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人士意識形態工作研究

2020-12-21 18:46張迪
視界觀·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意識形態互聯網

摘要:在當今國際形勢下,各國對于意識形態領域愈發重視,國家之間的斗爭已經從以往的明搶暗奪變為現在的意識滲透,意圖從內部去影響對方。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以及網絡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針鋒相對的“擂臺”,我國互聯網發展起步晚但發展迅猛,相應的監管措施沒能及時到位,導致現行的互聯網環境十分復雜。在今后意識形態工作中,應打破傳統的單向溝通模式、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創新意識形態教育的工作方式。

關鍵詞:意識形態;網絡人士;互聯網

一、研究背景

意識形態是系統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體系,意識形態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過,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位列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也將近百分之六十。這一新形勢對我們的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已成為了目前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個新興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逐漸提出了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相關看法、觀點,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思想,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社會理想思想及其時代價值》付曉旭)

二、我國目前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考驗

當社會大眾在互聯網上暢所欲言,充分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承受著這份便利帶來的困擾。由于互聯網具有的信息源頭十分龐雜,信息來源難以溯源的特點,互聯網相比較傳統媒體而言往往控制性相對較低,正因如此互聯網也常常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一小撮異見分子常常通過對網絡信息進行片面選取、扭曲二次加工,通過網絡傳播迅速廣泛的特質妄圖追求負面效應的最大化。這些負面消息通過網絡這個高速渠道瞬間就會傳送到廣大網民手中,又由于大多數網民缺乏甄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在廣大網民信以為真時這些負面虛假信息往往能夠點燃廣大網民的情緒,在短時間內發酵為巨大的網絡輿論聲潮,表現出大量“民憤”的表面現象,在社會上造成壞的影響。在這些網絡負面輿論的背后常常能看到一些西方國家的身影。

網絡法律體系還需繼續完善,監管力度還需加大。網絡的發展日新月異,虛假信息傳播的方式與途徑也在不斷地改變,這些不良信息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的起點較晚,并且互聯網發展勢頭迅猛,國家在對網絡制定法律法規和決定監管手段方面相對滯后,這導致了我國對互聯網平臺的管理缺乏經驗,一些西方國家趁虛而入,利用互聯網向中國廣大網民輸送自己的價值觀、傳播自由主義意識,夸大、捏造虛假信息危害網絡空間純凈。因此,網絡法律體系的完善與監管力度的加大是非常必要的。

三、我國網絡意識安全的應對策略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官方媒體開設官方賬號作為宣傳端口,通過在新媒體渠道發布官方消息,使廣大網民能夠更容易、快捷地接觸到官方主流媒體的消息,避免被一些虛假信息干擾視線。隨著各大傳統官媒在新媒體輿論陣地扎根,網絡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逐步確立,官方媒體的權威形象已經樹立,并樹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崇高地位,且打破了以往的單向溝通模式,形成了良好的雙向溝通渠道,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完善網絡法律體系。在近幾年我國關于網絡安全法律體系逐步建立、完善。我國在2016年11月7日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全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我國網絡安全發展形勢淺析》凌燕《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7年7期)填補了我國法律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空白,這同樣也是我國法律在網絡方面法治建設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后續,國家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和辦法等來完善網絡法律體系。

創新意識形態教育的方式。我們一定要從創新意識形態教育的方式入手。傳統的意識形態教育對于青少年來說不太容易理解,也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要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教師運用學校思政課的意識形態陣地,用直白、精煉的語言來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并增加生動豐富的案例來加深理解,激發青少年的情感意志,讓他們能夠聽得懂,理解到。

繼續深入加強網絡監管。管理網絡就要利用網絡的手段,利用現代化技術,利用大數據平臺技術建立一個反應迅速的輿情收集、判斷、處置系統,確保在面對突發重大的事件時,能從容應對各方問題,掌握處置事件的主動權,特別是應對負面新聞,一定要主動發聲,通過官方渠道及時說明事情原委,還原真相,做到有責任有擔當。其次,針對繼續深入加強網絡監管,還要依賴國家對互聯網相關制度的完善,加強監管要做到權責清晰,范圍明確。

參考文獻:

[1]劉瑋.高職院校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145-146.

[2]李芳.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策略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7):31-33.

[3]邱柳.如何守好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大門[J].人民論壇,2019(19):116-117.

[4]楊光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問題研究[J].現代交際,2019(11):256+255.

[5]李黎丹.網絡意識形態引導的挑戰及其應對[J].前線,2019(04):49-50.

作者簡介:張迪(1995-),女,漢族,四川廣安人,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審計處干事,管理學學士。

猜你喜歡
意識形態互聯網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伊格爾頓意識形態理論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文化軟實力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二胎題材電視劇的多維解讀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