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旱地小麥栽培技術探討

2020-12-18 05:43張俊靈閆金龍馮麗云張東旭
中國種業 2020年8期
關鍵詞:旱作旱地高產

張俊靈 閆金龍 馮麗云 張東旭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長治 046011)

小麥是山西省第二大糧食作物,目前播種面積65萬hm2左右,其中旱地小麥占50%以上,干旱是制約山西省小麥生產的主要問題。因此,研究總結具有增產增效的旱作栽培技術并進行推廣,是解決旱地小麥生育期缺水的措施之一,對提高旱地小麥產量,確保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 山西氣候條件

山西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介于400~600mm之間,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全年55%~65%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降水與小麥生育期需水極不吻合,在小麥的不同發育時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尤其是冬旱和春旱,幾乎年年發生。

2 山西小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2.1 小麥單產不高不穩雖然山西旱地小麥育種在北方冬麥區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但由于水資源匱乏,旱地小麥面積占比大,受十年九旱的氣候條件影響,產量年度間波動大,小麥單產不高不穩的狀況仍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在干旱年份旱地麥田減產幅度達30%~50%[1-2]。

2.2 品種分布不合理山西小麥種植多以散戶為主,農戶選擇小麥品種時,不考慮品種的適種區域、土地類型和生產條件,常把水地品種引種到旱地,黃淮區域的弱冬性品種引種到丘陵旱地,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如2019年種植水地品種的旱地麥田發生嚴重減產。

2.3 耕作管理粗放由于旱地小麥受降雨影響,產量水平低、效益差,因此大多數農戶在播前整地、品種選擇、肥料投入、栽培措施、田間管理等方面大都不太上心,造成耕作粗放、選種不當、肥力不足、出苗率低、缺苗斷壟、群體不夠等問題。

2.4 旱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面積不大在旱作栽培技術推廣中,由于品種選擇與操作不當、投入成本高等問題,使旱作栽培技術的增產增效作用沒有得以充分顯現,阻礙了旱作高產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3 提高旱地小麥產量水平的栽培技術

目前,山西旱地小麥生產中推廣的具有增產增效的旱地小麥栽培技術有3項,分別是地膜覆蓋膜際條播技術、“三提前”蓄水保墑技術和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

3.1 旱地冬小麥地膜覆蓋膜際條播技術將農藝與農機技術結合,實行精量與半精量播種,作業時不破壞地膜完整性,后期可將地膜全部揭起并帶出田外。地膜覆蓋采用寬40cm、厚0.008mm的微膜,起壟覆膜,一般覆蓋帶55~60cm,壟高8~10cm,壟底寬30~35cm,膜側種2行小麥。該技術采用綜合復式作業機具,一次完成施肥、起壟、覆膜、播種、鎮壓等作業,解決了保墑與蓄墑的矛盾,具有增溫保墑、抗旱抑草的作用[3]。

生產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1)選擇較平坦、土壤墑情較足的地塊;(2)注意做好播前的整地工作,要使土壤達到上虛下實,無明暗坷垃和大的秸稈殘茬;(3)播種速度不大于3km/h,下籽深淺一致、壟寬一致,膜沿壓實,達到刮風不起膜,膜邊不壓苗;(4)播期適當推遲5~7d;(5)播量應減少10%~20%,適播期內每667m2播種量8~10kg為宜,山西南部麥區偏下限,中部麥區偏上限。

3.2 “三提前”蓄水保墑技術山西農業大學高志強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試驗研究,創建了休閑期“三提前”蓄水保墑技術,即在小麥收獲后提前深耕或深松,提前深施有機肥,提前秸稈還田或覆蓋的一次性操作技術。此項技術提高了播前土壤儲水量,利于旱地小麥適時播種并培育冬前壯苗,解決了旱地小麥降雨與小麥生育季節錯位的問題,實現了降水資源的周年調控和土壤水分的跨季節利用,可大大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旱地小麥產量[4]。

生產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1)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一年一作旱地麥田;(2)提前深耕或深松時間是在小麥休閑期,7月上中旬頭伏遇雨后實施;(3)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在深耕或深松時施入;(4)深耕的同時秸稈還田,深松的同時使秸稈均勻覆蓋在地表;(5)“三提前”技術配套實施地膜覆蓋膜際條播技術,增產效果更佳。

