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現代種業發展對策研究

2020-12-17 15:17李宗澤潘榮光王志丹
園藝與種苗 2020年12期
關鍵詞:種業遼寧省全省

李宗澤,趙 丹,潘榮光,王志丹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遼寧沈陽110161)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資料,是農業科學技術和其他投入要素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是農業增產增收的主要內因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和《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都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大力推進繁育推一體化,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國家種業安全。作為國家重點扶持建設的種業基地之一,農作物種業已被列入遼寧省農業產業化8大主導產業之一?!哆|寧省現代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遼寧省農業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中都明確提出要“加強現代種業建設,提高現代種業發展水平”。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遼寧要緊緊圍繞“一帶五基地”、“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瞄準加快建設種業強省目標,實現現代種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提高全省種子產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1 遼寧省現代種業發展現狀

1.1 種業科技創新評價

1.1.1 審定品種數量。2018年,全省通過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以玉米、水稻、大豆等大田作物為主,且在品種來源上主要是以企業品種為主,基本可以占到審定品種數的50%以上。2018年,全省通過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數達到258個。其中,玉米、常規水稻、雜交水稻的審定品種數分別為203個、24個和2個。

1.1.2 保護品種數量。2016年,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農業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積極引導和推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促進種子企業逐步成為商業化育種的主體”。2018年,全省保護品種申請和品種保護授權主要以玉米、水稻、大豆等大田作物為主,且在保護品種申請主體和獲授權主體上主要是以企業為主;申請品種保護方面,2018年全省申請保護品種的數量為135個,其中企業申請數為97個,占申請保護品種數量總數的71.85%;品種保護授權方面,2013—2018年期間,全省獲得品種保護授權數量累計達到了201個,其中企業獲授權數累計達到了100個,占獲品種保護授權總數的49.75%。

1.2 種子生產與推廣情況

1.2.1 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情況。與2017年相比較,2018年全省常規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情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減。①常規水稻方面,2018年全省常規水稻種子制種面積為2 873.33 hm2,較2017年縮減12.04%。常規水稻種子總產量為2 500萬kg,較2017年縮減19.02%;②玉米方面,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近年來遼寧省一直在不斷優化玉米種植面積,導致玉米種子生產處于縮減態勢。2018年,玉米種子制種面積、總產量分別為680.00 hm2和204萬kg,較2017年分別減少47.96%和42.37%;③大豆方面,2018年遼寧省大豆種子制種面積、單產水平和總產量分別為1 360.00 hm2、1 926.45 kg/hm2和262萬kg,較2017年分別減少41.04%、24.43%和55.44%。

1.2.2 主要農作物品種推廣情況。全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推廣表現不一,其中常規水稻和大豆表現突出。2018年,常規水稻前十大品種的推廣面積和面積占比分別為25萬hm2和63%,同比上年分別增加7.45%和18.87%。大豆前十大品種的推廣面積和面積占比分別為6.6萬hm2和81%,同比上年分別增加15.12%和2.53%。玉米前十大品種的推廣面積和面積占比分別為55.6萬hm2和28%,同比上年分別減少13.84%和17.65%。馬鈴薯前十大品種的推廣面積為5.13萬hm2,同比上年減少10.47%。

1.3 種子企業發展情況

1.3.1 種子企業數量與規模。雖然種子企業發展數量有所增加,但仍以中小規模企業為主。2018年,全省共有注冊種子企業317家,同比上年增加39.04%。注冊資本大于1億元的企業有6家,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有61家,注冊資本在500萬元~3 000萬元的企業有81家,注冊資本小于500萬元的企業有169家,其中中小規模企業占種子企業總數的比重達到了78.86%;種子企業資產規模有所縮減。2018年,全省種子企業資產總額為65.78億元,同比上年縮減5.33%,其中資產總額大于2億元的企業數僅為6個。企業凈資產為46.72億元,同比上年縮減5.52%。

1.3.2 種子企業經營業績。種子企業總體經營情況不容樂觀,各項經濟指標整體均出現不同幅度縮減的發展態勢。2018年,全省種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為19.67億元,同比上年減少5.34%。商品種子銷售收入總額為15.78億元,同比上年減少18.74%。商品種子銷售額占全國的比重也由2017年的2.72%下降到2018年2.23%。種子企業經營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縮減。2018年,全省種子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52億元,同比上年減少28.97%。企業實現凈利潤總額為1.23億元,同比上年減少35.60%。企業凈資產收益率也由2017年的3.86%下降到2018年的2.64%。

