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基層 創新表達
——《老郭脫貧記》采寫手記

2020-12-18 08:58馬躍峰
中國記者 2020年11期
關鍵詞:貧困戶

老郭,是千千萬萬貧困戶中的普通一員。很多人沒想到,以他為主角的脫貧故事《老郭脫貧記》,竟上了人民日報一版頭條。

那是2016年底,人民日報在一版推出“2016,我們脫貧了”專欄,采擷一個個生動的脫貧故事,分享走出貧困群眾的共同喜悅,展現各地脫貧攻堅的創新實踐和喜人成果。12月25日,一版頭條刊發了專欄稿件《老郭脫貧記》,全篇1028個字。這篇報道基于一線的“貼身”采訪,反映河南省封丘縣貧困戶郭祖彬脫貧的曲折過程,寫出好政策扶持、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引導和因地制宜的產業支撐,弘揚“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的脫貧精神。見報當天,中央領導同志在人民日報上批示,鼓勵記者多寫些這樣的新聞。在中宣部組織的“新春走基層”報道中,此稿獲得較高評價。2017年,榮獲人民日報社2016年度精品獎。2017年11月,榮獲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回顧《老郭脫貧記》采寫過程,眾多“沒想到”的背后,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脫貧攻堅戰略部署,讓無數“老郭”告別貧困,讓記者沉到如火如荼的脫貧一線;是人民日報社領導以不拘一格采用稿件的胸懷,從眾多選題中選拔了這個典型,濃墨重彩推出;是參與采、編、發、評各個環節的領導和老師悉心指導、精心編審、無私幫助,讓主題更加突出、稿件更加完善;是各級領導和專家以包容之心熱情鼓勵、積極推介,讓這篇千字文走得更遠。作為一線記者,深深感恩的同時,深切體會到:面對每一篇報道,哪怕是一篇小稿子,都要誠心、用心、真心,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努力突出問題的針對性、人物的典型性、報道的可讀性,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一、既要有大局觀,又要有小切口,突出問題的針對性

2016年底,河南的脫貧攻堅戰進入關鍵階段。由于歷史原因,以及受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封丘縣面臨艱巨任務??h委和縣政府攻堅克難,取得初步戰果。經過了解,我報送了專欄選題線索。

此前,曾去過三次封丘,對當地的扶貧產業培育發展、黃河灘區易地扶貧搬遷,都比較了解。編輯部回復要求深入現場、深度挖掘,我再赴封丘,蹲點采訪。

縣里安排先座談,再到鄉里、村里采訪;先看扶貧部署、產業培育,再聊黨支部引領、貧困戶脫貧。這樣自上而下、從面到點,一步步深入,是一種慣常思路,可要讓稿子更加真實可信,還要觸摸到生活細處。于是,我把采訪順序“倒過來”,直接到郭祖彬家里、地里、豬棚里,一口氣細算了7筆“政策賬”,又算了“產業賬”“增收賬”。從老郭如何享受政策、發展產業,到村黨支部如何引領貧困戶,再到鄉里、縣里如何謀劃安排、精準施策,拔“窮根”有了細節,有了故事,有了點和面。

寫作中,如何處理“點和面”的關系,增強報道的思想性?既要從大處著眼,如曹沖稱象,把一個地方的工作這頭“象”,置于全局“大船”上來定位;又要從小處著手,如庖丁解牛,找到切入點,突出針對性,游刃有余地敘述。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黨中央強調政策幫扶,更重視“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F實中,的確存在貧困戶“等、靠、要”的現象。如果僅靠“輸血”,不去“造血”,貧困戶無法徹底擺脫貧困。圍繞這一立意,先概述封丘縣對因病、因殘等7種致貧原因分門別類,采取“1+2+N”幫扶模式,即每戶1名幫扶責任人,2項以上扶持政策,家庭成員每人1條幫扶措施。然后,著重講述縣里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村支書郭祖良選定種植中藥材,老郭參與其中,第一個報了名。從“4月,是種地黃的最佳季節??蛇@時麥子已長到腿窩,首批報名的50戶農民看不到效益,誰也舍不得鏟麥子”到“12月,地黃葉枯,眼看就到收獲的季節”,老郭在扶貧干部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終于見到收益。編審稿件時,報社領導和編輯鮮明、簡潔地提煉“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的理念,對中央精神作出了生動的詮釋。

掃碼閱讀《老郭脫貧記》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馬躍峰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采編中心主任

二、既要看共性,又要找個性,突出人物的典型性

好的典型,是可以做同類代表的具體事物。要增強新聞報道說服力,必須找到“典型”。它要反映“面”,有普遍意義。對于“事”來說,看能否涉及“面”上的各個要點。對于“人”來說,看能不能凸顯這一類人最普遍最突出的特點。同時,典型要反映“點”,故事曲折、變化,有波瀾;人物有個性特征,不能類型化、概念化。

寫貧困戶時,最擔心所選的人物、故事不夠典型,或說明不了情況,或揭示不出問題。報送線索時,搜集了若干條,大多數事實比較簡單。有的是政府幫扶,給貧困戶送了幾只羊,等羊長大,脫貧成功;有的是龍頭企業統籌使用產業扶貧資金,負責解決貧困戶就業、年底分紅等。這些素材有一定說服力,但不能充分體現貧困戶的主動性。

