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分析

2020-12-15 06:58姜琳琳孫克劣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村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設施

姜琳琳 孫克劣

摘要:“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建設鄉村的決心。為保障鄉村建設的有效性,政府部門應做好村莊規劃工作。文章將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為研究對象,分析實用性村莊規劃的重要性與不足,結合規劃工作實踐,總結實用性村莊規劃要點,改進不足。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村莊規劃;基礎設施

前言: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與實施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投入的精力更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支持。同時,鄉村振興戰略在我國村莊規劃工作的展開中也發揮出了指導性作用,相應規劃策略值得重點探究。

一、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現狀

(一)實用性村莊規劃重要性

對于實用性鄉村規劃來說,其對于“實”字更為強調,即重點保證規劃內容與農村現實情況、農村實際需求、農村現存問題等相匹配。同時,還要保證村莊規劃的可操作性,即“用”,能夠達到村莊規劃的最終目標,滿足農民個人需求。

在實用性村莊規劃中,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幾項內容:第一,農村建筑與住房的建設規劃。結合農村地區的現實條件、地域特色等,確定建筑層數與高度、建筑色彩、建筑風格、屋頂形式等等。在必要條件下,還可以在規劃中納入建筑用地范圍、地塊位置、安全規劃等要求。第二,有關村莊整治的規劃。在村莊規劃中設定有關于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環境、村莊文明風貌整治措施等要求。第三,有關特色村莊建設的規劃。針對傳統村莊與旅游村莊的不同定位,確定發展規劃。第四,農民自主確定的內容規劃。該部分內容由農民自主編制[1]。

總體來看,實用性村莊規劃在推動農村更好發展方面發揮出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農村發展的指導性內容。依托實用性村莊規劃的落實,能夠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并對村莊發展中面對的現實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同時,還可以為村莊環境治理工作、農房建設的展開提供支持與理論依據,體現出對農村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延續農村地區原有的特色,并突顯出村莊的獨特性,將其轉變為村莊的特有競爭力,推動農村地區更好發展,促進農民經濟收入的增加。

(二)實用性村莊規劃的不足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在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建設,但是從總體上來看,農村現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依舊相對滯后。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交通不便的問題?,F階段,我國依舊有大量的農村地區存在著公路覆蓋率較低、交通工具種類與總數少的問題,且醫療服務、水電服務、網絡服務的水平偏低,提升了村莊規劃及其實施的難度。

第二,規劃與村莊實際脫節。具體有:規劃力度較低,所規劃的內容與農村發展的現實情況存在著相對明顯的差異性,村莊規劃整體的可操作性與合理性極低;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并未與村民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未切實考量村民的個人利益,導致村莊規劃的實效性與村民認可程度降低,且在規劃內容的設定方面也存在著較高的片面性,不利于后續村莊規劃執行工作的展開;未將農村當地的特色、特點融入規劃內,多數村莊規劃內容千篇一律、同質性較高,不利于村莊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缺乏專業規劃人才。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對村莊規劃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專業規劃人才的配置依舊存在明顯缺陷。除了人數不夠充足、人才專業水平偏低、技術方面的支持不足之外,相應激勵機制的設定尚未成熟,導致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偏低。實踐中,存在著專業人才優待與優惠政策未全面貫徹落實的問題,且大多基層政府部門并沒有設置專門的村莊規劃管理機構,相應工作普遍由村鎮管理服務中心完成,工作效率效果并未達到理想水平。

第四,規劃執行效果較差。誠然,部分村莊已經完成了規劃編制,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土地政策的限制,導致規劃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村莊規劃流于形式的問題較為普遍。同時,在村莊規劃執行時,編制內容與現實情況不相符的現象屢見不鮮,例如房屋戶型、層高、建筑面積等參數與村莊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此時,村民對相關規劃的接受程度與認可程度大幅下降,提升了規劃執行的難度,造成規劃執行效率效果難以達到理性水平。

二、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建議

針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的實用性村莊規劃不足,政府部門應提高重視,本文結合村莊規劃實踐,總結成功經驗,提出實用性村莊規劃建議,為工作人員提供實踐參考,提升實用性村莊規劃建設水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落實。

(一)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會對村莊規劃編制與執行產生影響。為確保村莊規劃編制具備實用性,切實落實村莊規劃,推動村莊進一步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政府部門應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某地區為例,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村莊規劃方面的基礎作用,政府部門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第一,配置公共服務設施。為保障實用性村莊規劃工作有序進行,政府部門應遵循集聚規模、使用便捷的原則,結合村民需求配置公共服務設施,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為居民提供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以某地區為例,政府部門采用“1+6”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模式,圍繞村莊的村委會,配置便民服務中心、聯合調解中心、夜校與村衛生室,滿足村民的政治、社會生活、教育與醫療需求。同時,考慮到村民的購物與休閑需求,政府部門在村莊設置農家購物店、農貿市場、文化活動室、村民活動廣場,并在村民活動廣場配置全民健身設施,供村民在茶余飯后聚集、休閑、娛樂。

第二,改善人居環境。政府部門可通過人居環境的改善,提高村莊空間尺度的合理性,優化村莊生態環境,為村莊規劃提供條件。例如,在某地區,政府部門結合村莊產業發展布局特點及村民需求,對村莊進行改造,具體改造措施如下:修建老舊鄉村道路,在道路兩側栽種行道樹,提高村莊綠化水平;改建功能缺失、與村莊風格不一致的建筑;配置公共衛生間、垃圾桶與停車位,使村莊建設貼合當前村民的生活習慣,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二)結合村莊村民實際進行規劃

