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語

2020-12-15 06:50
三峽論壇 2020年6期
關鍵詞:交融流動人口湖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黨的十九大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寫進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征程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長期以來,因各種客觀因素和主觀原因的影響,學術界多關注我國的聚居民族研究,而對人口數量較大、分布地域甚廣的散雜居民族研究關注不多。實際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深入推進和戶籍政策的大力調整,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流動地域迅速擴大,流動規模激增,散雜居化趨勢進一步增強,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因此,本期特刊發“散雜居民族研究” 專欄,積極推動散雜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湯奪先教授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散雜居地區少數民族群眾交融問題》一文基于安徽省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認為散雜居地區少數民族群眾整體呈現出世居民族交融較好、外來少數民族人口交融有待深入的狀況,主要表現為經濟交融廣泛但存在局部摩擦、社會交融不斷深化但淺層交往存在、文化交融全面開展但存在局部碰撞,而客觀層面的宏觀制度與政策、中觀城市社會環境以及主觀層面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自身因素等都影響著多民族交融。因此,要加強黨和國家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依托社區開展民族工作、動員多方面力量開展民族工作等成為推進散雜居地區民族交融的重要舉措。這對推動散雜居民族事務治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袁波瀾副教授的《湖北省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會融入問題調查與研究》通過實地調查,全面呈現新時代湖北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城市融入圖景,分析湖北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城市融入的現狀和基本特點,并提出具體對策與建議。楊鵬博士和楊杰館員的《湖北侗族研究40年(1979-2019)》一文則全面總結了當下湖北侗族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對推動武陵走廊散雜居民族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實際上,散雜居民族研究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特點突出,上述諸文分別就城鎮化背景下散雜居地區多民族交融、散雜居民族地區民俗開發與文旅融合、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城市融入以及武陵走廊湖北侗族研究等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求拋磚引玉。

猜你喜歡
交融流動人口湖北
基于雙變量probit的流動人口社會融入研究
真美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數說流動人口
流動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記
交融的獨特優雅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業收購生豬價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業收購生豬價
湖北各地2月中旬蔬菜價格等
王秋楊:自然庭院和現代家居構建交融意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