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城的肌理

2020-12-21 03:42劉一達
北京紀事 2020年12期
關鍵詞:元大都北京城中軸線

劉一達

古都北京的重要標志

記得兩年前,跟兩個外地朋友逛新修的前門大街。修整后的前門外大街,除了街面兒上的門臉見了新之外,最惹眼的是通了有軌電車。

當年,這條街上的有軌電車,是北京最早的電車,因為當初的電車沒有喇叭,為了提醒路人,在車上安裝一種特殊的鈴鐺,車開起來,這種鈴鐺“鐺鐺”直響,所以老北京又把這車叫“diangdiang車”。

diang有音沒字,只能寫成“鐺鐺”或“當當”車了。因為歷史久遠了,“diangdiang車”已經進了歷史博物館,老北京人也說的少了,所以,后來的北京人根據“鐺鐺”的字音,把它叫作“鐺鐺車”。

當然,現在的“diangdiang車”只是一個觀光項目,并不是北京人出行的代步工具了。

看著“diangdiang車”的軌道,我對那兩個朋友感慨道:“你們知道腳下踩的是什么地方么?”

“什么地方?這不是有軌車道嗎?”一個朋友笑了笑道。

我對他說:“沒錯兒,是有軌車道。但你們知道嗎?你們踩著的是北京城的‘脊椎骨呀!”

一聽這話,幾個朋友愣了:“‘脊椎骨是怎么回事?”

我笑道:“它是北京城的中樞神經。你們知道嗎?這條道是老北京的中軸線呀!”

“中軸線?”

“對呀!你們往南看,這條線一直到永定門。往北看,這條線一直穿過正陽門,也就是前門,穿過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廣場、天安門。穿過端門、午門、故宮的三大殿,再穿過神武門,穿過景山、地安門,一直到鼓樓?!?/p>

“哦,有這么神奇?”朋友詫異道。

我接著說:“現在你們看到的北京城是明代永樂皇上建的,建一座都城要有設計方案,要先確定中心點和中軸線。所以說先有中軸線,后有北京城。這條線是北京城的主脈。知道嗎?你們踩在北京城的主脈上了!”

中軸線對老北京的作用至關重要,現在北京城的規劃建設也離不開這條中軸線。新時期,北京的城市發展規劃多次調整,在國務院批復的《2016至2035年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北京城的布局和發展方向又有新變化,《規劃》明確了“一核”“兩軸”“一區”“多點”的城市發展思路。

“一核”,就是有首都功能的核心區;“兩軸”,就是中軸線和東西走向的“十里長街”東西長安街;“多點”是指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5個位于平原的新城;“一區”指的是門頭溝、平谷、懷柔、密云、延慶及昌平、房山的山區的生態涵養區。

您瞧,這個《規劃》是把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作為兩個“軸”的其中之一來設計的。規劃吸納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京城發展規劃的思路,在保護老北京城市“肌理”和基本“骨架”的前提下,又有新的突破。

老北京城的“肌理”,如同人身上的脈絡。人身上的脈絡再多,也有主干,或者說主動脈。老北京城的主動脈也叫“龍脈”。

北京的“龍脈”與“肌理”

“龍脈”在哪個位置呢?這條“龍脈”起于北部昌平區的燕山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南苑一帶。元大都,即后來的北京城的設計者劉秉忠,正是根據這條“龍脈”,確定了北京城的“中心點”。

您會問了,這個“中心點”在哪兒呢?它就在現在鐘鼓樓的西南方向,離鼓樓非常近。

您也許知道,現在保留下來的老北京城是明代建的。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的,只是內城向南移了2.5公里,當然了,內城向南移了,北京城的“中心點”也得變,明代北京城的“中心點”跟元大都基本相同,所以明代北京的中軸線,也跟元大都的位置基本相同。

傳統意義上的中軸線北起鼓樓,南到永定門,全長7.8公里?,F在這條中軸線向北一直延伸到奧森公園的仰山,往南一直到南苑的大紅門一帶。

按照《2016至2035年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這條中軸線還要向北向南延伸。它的延長線,向北一直延伸到昌平的燕山山脈。向南,一直到大興北京新機場的永定河水系。

乖乖,照這么延長,這條中軸線得有上百公里了!它完全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可以說是世界上所有城市中最長的中軸線了。

除了南北走向的這一“豎”,即中軸線之外,北京城還有東西走向的一“橫”。這一“橫”,就是有“十里長街”之稱的東西長安街,這一“豎”一“橫”,構成了北京城的基本“骨架”,并由此向縱深發展。東西長安街及延長線,老北京是從建國門到復興門,約7公里,今后向西延長到首鋼西山山脈,向東延長到城市副中心通州和北運河的潮白河水系。如此一來,原來的7公里,可能就會變成70公里,這一“橫”也堪稱世界之最了。

明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北京城的時候,其規制也是按《周禮·考工記》“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來設計的,“朝”指的是朝廷,也就是皇宮紫禁城。在紫禁城的后面,明、清兩代各有三個大市場,即東四和西四,以及鼓樓前面的地安門外大街。

在皇城的南門天安門的左邊,即東邊,建有清朝皇帝的祖廟,也就是太廟,即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在天安門的右邊,即西邊,建有社稷壇,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公園。

北京城像一塊四四方方的豆腐,中間是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以中軸線為界,分為東城和西城,在以東西長安街為界分為南城和北城。

