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校道德與法治備課組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

2020-12-15 06:58田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備課組思想道德法治

第一部分 案例背景

在現代教育中,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是一項精神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修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就其內容來說,包含的范疇極為廣泛,如:自覺紀律教育、法治意識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等。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政策的大力實施,對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逐步在課堂的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怎樣在中學常規的教學活動中體現思想道德教育,如何把它滲透到各個學科當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也是所有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獨特的普適性,適用于學生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培養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盀閷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耙I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幫助學生“扣好”人生這“第一顆扣子”,我們政治老師任重而道遠。

第二部分 特色與創新

擔任交大二附中南校區道德與法治學科教育的是五位女老師,每位老師面對的孩子,都各不相同,每一個孩子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事件,都不能簡單地轉化為單一的教學大綱。怎樣去熟悉每一個學生,了解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乃至家庭背景,做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切切實實地做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我們整個備課組不斷的追求和探索。下面,就是這幾位老師每天的一幕一幕。

在道德與法治備課組組長田琳老師的課堂上,曾經有孩子問,老人倒地該不該扶。有時,在面對一些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時,同學們總愛把這些疑問帶到政治課堂上來,做為一名老師,特別是政治老師,這些問題是我們無法回避必須直面的,否則一些社會上錯誤觀點和價值就會誤導孩子的看法,甚至造成惡劣的影響,但是怎樣給孩子輸入一個正確的認知,這也是值得深思的事情。放在以前,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但就在這節課上,同學們分成了兩派,有人說,該扶,有人說,不該扶,而且一度爭論的十分激烈。這時,田琳老師就讓孩子們變成當事人,有些同學扮演倒地老人,有些同學扮演路人,演完之后讓他們談感想。扮演路人的同學說:“當我看見這個人倒在地上時,我真的沒有辦法讓我的腳步從他身邊走過去,我的良心不允許,就這么冷眼旁觀,但是我真的不敢,可是,老師,我至少能做到去打120或者110報警?!卑缪莸沟乩先送瑢W的話,更發人深省,他說:“老師,當我躺在地上的時候,我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我發現,人情的冷暖和自私就會被無限的放大,我不想做那個躺在地上的人,所以我要去勇敢地扶躺在地上的別人?!边@時,田琳老師又播放了一則因為扶老人反被勒索的社會新聞,面對確實存在的社會現象,同學們在堅定了要扶的立場之后開始熱烈的討論如何在做好事的過程中保護自己,有的同學說要找路人當證人,有同學說要拍視頻作為證據......這時,焦點就變成了如何扶而不是扶不扶了,隨著問題不斷深入,同學們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找到了正確的解決方法,又弘揚了傳統美德,維護了自身權益。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思考,去尋找到自己的熱情,自己的價值,自己的信仰。

2018年春季,作為班主任的初二政治老師,李妍老師,處理了這樣一件事情。班里四名男同學找到她,一直低著頭,除了“我們錯了”其他一句話也不說。原來,其中一位同學曾經在學校便利店買東西被人流擠出去,沒有付錢,發現也沒有什么問題,之后便找了其他三位同學一起,再次去便利店“拿”東西,被發現了,害怕東窗事發后人家報警或者家長打罵,才來找老師,請老師幫忙解決。李妍老師拿著自己的卡帶著他們四人走向便利店,讓他們把那天拿的東西,再拿一遍,當著他們的面去掃碼付錢,然后給售貨員說“您好,這個錢刷雙份吧,前天孩子們來買東西忘記付錢了,回去想起來了,又不好意思自己來,去專門請我帶著他們一起來,不好意思?!背鲩T之后,四個高高大大的男生,都留下了悔恨的淚水,紛紛表示絕不會再犯了,事情仿佛告一段落,但是,一時的解決能代替一生的引以為戒嗎?如何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徹底,讓學生真真正正感受到人生價值乃至生命靈魂的重塑,李妍老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且在備課組集體備課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大家也熱烈的討論起來,紛紛幫著出謀劃策,怎樣才能既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又讓他們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后來,李妍老師在進行“誠實守信”和“遵紀守法”這兩節課的教學中,要求這四位同學參與到課堂教學甚至是課前備課的環節中,成為老師的“小助教”,而他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從知識,從能力,從情感態度價值觀,切實感受到到誠實守信乃做人之本,遵紀守法更是人生不能逾越的高壓線。

