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大學生拖延心理成因及其對策

2020-12-15 06:58雷夢佳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對策大學生研究

雷夢佳

摘要:拖延作為一種復雜的行為表現,它并非完全來自遺傳,很大程度上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拖延心理的成因涉及到多個層面,例如人格因素、非理性信念、自尊、注意力以及情緒等。本文通過深入分析大學生拖延心理的成因,旨在從高校的教育功能、家庭的引導作用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幫助大學生群體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

關鍵詞:大學生;拖延心理;對策;研究

1 引言

拖延癥是指個體將當前需要完成的事情推遲到以后完成的一種行為常態。Ellis和Cnaus于1977年首次提出拖延心理的概念,旨在描述青年人群對于未來時間的認知模式。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學者對于拖延癥領域研究的不斷深入,拖延概念也逐漸被大眾熟知、接受并使用。拖延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并不罕見,例如部分大學生唯有等到開學時,才開始熬夜完成假期學習任務,更有甚者將平日的復習計劃一拖再拖,等到考試前夕才通宵復習。拖延癥已然成為當代青年群體漫漫求學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如何正面看待并合理應對拖延情緒是值得每位大學生思考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深入剖析大學生拖延現象與心理成因,旨在提出可行性建議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生活。

2 拖延心理概述

2.1 概念界定及特征

拖延癥是一種每個人都會出現的“病癥”,拖延是一種減緩社會效率、阻礙自身發展的狀態。從結果來看,拖延行為會導致人們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應該做的事情。放在團體中,拖延行為則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人們會在道德層面上譴責拖延者,因為它不僅妨礙自我發展,更影響群體發展。本文中所提及的“拖延心理”具備以下四點特征。

回避性。時間是拖延的核心,人們往往因為主觀情緒而推遲完成某件任務。初衷或許并非是逃避任務本身,也可能僅僅是缺乏時間規劃意識,導致錯過了完成任務的最佳時機。拖延者更傾向完成簡單有趣的任務,對于難度系數較大的任務,他們更傾向于逃避,即拖延。

非理性。心理咨詢從業人員更傾向于支持非理性拖延論,即拖延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即短視行為。人們通過拖延來逃避任務,但任務并不會因為拖延而消失,拖延只會導致完成任務的時間被一再壓縮。即使拖延者內心知曉拖延的后果,但仍舊會為了當下短暫的輕松而選擇拖延。

自愿性。拖延是主觀造成的,即是個體主觀選擇的結果,而非客觀或是他人逼迫。不少學者認為拖延是一種理性行為,盡管有時拖延引發的不良后果會令其陷入自我否定,但在某種程度上,拖延可以獲得當下的情緒滿足,將不良情緒推遲到以后。

2.2 分類

回避拖延和喚起拖延。前者常常是為了維護自尊或是逃避任務?;乇苄酝涎诱咄粫z討自己的錯誤,當回避行為導致了不良后果,他們通常會尋找環境或他人的原因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而喚起性拖延者的目標是尋求刺激。他們期待得到一種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滿足感,因而他們會將任務推遲到最后幾天。高強度的壓力和緊迫的時間會激發人的最大潛力。通常喚起性拖延者喜歡刺激和新鮮事物,具有較高水平的成就動機。

主動拖延與被動拖延。主觀拖延者往往具備壓力期待、樂觀預期、能力自信三個特點。反觀被動拖延,該類型拖延者往往具備悲觀預期、自卑的特點[1]。

情境拖延與特質拖延。情境拖延是一種狀態拖延,指在特定地點、特定時間段下出現的行為,強調情境對人的影響。而特質拖延是一種慢性拖延,它跨越時間和空間,貫穿于拖延者日常生活的多數情境,被認為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

適應性拖延與適應不良拖延。適應性拖延者不會從拖延中感到焦慮或慌張,反而他們的效率會有一定的提升。而適應性不良拖延者則會因為不自信或能力不足等原因被動地選擇拖延[2]。

焦慮拖延和放松拖延。焦慮拖延者畏懼失敗以及失敗的后果。而放松拖延者則擅長把失敗歸因于他人或環境因素中,將拖延行為合理化[3]。

3 拖延心理成因分析

本章將會從任務本身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差異三個方面對拖延心理成因進行分析,為大學生拖延心理應對策略的提出給予理論支持[4]。

3.1 任務本身因素

任務性質。部分學生由于對任務的不了解或對任務本身缺乏興趣等原因選擇拖延。若對任務產生了厭惡抵觸的心理,則會逃避和拖延完成任務。其次,大學生活中任務的選擇面較為廣泛,大多數個體更傾向于完成參與性高或娛樂性強的任務,從而導致了任務的拖延。

任務獎懲時間。通常來說,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周期越長,便更易引發人們的拖延行為。另外,任務給予反饋的速度越慢,人們對任務本身價值的認知就越低。若任務能夠及時提供反饋,個體的參與度與積極性就會更高。

任務獎懲大小。一般來說,任務獎懲越小,便越容易引發人們的拖延行為。反之,教師可以通過適當提高任務獎勵的方式激勵大學生群體快速完成任務。

3.2 家庭教育及情景因素

人類是群居動物,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極為緊密,群體構建的社會環境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個體的思想與行為?,F如今,我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都已經進入正軌,無論個體所處何種職業與年齡段,都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當群體壓力變大時,個體需要找尋途徑去釋放自我。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接觸的娛樂方式大多來自于媒體以及各種電子設備。這些娛樂方式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其意志力,部分大學生很難將自己從這些娛樂活動中抽離,從而會高頻發生拖延行為。