按照《周易》八卦的規制,南和北、東和西所有大的建筑是相對應的,比如內城的城門,西邊有阜成門,東邊就有朝陽門;西邊有西直門,東邊就有東直門;西邊有德勝門,東邊就有安定門;西邊有宣武門,東邊就有崇文門。

皇城的四個城門也是對應的,南邊有天安門,北邊就有地安門;東邊有東安門,西邊就有西安門。

壇廟也是對應的,東邊有日壇,西邊有月壇;南邊有天壇,北邊就有地壇。街道也如是,有西單,就有東單;有西四,就有東四;有南小街,就有北小街;東四有豬市大街,西四就來個羊市大街;南城有花兒市,北城有燈市。

紫禁城內的建筑尤其重視對稱。您逛故宮時候,就會發現,中間兒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兩邊兒呢,東邊有文華殿,西邊就有武英殿;西邊有弘義閣,東邊就有體仁閣;東邊是日精門,西邊是月華門。對得多妙呀!

這種相互對應的關系,充分體現了中正和諧“天人合一”的禮法觀念,也使都城變得恢宏大氣,井然有序。這恰是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

老北京的“子午線”

老北京城是方方正正的,從地圖上看,街道的布局橫平豎直,像個規矩齊整的棋盤。

我曾去過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羅馬、埃及的開羅、伊朗的德黑蘭、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等國都,感覺這些城市雖然歷史悠久,古建也比較多,但城市的街道沒有北京城設計得這么規整。

也許是依河而建的原因,這些城市的街道是隨河而呈分散狀的,有些街道是斜的,轉著轉著,又回到老地方,可是外地人到北京迷路的就少。

中國古代設計都城是有嚴格定制的,都城的定制都寫在了《周禮·考工記》里了。元代的大都城和明代的北京城,都是嚴格按《周禮·考工記》來設計的。

所以,它的城垣呈長方形,南北端正,左右平直。城市的布局依《周易》八卦的形制,周正嚴謹,講究對稱,所以才有規規矩矩的街道和建筑。

元大都的設計者是劉秉忠,明代北京城的設計者是蒯祥,他也是承天門(即天安門)城樓的設計者。

蒯祥生于1397年,死于1481年,明成祖在建北京城時,他和許多工匠一起北上,他不僅木工活做得好,而且會畫圖設計,建完承天門后,他升任工部左侍郎,據說明代北京城的主要建筑,都是由他主持設計的。

古今中外,大凡建一座都城都要依山傍水。水對一座城市來說至關重要,世界上許多大都市都是沿著河道建城的,比如巴黎的塞納河,莫斯科的莫斯科河,羅馬的臺伯河,開羅的尼羅河等。

北京城最初的設計也如是,離不開河,但北京城的布局不是根據河的走向建的,而是把河含在城里了。當然說到河,北京城有四重城,紫禁城、皇城、內城和外城,每重城都有城墻。城門樓子和護城河,所以北京城不是依水而建,而是枕水而棲。

按照《周禮·考工記》的規定,建一座城首先要找到它的龍脈,然后定它的中心點,接著再確定它的中軸線。

確定中軸線之前,要明確它的“子午線”,中軸線上的“子午線”,既以陰陽確定中軸線的平衡關系,又體現帝王皇權的“九五之尊”。

什么是“子”?就是夜里11點到1點這個時辰,它代表“陰”;“午”呢?就是正午,中午。是中午11點到1點這個時辰,它代表“陽”。它是一天的起點,也是終點。由此看來“子午線”在中軸線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北京城”石樁

記得小的時候,聽胡同里的老人說到“子午線”時,講過“北京城”的故事。

傳說明代初年建北京城時,在鼓樓前邊的萬寧橋,俗稱的“后門橋”的橋下,立了一個雕著鼠的石樁,上面刻著“北京城”三個字。

這石樁上面還有刻度。老北京人傳說,什么時候什剎海的水,沒過了“北京城”的“北京”兩個字,北京城就淹了。

同樣,在南邊的正陽門,俗稱“前門”的護城河橋下,埋了一匹石刻的馬。

1950年,在“六?!保ㄖ泻?、南海、北海、什剎海、后海、西海)清淤,疏通河道時,在“后門橋”的淤泥里,挖出了一根一丈長的方形石樁,上面刻著一只鼠,鼠的下面,果然刻著“北京”兩個字。

老北京人經常問小孩:“知道‘北京城在哪兒嗎?”這句話別說小孩兒,大人也不見得能回答上來。

“北京城”在哪兒?北京人會說:“這還用說嗎?不就在腳底下呢么?”

老北京人聽了會嘿嘿一笑說:“不蒙你,‘北京城在后門橋下邊呢?!?/p>

您要是不明就里,肯定得犯暈。其實老北京人說的“北京城”,就是挖出來的這個石頭樁子,因為它上面確實寫著“北京城”三個字。

20世紀60年代,在修地鐵2號線的時候,工人在正陽門前邊的地下,挖出了石雕的馬。印證了中軸線上的子午線并非虛言。

猜你喜歡
元大都北京城中軸線
《穿越北京中軸線》簡介
漫畫北京中軸線(一)
行走中軸線 尋找城市靈魂
北京城建:從標桿到引領,興勝公司在跨越
“漂”來的北京城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北京中軸線掠影
射頻感應電子門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