在這件事中,孩子來找老師,就是信任老師,處理一件事的方式和語言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作為政治老師,在照顧青春期學生成長的心理特點的同時,利用道德與法治的學科優勢,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或者把課堂教學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當中,做到教書,育人。

王晶老師,是我校初二年級一位年輕的政治老師,在進行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維護國家利益”的課程時,沒有簡單的說教,而是運用了大量的時政材料和豐富的課堂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材料和活動不僅來自于老師,更多的來自于學生的日常搜集和整理,并且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有多媒體展示中華文明瑰寶的,有講解愛國主義電影的,有小組同學集體辦手抄報的,有朗誦愛國詩詞的……大到國家政策綱領之我見,小到升國旗行注目禮的標準站姿,老師想到的,同學們想到了,老師想不到的,同學們也想到了。八年級三班的同學還展開了“為什么讀書”的辯論賽,討論氣氛十分熱烈。賽后,同學們總結到,讀書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求學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就是責任,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國家民族負責,這才是真正的愛國。在這樣的課堂上,王晶老師不僅講解了知識點,孩培養了學生的政治認同,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國家利益至上,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同時結合學生生活情境,側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

童川老師、魏娟老師擔任初一年級的政治老師。初一的學生,正值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時期,性格上是成熟與幼稚的統一,身體形態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但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很多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行為習慣還有待加強。童川老師、魏娟老師根據初一年級學生特點,結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的“成長的節拍”、“青春時光”等教學內容,著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男生當紳士,女生做淑女;課前三分鐘;今天我反思了沒?做語言文明的好少年等,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一個學期的堅持,結合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育,初一的同學們見到老師有禮貌了,在走廊也不會追逐打鬧了,沒有人再在教室里面大聲喧嘩了,每節課上課之前。都能整齊的朗讀課文了。一位教育家說:“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绷己眯袨榱晳T的養成,必然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康人格,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的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這“第一顆扣子”。

第三部分 成效與運用探索

這樣的事例在我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還有很多,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交二南的每一位政治老師都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促心而談,循循善誘,一點一滴的解開學生思想的困惑,心中的疙瘩。這樣的過程,在課堂上,在辦公室里,在操場的跑道上,在校園的樹蔭下,在微信的聊天界面中……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這是我校的每一位政治老師都在堅持的理念,付出的行動。那么如何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讓其尊其師信其道,更好的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我們備課組一直探尋的問題,下面是我們在這方面的幾點探索。

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我們政治老師更要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每一次集體備課,我們都會積極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思想素質。要深刻領會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方針政策,深刻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的精神實質,深刻理解共產主義理論與生俱來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并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由于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我們老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做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后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每一次集體備課時,大家不僅鉆研教材,還要交流與學生的交往情況,和學生的談心情況,甚至是在校園里,學生中的所見所聞;在相互聽課、課后評課的過程里,除了常規內容,大家還經常為課堂上的一個舉動,一句言語,乃至一個眼神討論的熱火朝天。

第三,對學生真心熱情的鼓勵,學生們個個喜歡稱贊和表揚。我們老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用心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一丁點兒進步,給予適當的表揚,這樣才能喚起和推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備課組的全體老師,每一天,每一節課,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力求做到誠心實意,正確引導學生,耐心的把學生扶上彼岸,明確人生前進方向。

最后,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又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從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又是一門同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的學科,同時也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為目標的一門學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每一位政治老師深知責任重大,交二南道德與法治備課組的全體老師,不斷學習,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樹立起全新全面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觀念,并以此為指導,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體系和法治觀念,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使學生成為一名守法守紀的良好公民,保障學生的身心和諧健康的成長,真真正正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為此,我們道德與法治備課組的所有老師不斷努力,不斷前進,力爭為交大二附中南校區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添磚加瓦。

猜你喜歡
備課組思想道德法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備課組長的定位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關于備課組建設的思考
新課程下,關于學習型備課組建設的幾點思考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評選“三好標兵” 創新思想道德建設
推動區域備課組建設持續發展的若干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