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12-23 09:38本刊編輯部
記者觀察 2020年12期
關鍵詞:汾河面塑示范區

本刊編輯部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p>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它承載著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將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這是民族復興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山西。5月12日,在全國戰“疫”取得決定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有序全面恢復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西視察工作。殷殷關懷、諄諄囑托,讓三晉兒女倍感溫暖、備受激勵,也倍加振奮。英雄的三晉兒女,也不負領袖囑托,正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行走在廣袤的三晉大地,我們看到,隨著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一幅“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圖景正越來越清晰。

脫貧攻堅步伐鏗鏘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山西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山西就有呂梁山、燕山一太行山2個。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基本省情。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挑戰更大。

面對脫貧摘帽大考,山西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精準施策,減貧防貧兩手抓,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向決戰完勝發起最后的沖刺,交出決勝全面小康的“山西答卷”。

5年來,山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人口由建檔立卡初的329萬人減少到2.1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3.6%降到0.1%以下;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只有在田間地頭、百姓炕頭才能體現出來。

“做飯不用柴,吃水不用挑。冬天有暖氣,屋里有廁所?;盍艘惠呑?,屬現在幸福?!贬硩箍h72歲的老人賈高枝說起現在的生活就高興地合不攏嘴。打出生起就住在土窯洞的賈高枝,10多畝土地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地里收成就是一家人的口糧。作為忻州市岢嵐縣陽坪鄉趙家洼村村民,祖祖輩輩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賈高枝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還能住進樓房,他說:“都是國家政策好哇!”

2016年6月,岢嵐縣易地搬遷安置工作啟動,制定了“1+8+N”方案,即縣城建集中安置點——廣惠園新村,8個中心集鎮以及中心村就近搬遷,實施分類安置。

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百姓安居,跨過高山河流,深入山村巷陌,聽民聲,察民意,在一個個百姓“夢圓安居”的精彩故事里,全力推進著“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莊嚴承諾。

要確保脫貧攻堅的質量,還要為脫貧“造血”,讓致富“生根”。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三環緊扣,缺一項都不行。

離開土地做什么?嵐縣利用手里的寶貴資源——嵐縣面塑,發展扶貧產業。

2014年,嵐縣面塑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將其列入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培訓工種,打造市級勞務品牌。近年來,嵐縣下撥專項經費,設立特殊人才獎勵基金,對年輕手藝人進行定期培訓。先后培訓面塑傳承人200余人,100余戶家庭增收。在挖掘中保護、傳承中提升、推廣中壯大,目前,全縣有縣級以上面塑傳承人37人,面塑技師1280人,面塑制作人10300人。面塑產業已成當地部分家庭主要收入來源。

2007年始,嵐縣政府連續舉辦13屆面塑文化藝術節,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嵐縣面塑從地方特色文化發展成特色經濟產業,成為當地一種新的文化符號。

嵐縣縣委書記高奇英表示:“建設面塑—條街、—個面塑文化交流中心和一個面塑主題公園,力爭3到5年間,打造全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非遺傳承發展示范區、文化旅游體驗區、特色產業創新帶動區為一體的嵐縣面塑國際品牌?!?/p>

產業扶貧無疑是穩定脫貧的基石。十八大以來,山西始終堅持走轉型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了一批產業脫貧示范村和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位于太行山上的平順縣青羊鎮車廂溝,如今已是綠色有機中藥材封閉示范區,這里規劃了5000畝中藥材基地,以黨參、柴胡、黃芩、連翹等中藥材為主,覆蓋附近8個行政村的1643戶4754口人,受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609戶1715口人。

車廂溝是山西藥茶產業布局中的—環:山西結合地理環境打造形成藥茶六大產區,即太行山、太岳山連翹葉茶基地,晉南邊山丘陵區槐米茶、菊花茶基地,恒山黃芪茶、枸杞芽茶基地,呂梁山沙棘葉茶、紅棗葉茶基地,晉東南桑葉茶、黃芩茶、黨參茶基地,管涔山毛建草茶基地。

今年3月20日,我省正式發布了山西藥茶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山西藥茶產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全省已有上百家藥茶加工企業,開發出連翹葉、沙棘葉、桑葉、紅棗葉、毛建草等單品茶和黃芪普洱、枸杞菊花等拼配茶200余款產品,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品牌創建等方面初具規模和影響力。

山西藥茶將成為繼“山西小米”“山西陳醋”“山西玉露香梨”等品牌之后,山西又隆重推出的+特色農業金字招牌。山西省委、省政府著力將山西藥茶打造成為中國第七大茶系,以此推動山西轉型發展,推動山西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提供新支撐。

