的發音特征對其問題有效匯總之后進行分類,而后開展針對性的訓練。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教學時,要針對不同的問題,老師要進行較長時間的示范和糾正錯誤的工作,并且循環工作要堅持下去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此外,學生在課下也要開展相應的練習,老師對時間進行科學的安排后,學生需要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才能夠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和要求。

3.2課堂上的應對策略

呼吸是人類生存下來的最基礎生理現象之一,但自然的呼吸是無法有效滿足長時間的舞臺朗誦語言。不經過任何訓練的自然呼吸,如果在說話的過程中出現音量提升和增強的情況,就會對嗓子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會出現氣息不穩定,不持久,氣息上浮以至于聲音過飄沒有穿透力等。所以,學生只有良好的氣息狀態才能將自身的聲音狀態調整到最佳,才能呈現跟更好的作品。常用的呼吸方式是胸腹聯合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方式區別于幼兒的腹式呼吸也區別于成年人的胸式呼吸。這是一種需要通過訓練才能達到的呼吸方式,既有氣息下沉的腹式呼吸,可以讓我們的氣息吸的更深,提高語言表達過程中聲音的穩定性;同時也有正常呼吸狀態下的胸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吸氣時兩肋打開,膈肌下降,讓氣息充滿肺部,為語言表達提供動力基礎。這種呼吸方式完全調動了腹部肌肉和兩肋的力量,為優美的聲音提供堅實的后盾。

(1)持久的控制力

語音發聲這門課,考察的是學生說話過程中,語音是否清晰準確,發聲是否圓潤集中。對于大一的學生來說,聲音是否圓潤集中,就要看學生對于氣息持久力的控制程度。而在一些實踐當中,還會運用到聲音的強控制。比如詩歌朗誦中也經常出現的聲音高亢、情緒激昂的語句,這就需要學生有良好的氣息控制力,才能夠完整的展現作品。這也是播音主持專業的一項基本功課,為將來說好普通話打下堅實基礎。

(2)氣息穩定性控制

對于初學者來說,在語言表達過程當中,換氣后,常常會出現聲音前強后弱的情況,這也是一種常見現象,即學生沒有對氣息壓力進行有效的控制,即我們常提到的氣息穩定性。這就需要學生對膈肌進行訓練,在持久的氣息前提下,能夠有效的控制膈肌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氣息穩定性控制。

(3)呼吸時間

對于這個問題,在同學們早功時經常強調,一半課采取的方法是:運用“聞花香”沁人心扉的感受,強調一定要“吸得深”,在練習較長篇幅繞口令的時候,學生需要一口氣念完,在適當的時候做呼吸調整,絕對不能一句一停,或者較明顯地表現出換氣的過程,此種方式會讓學生出現疲憊的情況[5]。

(4)氣息的“常態化”“自動化”

氣息練習是個孰能手巧的過程。在學習普通話語音發聲時,對氣息要求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能讓氣息在一定幅度內根據內容做一些細微的調整,并且能達到“常態化”“自動化”。

(5)不同情感狀態的呼吸運用

在使用普通話對文章進行朗誦的過程中,少數學生會出現大口換氣的情況,使其語義不能夠有效的連貫起來。一般語調偏誤,或者停連不當,有一種可能就是換氣時用力過猛,以至于聲音過大,沒有良好的控制。因此在對作品進行朗讀的過程中,要將氣息和情感有效的融合,同時還要將偷氣和搶氣以及就氣的技巧靈活的使用,才能夠將藝術作品的魅力充分體現。

不同情感狀態下氣息會有明顯的不同。例如,平和狀態的呼吸,比較輕松自如,適合新聞類節目播報;愉快狀態下的呼吸,氣息上浮,明顯可以感到呼吸較淺;凝重狀態的呼吸,相反氣息較沉穩,力度也比較大,適合基調比較低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槍桿狀態的變化對氣息有著直接的關系。在訓練之初,應選擇不用基調,并且基調較明顯的詩歌來訓練學生的氣息轉換。