3.3 旱地冬小麥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將寬窄行種植和溝播技術結合在一起,采用綜合復式播種機,一次完成滅茬、開溝、起壟、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開溝起壟使表土和秸稈殘茬置于壟背上,化肥條施于溝底部中央,播種于溝底上方兩側的濕土中,形成壟溝寬窄相對應的種植模式。該技術具有耠干種濕抗旱保全苗、開溝起壟集雨保墑、播后鎮壓促苗早發、寬窄行播種健壯個體、深施肥料提高肥效、簡化操作省工節本等特點[5]。

生產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1)采用寬窄行探墑溝播種機播種,作業速度不大于5km/h;(2)播種深度適度調淺,一般要求為3~4cm;(3)回茬麥田要適當加大播量,一般每667m2增加播量2~2.5kg;(4)該技術不便于人工中耕除草,對田間雜草要進行化學防除。

4 推廣措施

4.1 加快培育新型服務體系,提高小麥生產服務的專業化和規范化水平旱地小麥地膜覆蓋膜際條播技術、“三提前”蓄水保墑技術和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是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產物,在生產中要做好各項栽培技術的推廣,培育以農機作業為主的專業化服務組織,構建農業托管、農機服務合作社等新型服務體系,積極開展相關栽培技術和相應農機具操作技術的培訓,提高小麥生產服務的專業化和規范化水平,更好地服務小麥生產。

4.2 完善栽培技術體系,提高技術到位率目前推廣的旱作技術在生產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生產中應用的地膜大都還是聚乙烯地膜,地膜的殘留給土壤耕作和田間管理帶來困難,而且破壞耕層結構,影響小麥的生長發育。因此,有必要對殘膜回收機械和降解地膜進行研制,使地膜覆蓋技術更加完備,在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的基礎上實現增產增效。

4.3 篩選與旱作高產栽培技術相配套的優良品種,促進良種良法集成推廣良種是高產的前提,推廣優良品種是提高小麥生產水平的主要手段[6]。因此,在旱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應根據不同生態區、生產條件,篩選與旱作栽培技術相配套的抗旱性強、豐產性突出的優良品種,良種配良法,促進新品種、新技術集成推廣。

4.4 加大旱作栽培技術推廣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干旱是制約山西小麥生產的主要瓶頸,應加大旱作高產栽培技術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促進旱作高產栽培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在穩定小麥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幅度提高單產和總產,確保山西糧食安全。

5 小結與討論

5.1 旱作栽培技術實用價值和推廣意義一直以來,制約山西小麥生產的主要瓶頸是干旱。為了克服干旱問題,一是通過遺傳改良培育抗旱節水小麥品種,二是通過農藝措施提高旱作栽培條件下的蓄水、保墑能力。地膜覆蓋膜際條播技術具有保墑、蓄墑、增溫、抑草的作用,“三提前”技術具有提高播前蓄水量和有限降水利用率的作用,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具有耠干種濕、集雨保墑的作用。地膜覆蓋結合“三提前”蓄水保墑技術,每667m2可增加純收益200元。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比常規旋耕平播每667m2增加純收益120~140元。目前,這些技術都實現了藝機一體化,操作性強,大面積推廣將會顯著提高旱地小麥產量水平,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5.2 旱作栽培技術推廣應用情況雖然這3項栽培技術具有較好的增產增效作用,但在小麥生產中由于存在耕作管理粗放、整地質量差,技術操作不規范、播種質量差,品種種植區域不合理、品種選擇不當等問題,使這些技術的增產增效作用沒有得以充分顯現,阻礙了旱作高產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2017年寬窄行探墑溝播技術在山西推廣面積2.6萬hm2,地膜覆蓋技術每年推廣面積在1.5萬hm2左右,而山西的旱地面積為32.5萬hm2,旱作高產栽培技術有非常大的應用空間。

5.3 推廣對策及建議今后在旱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要篩選與技術相配套的抗旱性強、豐產性突出的優良品種,培育構建農業托管、農機服務合作社等新型服務體系,完善有缺陷、有提升空間的栽培技術,形成良種良法相結合、專業化和服務相結合、農機農藝相結合、政策引導與財政支持相結合的推廣體系,促進旱作高產栽培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旱作旱地高產
讓“有機旱作·晉品”成為一張靚麗名片
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旱地麥田夏閑期復種綠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續生產力
有機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機旱作落地生根 實用技術推廣見效
春季調飼料 蛋雞可高產
大白菜要高產這樣管理
在『有機旱作』上做出特色
圣女果高產栽培六步曲
旱地冰球運動開展價值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