脫貧攻堅收官在即,放眼三晉大地,響鼓勁催、旌旗如畫,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群眾的步伐鏗鏘有力,老百姓的“小康夢”正在變成日新月異的現實。

轉型綜改招牌越擦越亮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視察時指出:“路子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希望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蹬出一條新路來?!?/p>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要靠“發展”。山西長于煤,興于煤,而又困于煤。面對資源型經濟轉型這道時代考題,山西明確提出,轉型綜改是山西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視察時指出:“路子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希望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p>

轉型綜改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山西的一塊金字招牌,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這條路,指引山西未來走向,是山西振興崛起、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由太原、晉中8個產學研園區整合而成,向南、向北建立擴展區,總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從成立之日起示范區就擔負著為山西轉型綜改探路領跑的歷史使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道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示范區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將轉型綜改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位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太鋼精密帶鋼公司,2016年以前還只是一名“跟隨者”,只生產常規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特色,如今已然是一名“領跑者”,緊盯市場需求首創“手撕鋼”等高精尖產品,企業訂單紛至沓來。

從“跟隨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換,靠的正是持久的科技創新。最近,這家被習近平總書記關注的公司又“上新”了,手撕鋼從0.02毫米到0.015毫米,千分之五毫米的進步創新,拓展的卻是巨大的產業空間,新能源電池就是其中之一。

直徑18毫米、高65毫米的小電池,比日常用的5號電池大不了多少,但容量卻有兩倍多,單只就有3500毫安時,足以比肩世界—流。6000多節集合在-一起,電動汽車就可以輕松從太原跑到北京。

從“手撕鋼”到折疊柔性屏用鋼,從太陽能電池襯底用鋼到汽車關鍵零部件,從剃須刀部件到5G電子行業無磁新材料,產品五花八門,種類多樣,涉及眾多行業。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做強新動能,太鋼精密帶鋼公司正在新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道路上快速奔跑。

今年4月,太鋼精密帶鋼公司入選全國“科創示范企業”,成為了太鋼、轉型綜改示范區乃至山西省一張亮麗的新名片。

新基建時代,碳化硅嶄露頭角,這個小小的晶片是制造新一代5G通信器件的核心襯底,2000美元一小片但經常還會“一片難求”。今年,中國最大的碳化硅材料生產基地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20萬片,可實現中國碳化硅完全自主供應。而這個1000畝的產業園將串聯起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上下游十多個產業,帶動山西半導體產業集群迅速發展。

這些行業先進的產品和技術都出自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近幾年,示范區從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引進20多家國內頂級研究院,鼓勵園區企業與各研究院加強合作,并支持企業自身創立研究院。

示范區內的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排名,在一年時間內分別提高68名和10名,并在合成生物新材料、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技術領域培育出全球領跑企業。這里,儼然已經成為各項高新技術的孵化地。

創新需要環境,轉型離不開沃土。示范區先后出臺26項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同時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這是一個能夠讓知識分子成長為企業家、實現夢想的地方?!鄙轿麇\波生物醫藥公司董事長楊霞說,從2008年3月離開高校創業,她已經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堅守了12年。

這家公司與復旦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同研發了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等國際先進技術,形成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及功能性護膚品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

“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全面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公安便民事項實現“一網通一次辦”,整合建設全省統一的12345政務服務熱線……山西正在通過改革牽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厚植轉型土壤。

近幾年,5G、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山西煤炭、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跑出改造升級、直道沖刺的“加速度”?!笆炙轰摗?、動車輪軸等“特”“優”產品大量進軍國內外市場,不斷豐富著山西彎道超車的“殺手锏”。在新材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布局的“先手棋”,則讓山西萌發了換道領跑的希望。

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一個由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和煤炭等傳統產業共同構成的多元產業新格局,正在三晉大地上鋪展開來。

生態建設答卷亮麗動人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p>

良好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接連四次出京考察中始終關注生態治理、人居環境,處處體現著對人民福祉的關切,對全面小康成色的重視。

今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备岢隽恕爸紊?、治水、治氣、治城”的環?!八闹巍币?。

為了讓汾河重現清流,山西按照“兩山七河一流域”總體布局,大力推進包括汾河在內的整個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多措并舉讓水量豐起來,也讓兩岸的生態得到了修復。5年累計造林2200多萬畝,向黃河年輸沙量由上世紀末的1.2億噸減少到1700萬噸,2019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18%,以汾河谷地為中心的地下水位持續回升;另一方面,通過萬家寨引黃工程等實施汾河生態補水,2017年以來累計調引黃河水11.46億立方米,有效改善汾河水量。