為提高村莊規劃的實用性與可行性,規劃人員需結合村莊發展實際與村民需求,進行針對性規劃,推動鄉村的進一步發展[2]。細化來說,針對性規劃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規劃貼合村莊發展水平。在開展規劃前,規劃人員應開展村莊調研工作,收集歷年村莊相關規劃數據,如土地變動數據、建筑數據、財務數據等,了解村莊發展狀況,制定針對性村莊規劃。同時,為使規貼合村莊發展水平,市級政府部門可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對村莊規劃編制進行指導,提高規劃的實用性與針對性。例如,沈陽市頒布了《沈陽市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導則》,明確指出,村莊規劃應全面整合村莊資源要素,以生態保護、優化設計為原則,延續村莊傳統的布局,避免村莊規劃城市化。

第二,規劃滿足村民需求。在開展規劃前,規劃人員應開展宣傳工作,在村部舉辦村民意見收集活動,為村民介紹村莊規劃工作內容及重要意義,組織村民選拔代表,直接參與村莊規劃工作,引導村民參與決策,使規劃滿足村民需求,提高村莊規劃的村民認可度,使村莊規劃具備實用性。

第三,規劃體現地域特色。規劃人員在開展的調研工作時,不僅要了解村莊發展狀況,還需了解村莊歷史發展狀況、文化背景、風俗習慣與約定規約,總結村莊的文化特色,將其體現在村莊規劃中,加大村莊間的差異,避免村莊出現同質化現象,促進村莊可持續發展。例如,在蒙古某地區,政府部門結合蒙古特色與村莊地理條件,規劃民俗度假區、農牧體驗區、古城遺址旅游區及田園景觀區,圍繞蒙古文化,整合山水田園等生態要素,優化村莊空間布局,細分村莊區域功能,打造旅游型村莊,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實現美麗鄉村建設,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三)加強實用性村莊規劃隊伍建設

規劃人員是實用性村莊規劃的主體,其專業素養與技能,直接關系到村莊規劃的質量。就此,政府部門應加強實用性村莊規劃隊伍建設,設置村莊規劃管理機構,優化崗位配置,為實用性村莊規劃作用發揮提供人才保障。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政府部門可從招聘與培訓兩方面入手,配置一支優秀的規劃隊伍。

在規劃人員招聘方面,政府部門應結合村莊規劃工作要點與崗位分配,明確規劃人員的職責、能力要求與素養要求,在招聘信息中準確描述,實現人才與崗位的有效對接[3]。同時,政府部門需在招聘信息中指明崗位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例如,在某鄉鎮的“城鄉規劃管理崗位”招聘時,公布如下招聘信息:(1)專業要求,要求應聘人員為建筑學、城市(鎮)規劃或工民建等專業的本科及以上學歷,有鄉村規劃經驗的優先考慮;(2)年齡要求,低于35周歲,身體健康;(3)崗位職責,xx縣規劃局的規劃管理與監督工作,包括聚居點、土坯房、場鎮改造等項目的規劃服務工作;(4)薪酬待遇,月薪5000元,年度獎金10000萬,提供五險一金與差旅費用。上述招聘信息一經發布,吸引眾多人才。

在規劃人員培訓方面,政府部門可邀請行業專家舉辦培訓講座,圍繞實用性村莊規劃案例,講解村莊規劃相關政策法規、規劃方法要點與注意事項。例如,在某規劃培訓中,專家的培訓重點在于城鄉關系分析、村莊特點、實用性村莊規劃方向,為村莊規劃人員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指導。

(四)協調村莊規劃的相關主體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除村莊規劃本身的不足外,村民等相關主體也會對村莊規劃的執行效果產生影響。政府部門在實施村莊規劃前,應協調相關主體,確保其積極配合村莊規劃工作[4]。

例如,在河南省某鄉鎮,鄉鎮黨委政府、縣政府作為村莊規劃主導,組織城鄉建設局、規劃設計單位、各村村委會及村民代表,構建村莊規劃小組,負責村莊規劃的設計、編制與執行等工作,提高相關主體在村莊規劃建設方面的參與度,保障村莊規劃的有序進行。在此基礎上,該鄉鎮制定規劃專家與設計院聯村制度,為村委會干部與村民了解村莊規劃信息提供咨詢服務,引導村民正確認識村莊規劃,并積極配合規劃相關工作,提高村莊規劃的執行效果。

結論: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實用性村莊規劃面臨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規劃內容與村莊實際脫節、缺乏專業規劃人才、規劃執行效果較差等問題。通過本文的分析,基層政府部門應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組織應結合村莊村民實際進行規劃,加強規劃隊伍建設,協調規劃相關主體,提高村莊規劃的實用性、可行性及執行力,切實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俊峙.基于共同締造理念的村莊規劃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20.

[2]張欣梅.關于鄉村振興戰略下“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的思考[J].低碳世界,2020,10(05):89-90.

[3]張濤,楊穎,張新麗.如何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以焦作為例[J].資源導刊,2020(02):23.

[4]楊倩.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村莊規劃與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1):106-107.

作者簡介:姜琳琳(1981.10-)女,民族:漢族,籍貫:遼寧省丹東市,學歷:本科,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城鄉規劃。

孫克劣(1970.04-)男,民族:漢族,籍貫:遼寧省寬甸縣,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城鄉規劃。

猜你喜歡
村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設施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潛力
基于微循環模式的村莊規劃研究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居民點改造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