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知識競賽式課堂構建

2020-12-16 11:28陳泰龍
中學政史地 2020年33期
關鍵詞:青藏必答題藏民

陳泰龍

●南師附中新城初中黃山路分校

地理課程改革越來越強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將一節知識競賽式課堂記錄下來,按小組從青藏地區人們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部分 導入新課,明確規則

【導入新課】

師:欣賞歌曲《天路》。同學們,這條“天路”是指什么?它位于哪個地區呢?

生:“天路”指青藏鐵路,位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青藏地區。

【搶答題】

師:下面,我們先用一道搶答題熱熱身:青藏地區和西藏有什么區別?30秒的思考時間,可以小組合作。

生:西藏是西藏自治區,34個省級行政區域之一;青藏地區是四大地理區域之一,范圍更大,包括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肅等省、自治區。

師:非常好,我們給這組加10分。

設計意圖 歌曲《天路》中含有大量青藏地區景象,歌曲動聽,激發興趣;利用搶答題讓學生熟悉競賽規則,同時明確了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范圍;用知識競賽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第二部分 劃分小組,合作探究

師:現在,每組派一名代表抽取必答題:衣、食、住、行。

接著小組合作,參考教材、地理圖冊,回答青藏地區的衣、食、住、行是什么、為什么。時間長度是一首歌的時間。(開始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友情提醒 自己組的必答題解決之后,抓緊時間討論其他組的題目,必答題只能由本組回答,但搶答題可以搶別組的問題。

設計意圖 本節課嘗試從人類活動反推自然特征,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讓學生分組探究;對競賽規則進一步解釋,讓學生更加清楚。

第三部分 展開競賽

第一環節 “行”——天路

【必答題】請抽到“行”的組,派一個代表回答在青藏地區出行有哪些方式。

生:青藏地區的出行主要有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利用牲畜、步行等。

師:(分別展示圖片)青藏地區現代交通運輸主要有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傳統方式有利用牲畜和步行。恭喜該小組獲得必答題的20分!

【搶答題】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

生: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青藏地區的海拔太高了,平均海拔4000多米,這里修的鐵路仿佛在天上一般;二是修建這條鐵路的難度太大了,所以被稱為“天路”。

師:非常好,該組加10分。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修建青藏鐵路,克服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等世界性難題,是當之無愧的“天路”。

師:我們通過本環節的競賽,學習了青藏地區的位置、地形特征,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青藏地區的地形特征,大家覺得用哪個字好呢?

生:高。

師:很好,我們進行下面的環節,看看“高”對青藏地區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二環節 住——帳篷與碉房

【必答題】有請“住”這一組的學生代表完成必答題。

生:青藏地區的牧區,牧民們住著用牛羊毛皮做成的帳篷;而在城鎮里,人們住在用石塊蓋成的碉房里。

師:非常好,加20分。(同時展示帳篷和碉房的圖片)

【搶答題】為什么青藏地區的碉房主要原料是石塊,并且墻體厚實?

生:青藏地區氣溫低,樹木稀少,所以主要原料是石塊;墻體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溫。

師:我們通過本環節,知道了青藏地區居民居住情況?,F在請回答:“高”對青藏地區產生了哪些影響?

生:青藏地區的“高”,造成本地區氣候的“寒”。

師:是的,厚厚的氈房帳篷、碉房都體現了“寒”。還影響其他方面嗎?我們繼續進行競賽。

第三環節 食——青稞與小麥

【必答題】青藏地區的居民常吃的食物有哪些?

生:藏民們主要的食物有青稞酒、酥油茶和糌粑。

師:原料是什么農作物呢?

生:原料主要是青稞和小麥。

【附加題】藏民的飲食結構與我們有何不同?為什么呢?

生:藏民的飲食結構比較單一,都是青稞、小麥制品。而我們這里蔬菜品種要豐富得多。主要原因是青藏地區太過嚴寒,自然條件苛刻,無法種植其他品種的蔬菜。

師:非常好,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藏民的食物含有比較高的熱量,比如青稞酒,因為他們要御寒。

生:糌粑的形狀是圓形的,方便牧民們攜帶,外出放牧的時候可以隨時食用。

師:答得太全面了,每組加10分。

【搶答題】青藏地區發展農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藏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地方發展農業呢?

生:青藏地區發展農業最大的障礙應該是熱量,由于海拔太高,氣溫低,熱量不足。藏民應該選在河谷地帶種植莊稼,這里海拔低,氣溫較高,還有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水源,適宜發展農業。

師:非常好,這樣的農業就被稱為河谷農業。主要有兩大分布區: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

【環節小結】本環節我們知道了藏民們吃什么,如何發展農業,也是受什么的影響?

生:海拔高,氣溫低?!案摺庇绊懥宿r業生產和分布。

師:很好,我們繼續進行。

第四環節 衣——藏袍

【必答題】青藏地區的衣著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呢?

生:青藏地區傳統服飾是藏袍。藏袍袖子寬大,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袖中,氣溫上升時又可以脫下袖子系在腰間。

師: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生:因為青藏地區早晚氣溫低,中午氣溫高,日溫差大。

設計意圖 本節課設計思想就是以人類活動反推自然特征,與之前上課模式相反。同時,借助知識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部分 總結與探究

師:同學們,本節課的學習方式給了你們什么啟示?你們學到了什么?

【學生活動】小組間交流心得,2分鐘后請同學回答。

生:本節課我們先學習了人文地理(衣、食、住、行),然后分別尋找對應的自然地理特征。

生:通過本節課學習,我更加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具有決定作用,人類活動不能脫離自然,人類活動處處反映著自然特征。

師:說得太好了!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是緊密相連的,以后同學們看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試著推想這個事物、現象和自然環境是否有關系。

【探索】同學們,為什么青藏地區氣溫日較差大呢?我們前一節課剛剛學完西北地區,新疆自治區氣溫日較差也比較大,青藏和新疆氣溫日較差大的原因一樣嗎?期待你們課后探索這個問題。同時,請你們根據這節課設計一下板書,期待你們的精彩作品。

設計意圖及反饋 讓學生交流心得和體會,有助于他們自身知識結構的建立。同時,讓他們探索青藏、新疆晝夜溫差大的原因,自己設計、完成板書,有助于拓寬眼界,訓練地理思維,培養地理學科素質。

猜你喜歡
青藏必答題藏民
古道散茶香
青藏星夜
疫情之下
犬獒效應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面對人文學者的“必答題”
生命青藏
丙申三月獨走青藏老妻為備行囊(外一首)
如何做好中國領事保護“必答題”
請菩薩找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