通過比較發現,郭祖彬有貧困戶的共性:家里窮、思變化、沒門路;也有鮮明的個性:享受到好政策,但不等不靠不要,踏實肯干又不言放棄。吃低保、從事公益崗位,按說是該得的,可老郭提起來,搓手低頭、笑得尷尬:“能讓,我就讓出去”。談到種藥材時,他話鋒一轉,滿含雄心壯志。在豬棚對面,老郭蓋了一個簡易棚,每天看守“致富的希望”。半月后,4.5畝地黃沒出芽。村民議論,老伴數落。他一天到地頭轉幾遍,悉心照料。40天,地黃出齊,一地綠色,他卻瘦了18斤。一個“脫貧靠勞動”、拒絕躺在“政策溫床”上的樸實農民形象呼之欲出。

在老郭脫貧故事這一“明線”之外,還有一條“暗線”:基層干部有威信,有能力,貧困戶才毫不猶豫地信任他們。村干部請專家把脈指導,成立種植合作社,與安徽企業達成協議,以優惠價回收藥材,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在此基礎上,依托中藥材產業,謀劃建設中藥材展館,開設中醫療養一條街,發展“養生小城”特色游。報道平實地寫出基層干部幫農民獲利,讓農民安心,寫出他們試種中藥材時的擔憂和焦灼,體現了干部敢擔當、能作為,而不是花拳繡腿,搞形式主義。

三、既要謀敘事,又要“活”語言,突出報道的可讀性

在表現人物、故事時,敢于做減法,果斷舍棄與主題無關的素材,重點突出懸念、矛盾、人物命運。

全篇用懸念推動情節,力求速度快、節奏感強。開頭逆向襯托,說明老郭的不同之處,讓人產生好奇心。第二段寫老郭因為兒子生病、生活困難、因病返貧,增強“帶入感”,促使讀者進一步關心貧困戶的命運變化。之后,寫村干部和老郭發展產業時遇到的困難與抉擇,讓敘事一波三折。

□ 圖1 2020年,人民日報記者馬躍峰(左)回訪郭祖彬(中)并與村黨支部書記郭祖良(右)交流?!?圖2、圖3 2020年,人民日報記者馬躍峰(左)回訪郭祖彬。

講故事,不回避沖突。按照老郭“年輕時不窮——因兒子生病致貧——自己打工落下腦梗病——享受到扶貧政策——帶頭種藥材致富”的曲折經歷行文,寫到種藥材,老郭內心有沖突:“能不能種成?種不成損失咋辦?種成了賣到哪兒?”老伴兒著急:“萬一出不來苗,地黃收不著,麥子也毀了?!贝逯矒模骸叭f一種不成,咋有臉見鄉親?”老郭堅持與老伴擔心失敗的沖突、村支書倡導與貧困戶觀望的矛盾,反映出工作的難度和攻堅的努力。

講故事,用細節說話?!柏毨舫缘捅?,別人爭得面紅耳赤”,講求畫面感。老郭為6萬元借遍“村里一條街”,說明大家都不富,襯托脫貧的緊迫?!?0天,地黃出齊,一地綠色”,把色彩調亮,表現人物的喜悅?!袄瞎L出一口氣:‘心里石頭落了地,我瘦了18斤?!蓖嘎秳摌I的艱辛。

講故事,說群眾語言。使用短段、短句、簡短對話、有說服力的數字,追求口語化、生活化、動感化?!伴_四輪,拉紅磚”,加快節奏,突出老郭年輕時勤勞肯干。鄉鄰們憂心地說:“老郭脫貧——猴年馬月的事!”老郭堅持己見,辭去公益崗,專心種藥,對妻子說:“村支書一心為咱,能把你帶到溝里?”帶著濃厚的“泥土味兒”。在交代背景時,遇到枯燥的“硬材料”,也盡量“軟化”:先“拎干貨”說政策,然后具體到個人,講老郭在公益崗位,每月掙400元;孫子享受教育補助,每年1000元;兒媳轉移就業賣手機,每月工資1500元。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險、醫療補充險,阻斷因病致貧,努力往深里挖,往實里寫。

創新,永無止境。多位專家學者撰寫理論文章,對稿件進行閱評指教;多所學校在進行時事政治考試命題時,把文章當作素材。前輩和老師們鼓勵評價:“聚焦扶貧攻堅新成果新進展,為全國提供了‘扶真貧真脫貧’經典樣本?!薄凹毠濙r活,情感真摯,村容村貌的巨變、群眾脫貧的喜悅、干部扶貧的真功,真情實感,躍然紙上?!薄皩懙蒙鷦吁r活、真實可信,正是心到、情到之作?!薄皥蟮廓q如一篇精彩的小小說,散發出濃郁的中國味道?!逼鋵?,與高手的作品相比,《老郭脫貧記》仍然有很大差距。個人時常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種努力向前的鞭策:在媒體深度融合的時代,為黨立言,不斷創新;深入基層,服務人民;講“好故事”,“講好”故事,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猜你喜歡
貧困戶
金融扶貧站惠及3萬貧困戶
河北永年:超70%貧困戶至少三重產業帶動
聊城高新區多措并舉保障貧困戶“居住無憂”
不能讓老區一個貧困戶掉隊
致富闖路人帶領貧困戶“熬”出幸福
『貧困戶』過年
貧困戶 脫貧靠產業
“鞋底墊厚點,也能走得快”——貧困戶崔普選和他的“夢中夢”
真心幫扶貧困戶的“甜蜜事業”
加價收購貧困戶小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