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

2020-12-23 09:41王昊珊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3期
關鍵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疼痛護理干預效果

王昊珊

【摘要】目的 觀察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60例進行分析,其中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施行疼痛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VAS疼痛指數。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VAS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接受疼痛護理后,疾病疼痛感降低,預后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疼痛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3..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共有患者30例,其中患者合并疾?。禾悄虿?例、高血壓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7例、血液粘著性增高2例、其他5例。其中患者合并疾?。禾悄虿?例、高血壓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5例、血液粘著性增高4例、其他7例。觀察組男10例、女20例,患者的年齡53~81歲,平均(68.52±9.41)歲;對照組男1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齡49~77歲,平均(62.35±5.29)歲。排除并發嚴重疾病患者,患者皆知情并同意接受護理調查。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飲食:低鹽低脂是基本原則,應控制患者的每日鹽分攝入量低于6 g,嚴謹患者食用腌制的食品如佐味咸菜等,患者應不吃甜品,結合其并發的高血糖、高血壓等疾病控制飲食,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1。

患肢:應注意保暖,在天氣異常的情況下,可酌情添加衣物與被褥,避免患者在睡覺的時候露出患肢不自覺的被寒風侵襲,患者睡姿不良的應有家屬隨同幫助患者蓋被子,必要情況下可利用熱水袋等加溫,但注意加溫的過程中,應避免直接將熱水袋/暖貼置于患者的患處,應盡可能隔離毛巾/衣服等加熱,避免過熱的溫度或者直接貼于患處形成組織需氧量增加的問題,導致患肢病變,護理人員可搓熱雙手,快速將雙手置于患肢處五秒鐘,反復進行,幫助患者在受涼后恢復體溫,患者在日常臥床休息時,除了要定時的更換體位,還應墊高患者的枕頭,或者將床頭抬高30度,讓患者保持頭部高腳部低的狀態,這一護理目的是促使患者血液循環中,血壓順利的灌流到下肢。

皮膚:患者應注意皮膚的清潔,可利用溫水泡腳,預防感染,必要情況下可給予患者氣墊床等助其減壓2?;颊咴谂菽_之前,患者自身可能行動不便,應由護理人員或者家屬幫助患者試水溫,也可以引導患者慢慢的將腳尖伸入水盆中試溫,由于患者下肢感到溫熱,可能在泡腳后會感到瘙癢,應引導患者避免抓撓,與患者進行宣教說明等,尤其應囑咐患者自我觀察,發現開放性傷口或者出現激發感染的問題時,應主動報告護理人員,及時鎖定傷口進行處理。

1.2.2 疼痛護理:

藥物:患者一旦皮膚破損,應注意勤換藥,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濕敷,觀察患者的抗生素用藥反應,如患者疼痛時伴有瘙癢感,可給予止癢藥膏,引導患者正確涂擦,避免指甲抓撓加重癢痛。

鍛煉:鍛煉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功能,但運動力度的把控比較重要,臨床上應采取動靜結合的模式,由于患者的個體運動差異較大,應預先評估患者的運動能力,引導患者開展床上運動,如腳踝活動,若患者可下床活動,則可通過30分鐘左右的踱步,增加血液循環流暢性,避免走路過快,可逐日遞增運動時間,由于患者時間與速度的掌控不佳,可固定運動的地點,如走廊,要求患者用手機等計時,在固定的空間內有固定的訓練時間,這樣就可以讓患者自我感受速度的快慢進行調整,避免患者急功近利造成疼痛、或者運動強度不夠浪費體力。另外還可以開展Buerger運動鍛煉等,Buerger運動是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的一種一般治療,運動中對空間環境的要求不高,患者基本可在床邊完成,先讓患者平臥放松,而后將患肢抬高,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自身發力抬高至45度,應盡可能維持2分鐘,而后患者可暫歇坐起,讓下肢自然的垂在床邊,應保持足部懸空不能踩地,此時將足部屈伸并由踝部發力進行旋轉運動,持續時間結合患者的運動能力而定,盡可能堅持五分鐘,而后患者可平臥休息,反復進行,期間由于動作變換比較多,患者可能會在平臥后懶得坐起運動,應有護理人員或者家屬陪同,鼓勵患者多做幾組,日復一日應逐漸的增加活動次數。對于運動方式不當的,由護理人員演示肢體的運動過程,促使患者跟上節奏。

心理:患者疼痛難忍時,具有強大的心理能夠自我忍受,并自我消散疼痛感,如通過轉移注意力等避免對患肢過度關注,可有效緩解疼痛3。當前病房多準備了電視機可供患者娛樂,護理人員可囑咐家屬,與患者多交流新聞信息等,要讓患者感到自己被關注、被需要,可在一些日常生活的選擇上,假意詢問患者的意見,并表示對患者的認同、肯定,讓患者覺得自己有價值,被別人依賴,而產生抵抗疾病的自信心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VAS疼痛指數。其中0分無痛、10分最痛,劃分為無痛、輕度、中度、重度幾個等級,記錄患者的不同等級疼痛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醫療數據分析采取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21.0軟件進行資料統計,評定資料計數檢驗的單位為x2,評定計量單位的檢驗單位為t, 平均數以x±s(mean±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以P<0.05、P>0.05評定兩組對比的統計學差異性。

2 結 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VAS疼痛評估對比(n)

組別 無痛 輕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觀察組 9 11 9 1

對照組 8 7 11 4

t 3.274 2.156 3.745 3.687

P <0.05 <0.05 <0.05 <0.05

3 討 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老年常見疾病,患者多表現為后腿酸痛,行動障礙等,此病俗稱“老寒腿”,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產生疼痛感,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是因為下肢動脈的內壁形成硬化斑塊,且沒有及時治療的情況下,斑塊會逐漸的增大進而堵塞管腔,使得血液流動與循環有變,甚至導致下肢的血流完全不暢而缺血,期間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護理中針對患者最為嚴重的疼痛表征進行干預,有助于患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問題的控制。疼痛護理的干預力度更大,對患者的個體特征性需求了解的更為深入,可更加貼近患者指導患者開展系列的康復活動。疼痛護理可基于常規護理的飲食等要求,進一步在藥物干預、鍛煉干預、心理干預上,加強患者的自體抵抗力,通過帶給患者心理支持、加強日常的康復指導,而促使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復速度加快,使得患者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韓蓮蓬,吳 靜.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3):102-103.

[2] 張連軍,畢文嫻.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2):84-85.

[3] 楊 歡,胡曉燕,蔡 娜,等.疼痛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164-165.

猜你喜歡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疼痛護理干預效果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阿托伐他汀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的二級預防和干預效果評價
疼痛護理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應用效果
外科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施行意義評價
骶神經阻滯復合全麻行陰道前后壁修補術后疼痛護理體會
CTA與MRA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應用中的對比
聯合治療方法對透析低血壓的干預效果
綜合性護理措施對前列腺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效果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雜交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后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