1.3.3 種子企業科研投入。種子規模企業的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增強,尤其是在財政科研經費投入縮減的情況下,企業自主科研投入的規模依然保持不斷擴大。2018年,全省種子規模企業科研投入總額為8 715.48萬元,同比上年增加10.83%。其中,財政科研經費投入235萬元,同比上年減少53.83%。企業自主科研投入為8 480.48萬元,同比上年增加15.55%??蒲型度胝忌唐贩N子銷售比重由2017的5.30%上升到2018的7.53%,科研投入占本企業包裝商品種子銷售比重由2017年的5.37%上升到2018年的7.54%。充分說明作為遼寧種子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種子企業越發重視依靠自主科技創新來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

2 當前遼寧省現代種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

種子研發是一種高投入、高風險的技術過程,而種子的自我復制性又使得蘊含在種子內的研發技術面臨著較高的被竊取風險[1]。雖然近年來國家已經深刻意識到保護農業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相應措施,如對植物新品種實施保護、對種子生產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等,但是面對目前遼寧種業普遍經營小、全、散的發展實際,增加了市場監管難度,執法難度大,整體環境差,使得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正規種子企業投入重金、多年研發出來的品種難以獲得對等的利潤,而套牌和假冒偽劣種子商卻只要付出極低的代價就可以攫取暴利,而查處的難度又很大,從而導致部分正規種子企業對于繼續投入科技創新的信心和動力不足。

2.2 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遼寧現代種業發展的基礎性研究薄弱,盡管種質資源豐富,但種質創新和改良等基礎性研究相對滯后,運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種質鑒定、基因發掘、新材料創制等科技攻關進展緩慢,資源開發利用不足,很難為育種研發所用,而且與發達國家相比,我省在育種新材料、育種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種方面應用與推廣也存在較大差距[2]。由于種子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在新品種選育和現有品種產業化推廣方面都表現出明顯相對滯后,種子產品的科技含量低,產業開發能力弱,育、繁、推等各個環節銜接不暢,進而導致種業市場競爭力整體實力不強。

2.3 種子企業發展水平不高

一方面,種子企業由于原始積累不足,科技研發投入不足,商業化育種資源、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轉移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缺乏種業創新領軍人才,企業商業化育種資源和技術力量相對有限,無法按照現代育種模式組織進行規?;夹g研發創新,而是更多地依靠購買品種或者共同開發。與此同時,在現行科研體制機制下,鼓勵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相關政策措施還不配套、不協調,公共科技資源開放度不高、共享率低,市場化機制在創新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難以充分發揮,企業缺乏自主創新和持續投入的內在動力[3]。另一方面,由于直接面向企業的科研、財政項目比較有限,而且項目的持續性不足,導致項目開展起來后勁不足,尤其對種子收購貸款、知識產權變現、融資渠道等方面尚缺少一些實質性的政策支持。

3 加快遼寧現代種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3.1 進一步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按照新修訂的《種子法》要求,要進一步明確農林主管部門所屬的綜合執法機構和委托的種子管理機構的種子執法主體屬性,賦予執法人員查封扣押種子等行政強制權,對當事人拒絕、阻撓執法的,明確了法律責任。明確品種快速檢測方法的法律地位,將無標簽種子列入假種子范疇,要求標簽標信息代碼。限定農民自繁自用的常規種子僅能在當地集貿市場出售、串換。加快品種審定、登記、保護及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和市場監管的政府信息發布平臺建設,為強化種子質量和信息可追溯管理和推進種子經營代理制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3.2 繼續扶持種子企業做大做強

引導種子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聚集。鼓勵種子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間建立種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形成為紐帶,通過契約建立持續穩固的合作關系,共享創新資源、分散創新風險、縮短研發周期和開拓市場空間。扶持種子企業開展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的自主科技創新活動,在新品種研究開發、新品種推廣、市場占有率、生產經營能力等方面不斷增強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推動種子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強化企業自律,承擔社會責任。引導種子企業建立新品種示范網絡、銷售網絡、售后技術服務網絡,不斷有效延伸種業產業發展鏈條。

3.3 健全完善種業支撐政策體系

一是健全種子法規規章。完善品種審定、種子儲備、種子案件處理規定等配套規章。制定品種權轉讓交易、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品種試驗規程、審定標準等規范性文件。完善覆蓋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的種子標準體系[4];二是建立多元化投資渠道。加大種業財政投入力度,支持種質資源開發、常規品種培育、關鍵技術及標準研發;三是強化政策支持。鼓勵科研人員向企業流動并進行成果轉化,扶持企業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明確對制種大縣給予扶持,將種用農機納入購置補貼,將優勢基地劃入基本農田進行永久保護,明確向種業提供信貸支持和種子生產保險補貼。

猜你喜歡
種業遼寧省全省
登海種業
登海種業
圖解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
五個方面著手 打好種業翻身仗
打好水產種業翻身仗
發揮“她”力量,打贏這“疫”戰——致全省婦聯執委的倡議書
全省僑務干部培訓班在寧舉辦
遼寧省各級工會收看十九大開幕會
前三季度山東縣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94%
濱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