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奶蛋白過敏的原因

2020-12-23 22:37任興瓊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關鍵詞:過敏性奶粉過敏

遺傳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食物過敏的發病率明顯增加。食物過敏是食物不良反應的一種,指一種或多種特定食物成分進入人體后使機體致敏,再次反復進入可導致機體對之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和(或)組織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者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等。在嬰兒食物過敏中牛奶蛋白過敏是最為常見的過敏現象,據報道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病率為0.6%~3.0%,近年來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在臨床中大多表現為消化道癥狀與皮膚癥狀,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便秘、血便、濕疹、蕁麻疹以及面部浮腫等,少數患兒可發生休克表現。

1 過敏因素分析

由于嬰幼兒消化系統尚不成熟,其黏膜具有較強的通透性,對外源性抗原易產生過敏反應,另外小嬰兒腸道菌群尚不穩定易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牛奶中主要過敏原是β乳球蛋白是人乳所沒有的,是牛奶蛋白常見過敏原,牛奶無合適免疫調節因子和抗炎因子易導致小嬰兒出現過敏反應。遺傳因素,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導致寶寶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因素還包括遺傳因素。對部分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進行調查,其父母也可能存在對牛奶蛋白過敏及濕疹,過敏性鼻炎等現象,因此,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出現過敏的風險相對大于無家族過敏史的寶寶。

2 牛奶蛋白過敏的預防

牛奶蛋白過敏分為兩類:一是速發型:為IgE介導的牛奶蛋白過敏,癥狀在哺乳后2 h內出現皮膚、上呼吸道以及一般消化系統癥狀如嘔吐、哭鬧等。此類診斷可用:采集病史再皮膚點刺試驗(SPT)和特異性IgE測定均可篩查IgE介導的過敏。皮膚點刺試驗陽性和(或)血清牛奶蛋白特異性IgE增高,結合回避試驗陽性可確診牛奶蛋白過敏。另外一類是非IgE介導的過敏,癥狀在哺乳2 h后或2~3 d出現消化系統癥狀,部分亦可波及皮膚和呼吸道。癥狀往往遷延數月甚至數年,嚴重者顯著影響生長。非IgE介導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同樣需收集病史包括癥狀、治療經過,內窺鏡檢查發現特征性改變為確診依據,對輕、中度的非IgE介導牛奶蛋白過敏臨床診斷可依據治療結果為診斷的佐證。

對于有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來說,盡量母乳喂養;同時母親在對寶寶進行喂養的過程中,因為部分母乳含有外源性蛋白質片段可能出現牛奶蛋白過敏,所以需要盡量回避富含牛奶蛋白的食物攝入,以免引起寶寶過敏,一般輕、中度速發型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在母親停止攝入牛乳制品后過敏癥狀可緩解。對于采用非母乳喂養的牛奶蛋白過敏寶寶來說,可采用低敏配方奶粉對寶寶進行喂養,同時還需要根據寶寶牛奶過敏的嚴重程度對配方奶粉進行挑選。一般采用AAF(氨基酸奶粉)或eHF(深度水解奶粉)喂養至少6個月,或至患兒9~12月齡,待寶寶癥狀緩解后,再行評估在家引入牛奶蛋白還是醫院引入牛奶蛋白,或繼續水解奶喂養;若癥狀無緩解需繼續特殊奶粉喂養。一般序慣治療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適度水解-整蛋白,患兒在奶粉換階梯時盡量選擇同個品牌。牛奶蛋白過敏90%輕、中度,10%重度;多數牛奶蛋白過敏患兒預后較好,50%患兒1歲內可產生免疫耐受,85%至3歲產生免疫耐受,5歲后仍未產生免疫耐受者預后較差。

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嬰幼兒的過敏性疾病也逐漸增多,牛奶蛋白過敏是當前嬰幼兒過敏的主要過敏因素。因患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遺傳傾向,因此在對嬰幼兒進行喂養時,需要對嬰幼兒父母及家族成員仔細咨詢問有過敏性疾病史,必要時完善檢查,盡量避免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強調盡量采用母乳喂養4~6個月以上,減少寶寶腸道負荷,添加適當益生菌,增強免疫力,使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過敏性奶粉過敏
過敏8問
萬物復蘇話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
兒童過敏性紫癜IL-17、HPV-B19檢測的臨床意義
奶粉危機
留學生鄭睿:我是奶粉“小買手”
遠離季節性過敏
人為什么會過敏?
花粉過敏
奶粉放冰箱對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