4 詩歌朗誦在發聲練習中的應用

4.1詩歌朗誦在字音矯正中的運用

通過詩歌朗誦的練習,可以檢測出學生的聲調的標準程度是否規范,并且快速地發現問題存在的位置并能盡早解決。先從一些短小的古詩開始,比如,杜牧的《清明》。中國古詩押韻、對仗感強,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其中還蘊含深意。朗讀過程中可以考察學生聲母前后鼻音以及舌面音的表達,同時對口腔打開,字音圓潤飽滿有非常大的幫助。例如“清明”“行人”“紛紛”“斷魂”,此為前后鼻音轉換;“時節”“借問”“酒家”此為主要考察舌面音。通過一首小詩,考察了鼻音、舌面音、以及平翹舌的轉換。待學生掌握其要領,可以逐漸加大難度。

4.2詩歌朗誦在呼吸控制中的運用

氣息的訓練可以說是一項長期工程。往往學生要用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將自己的氣息訓練得穩健持久。氣息是播音發聲中語言的動力,也是語言中情感表達的依托。在朗誦藝術作品中講究氣息與情感的結合。在朗誦過程中,能夠體現不同的換氣技巧。如偷氣、搶氣、就氣等,在教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4.3詩歌朗誦在口腔控制方面的運用

口腔控制即是吐字技巧。吐字的力度要恰到好處,發音位置要絕對的精準,才能夠達到字音清晰準確。同時,口腔開合度控制的恰當,也會讓聲音更加的圓潤、飽滿、集中??谇坏目刂萍记?,離不開語音基礎知識,漢語的每個音節,由聲母、韻母、聲調,掌握了聲韻調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才能夠靈活運用口腔技巧。在詩歌朗誦的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口腔控制能力,除了字音飽滿清晰,還會達到一定效果的口腔共鳴,讓舞臺表演更生動富有情感色彩。

4.4詩歌朗誦中態勢語的運用

所謂態勢語,即表演者在舞臺上朗誦時所伴隨的眼神、表情、體態、手勢、氣質等。而在舞臺朗誦中并沒有對其有固化的限制,受朗誦內容的中心思想所影響,伴有適當的體態語即可,不必過多。畢竟朗誦與表演有著本質的區別。朗誦更多的是通過聲音傳遞信息、情感,但是適當的態勢語也非常有必要。態勢語是可以輔助聲音,配合聲音,讓表演者的語言更具生動感,體態語的渲染,也更能讓受眾產生共情,從而引起受眾共鳴。所以,恰到好處的態勢語在詩歌朗誦中需要一定的技巧且必不可少。

5 結語

總體來講,現階段較多的學生在進行普通話發聲練習的過程中,看似已經對發音過程中存在你的問題進行了糾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普通話測評期間,仍舊會出現相應的錯誤。特別是在進行普通話的測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能夠精準地對朗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判別。此外在進行即興說話的測評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方言。此方面的問題就是因為普通話的教學存在脫離實際的情況。因此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古詩、詩歌等進行循環的練習。通過實際運用的方式,在對情境進行有效的創設以后,讓學生的標準發音不斷地增強,進而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讓示范性教學價值得到充分凸顯。

參考文獻:

[1]蘇瑩玨.詩歌朗讀教學中的審美追求[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0(13):62—63.

[2]伍英飛.朗讀在普通話教學中的作用[J]零陵學院學報,2014(8):174—175.

[3]黃京琛.當朗誦遇上音樂——用唱法指導詩歌讀法舉隅[J]中學語文,2017(18):10-11.

[4]徐春山.朗誦體驗情感涵泳修煉素養——我的詩歌朗誦技巧[語文建設2011(2):72-74.

[5]劉貞福.探析現代詩歌朗讀策略[J].語文建設,2009(9):76-78.

作者簡介:張璐(1987.1-)女,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大連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

猜你喜歡
詩歌朗誦播音主持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詩歌朗誦會舉行
多維傳播語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與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
——中韓詩人詩歌朗誦會
北京舉辦第二屆詩歌朗誦大賽決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