《人說山西好風光》里唱到:“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如今走在太原市汾河三期治理工程現場,你一定會感嘆,歌里的好風光正在眼前。如今的汾河太原段,建成了長達33公里的景觀帶,成了市民游玩、鍛煉、放風箏的好去處。今年6月,汾河治理工程進入四期,預計明年年底將完成最后10公里的治理。

水變,山也在變。

位于太原西山地區的玉泉山一帶,原有石膏礦、采石場等礦產企業百余家,形成了200多處、近100萬平方米的破壞面,刮風揚黑灰,下雨流污水,成為城市一大污染源。2009年,在太原市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相關政策支持下,復轉軍人張俊平“認養”了玉泉山,開展了長達十余年的修復治理,把廢礦山變成了綠意盎然的“后花園”。

十余年間,像玉泉山這樣的生態嬗變在太原東西兩山接連上演,如今已初步形成30處城郊森林公園。近日,全長220多公里的東西山旅游公路正式貫通,沿途串起數十處“網紅”景點,成為市民出游的“黃金線”。

大氣污染治理,是擺在老工業城市面前的又一道考題。近年來太原市通過推進工業企業提標改造、清潔供暖改造、管控機動車污染、整治揚塵等措施,使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太原同時加大治城力度,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發力趕超。中環路通車、濱河路南延、晉陽橋等一批汾河大橋建成、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逐步推進、地鐵2號線即將運行……近幾年,太原城市面貌一年一個樣。去年以來,太原市還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狠下繡花功夫,推動城市管理更加精準高效。

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太原。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本就脆弱的生態因煤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此,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更是重中之重。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在“發展綠、鞏固綠、提升綠、依靠綠、享受綠”上做文章,越來越多的群眾因綠脫貧致富,走上了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從“綠起來”到“富起來”的故事在三晉大地不斷上演。

位于晉蒙交界的右玉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風口上,70多年來,歷任領導班子帶領右玉人民堅持不懈治沙造林,像“愚公移山”一樣,一代接一代地植樹造林,使昔日的不毛之地變成了如今的塞上綠洲。右玉已從人們想要逃離之地變成人們心目中獨具塞外風光的旅游勝地,來右玉呼吸綠色空氣、享受綠色生態開始為廣大游客所向往,帶動廣大群眾走上了鄉村旅游發展的致富之路。

岢嵐縣曾是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的國定貧困縣。該縣堅持在“一個戰場”打贏生態治理、脫貧攻堅“兩場戰役”,通過特色林產業、合作社勞務、打造沙棘產業鏈等生態扶貧措施,全縣有1/3的貧困人口實現了有活干、有錢賺。

山川增綠人增收。在汾河流域的農村地區,更多地方將生態治理修復和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靠著汾河發源地的好山好水,寧武縣東寨鎮石窯溝村農民王貴拴脫了貧?!皬那吧仙椒N地,收入只夠糊口,后來退耕還林,景區游客多了,我就開起農家樂,去年就賺了2萬元?!?/p>

同樣在汾河流域上游的靜樂縣豐潤鎮慶魯溝,通過造林合作社吸納貧困戶造林,將8個村的荒山全部綠化,造林1.3萬畝,帶動154戶貧困戶實現增收?!帮L光美起來了,日子也會富起來!”當地貧困戶王俊瑞說。

近年來,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周邊的焦化廠、洗煤廠關停了,倒是多種了57萬畝樹,黑鸛、金雕、褐馬雞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都來這里安家。公園聘請了30多名貧困戶來當濕地巡護員,每年工資1萬元,幫助他們脫貧。

通過生態扶貧等綜合舉措,山西省黃河流域內的45個貧困縣已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如今,放眼三晉大地,藍天越來越多,美景越來越多,百姓的贊譽越來越多……歌中所唱的美好生活正逐漸走進現實。

追逐夢想,我們勇毅篤行;叩問初心,我們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只要橫下一條心,認準了路子堅定走下去、堅實走出來,久久為功、接續奮斗,就一定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歡
汾河面塑示范區
陪汾河走一走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面塑濃縮“百態人生”
捏個萌豬迎新春
汾河白鷺
汾河水韻
方曄:浙江面塑文化“守藝人”
談汾河流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管理的重要性
今年前兩月中關村示范區企業共申請專利12609件
圖說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