家庭因素也是造成許多大學生拖延行為的一大關鍵因素。呵護寬容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會使個體本身產生“即使任務沒有完成,也并不會影響什么”的認知。嚴厲專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會增加大學生的拖延概率。鼓勵理解型的教養方式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歸因態度與時間規劃意識,久而久之拖延行為發生的頻率便會降低。

3.3 個體差異

人格因素。不同人格類型對拖延行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其中導致大學生發生拖延行為的重要因素有嚴謹性和神經質兩種。嚴謹性較高的個體善于控制自我,他們目的性明確,較為自律自覺。因此任務完成效率很高,很少對任務進行拖延。而神經質較高的個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常伴有敏感、焦慮等狀態,容易陷于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中,比常人更易發生拖延行為。

思維方式。有的人追求完美,力求每一步都做到精準精確;有的人害怕失敗,總是提心吊膽,害怕犯錯;有的人特別看重他人評價,害怕自己的無心之失會遭受他人的指指點點。通常以上類型的個體在剛接到任務時,會十分期待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他們會花大量時間規劃與準備,甚至會浪費大量時間在瑣碎的細節里,導致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理想目標。若最后出現時間不足或任務滿意度較低等情況,他們往往會對自己感到失望,并且開始逃避任務。另外,抵觸任務本身以及不喜被別人指揮或命令的人更易失去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感過低的人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錯誤的判斷。他們常常缺乏自信,在極度渴望獲得周圍人肯定的同時又害怕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往往認為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完成任務,因而畏懼任務選擇逃避。當然,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個體也會產生拖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對自身的能力非常自信,認為即使在很短時間內也可以完成任務,因此不斷拖延,壓縮任務完成時間。

4 拖延心理應對策略

4.1 加強高校的教育功能

利用學校資源幫助大學生降低拖延發生率是一種較好的解決問題思路。

設置心理課程和講座。學??梢远ㄆ陂_設拖延主題的課程以及講座,及時向學生普及有關拖延心理成因與應對策略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讓大學生們更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方便對“癥”下藥。另一方面,鼓勵老師主動了解與掌握學生動向,努力營造一個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開展心理咨詢及輔導。學??梢猿浞掷眯睦碜稍兪覍W生進行心理輔導,開導身心狀態亞健康的同學。心理咨詢室通過對來訪者給予合理的建議、適當的心理疏解、有針對性的洞察等來幫助他們解除困惑。

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為校內不同類型的活動設置對應的獎勵制度,以此引發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并激勵學生進步。當然,對一些不良的行為也要給出相應的懲罰措施。

提高校內心理咨詢師的學術素養。校方若想使學生對拖延心理有更全面豐富的了解,就必須要求心理咨詢師自身具有過硬的學術素養。唯有心理咨詢師本身對拖延行為非常了解時,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擺脫拖延行為的困擾,降低大學生發生拖延行為的可能。

4.2 加強家庭的引導作用

靜心傾聽,真誠溝通。家庭環境對個體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還未正式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盡管多數大學生在讀期間很少回家,但家總是學生的心靈寄托。孩子主動找自己溝通時,家人們應該靜心傾聽他們的煩惱及訴求。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關心孩子的物質條件是否充裕之外,更應多留意孩子的心理狀況,發現問題需要及時溝通并予以反饋。

予以鼓勵,適當幫助。大學生有時在面對難度系數較大的任務時,容易出現自卑、焦躁等負面情緒。若家人能多進行鼓勵,在他們迷茫時表達自己的支持或是給出建議,孩子也會減少拖延行為。

做好榜樣,以身示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傳授學術知識,家人傳授人生知識。若家長能夠保持對困難淡然處之、不慌張不逃避的態度,做好正面示范,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習得良好的學習與工作習慣,減少拖延行為的發生[5]。

4.3 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

他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大學生群體的自我監督與管理。

透明分析,堅定自我。首先,大學生個體應對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客觀分析與評估,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其次,保持自信。進行任務的過程中,予以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即使面對困難也要鎮定自若,鼓勵自己繼續往前走而不是選擇逃避。再者,堅定自我。面對外界因素的誘惑以及干擾時,要學會拒絕并堅定完成任務的決心,集中認知資源在任務上。

主動了解,避免拖延。大學生們應該主動去了解拖延癥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并有意識地避免自己陷入焦慮、不安等情緒中。

有效合作,明確分工。若為小組工作,一定要明確分工,平均工作量。首先,成員之間需要清晰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根據個人特點進行合理分工,并在任務推進過程中,設置階段性匯報與總結。同時,成員之間要積極主動進行交流,遇到困難盡可能互相幫忙,此舉可以大幅增加工作效率,同時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6]。

參考文獻:

[1]田芊,鄧士昌.心理控制源在時間管理傾向影響喚起性、回避性兩類拖延行為中的不同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1,34(02):348-353.

[2]潘利若.中學生學業拖延及班級環境對其的影響[D].河南大學,2009.

[3]石軼.大一新生學業拖延與心理控制源、時間管理傾向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9.

[4]李曉東,關雪菁,薛玲玲.拖延行為的心理學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03):67-70.

[5]陳保華.大學生學習拖延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7.

[6]羅靜.高低拖延者的沖動性特征與延遲折扣差異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

猜你喜歡
對策大學生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診錯因 知對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對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大學生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