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直腸癌患者及照顧者造口護理的預警教育

2020-12-23 09:41陳源萍劉靜徐旭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3期
關鍵詞:結直腸癌焦慮并發癥

陳源萍 劉靜 徐旭

【摘要】目的 結直腸癌患者及照顧者造口護理的預警教育。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及主要照顧者76例;分組: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預警教育。比較兩種護理方法應用效果、生存質量。結果 研究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焦慮評分顯著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力、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警教育在結直腸癌患者造口護理中能夠提高護理依從性,同時減輕照顧者心理負擔,緩解焦慮情緒,促進患者恢復,降低不良反應。

【關鍵詞】結直腸癌;造口護理;預警教育;并發癥;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3..02

結直腸癌具有高發病率特點,每年腸造口患者超過10萬人并且呈不斷上升趨勢。結直腸癌治療以腸造口術為主,對患者生理影響較大,造成較大心理負擔。因此,臨床康復護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家人的關心和精心護理對術后恢復尤為關鍵。預警教育有助于增強患者及照顧者思想認知,糾正錯誤認識,增強健康知識知曉率,調動患者及照顧者康護理積極性,改善預后效果。為此,我院基于常規護理下對患者及照顧者進行預警教育,對護理效果展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及主要照顧者76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8例。

對照組:男(n=12),女(n=26),年齡30~74歲,平均:50.3±4.2歲。其中,直腸癌20例、結腸癌18例。組織學分類:粘液腺癌11例、未分化癌10例、腺癌17例。

研究組:男(n=20),女(n=18),年齡32~78歲,平均:51.3±4.5歲。其中,直腸癌22例、結腸癌16例。其中,直腸癌20例、結腸癌18例。組織學分類:粘液腺癌13例、未分化癌15例、腺癌10例。兩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環境指導、用藥指導、心理指導、造口門診。

研究組:預警教育:(1)創建預警隊伍。隊伍中包含主管醫生、護士、造口治療師、護士長。學習造口相關知識、不良反應、制定護理辦法。(2)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情緒穩定后,準備對患者及照顧者進行健康教育。以圖片或視頻形式講解造口不良反應、病理,增強研究對象認知,使其深刻意識到預警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告知不遵守護理要求可能帶來的后果,提高護理依從性。(3)以現場教學的方式引導研究對象準確判斷預警癥狀,制定應對方案。其中,紅色預警,造口恢復,24 h未排便排氣;排泄量多、存在惡心的癥狀。藍色預警:組織周圍瘙癢、腫痛、破潰。當發生預警情況時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出院后發生藍色預警應及時就醫。(4)出院前引導患者及照顧者規律生活,待身體情況恢復后可回到工作崗位,定期電話隨訪詢問恢復情況。

1.3 評價指標

(1)分析兩種護理方法護理依從性、并發癥發生率(造口脫垂、粘膜出血、皮膚濕疹)。以及護理前后研究對象焦慮評分,分數越低表示焦慮情緒越輕。(2)分析兩組患者生存質量(SF-36評分量表):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力、精神健康。分數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統計軟件版本為SPSS 22.0,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認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種護理方法應用效果對比

研究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造口脫垂、粘膜出血、皮膚濕疹各1例)低于對照組(分別為:4例、5例、4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研究組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力、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因為結直腸的嚴重疾病,為滿足治療需要通過手術將腸的末端縫于腹壁的開口用于排泄,被稱為腸造口[1]。造口更需要護理,由于造口沒有神經末梢,對疼痛無感,因而更要注意造口護理,否則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為此,我院提出預警教育模式,增強研究對象思想認知,增強預警意識與預警護理行為[2]。

預警教育指的是護理人員、照顧者在護理過程中預先發現患者存在的護理風險,通過預先警示給予應對方案[3]。在實際護理中,通過設定的預警系統展開風險評價、干預。然而,患者及照顧者對預警護理缺少認知,難以辨別造口潛在危險,影響護理效果。所以,提升患者與照顧者預警意識和護理行為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組應用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生存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生活質量作為人在社會與生活中的動力、主觀意識,是評估生活質量主要依據。經與預警教育后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增強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同時,經預警教育后患者依從性有明顯提高,不良反應小,護理方法安全有效。由此可見,預警教育不僅可以增強患者及照顧者預警意識,而且有利于提高護理依從性,能夠將造口護理中預警表現標注,便于有效診斷與應對。同時緩解不良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和態度面對病情,促進機體功能恢復。

綜合分析,結直腸癌患者及照顧者造口護理的預警教育效果顯著,緩解患者與照顧者焦慮情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于克玲,宋琴芬,尹光嘯.結直腸癌造口患者居家睡眠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35):2745-2749.

[2] 孫 琳,姚寒暉,王家成.移動健康教育平臺在直腸癌預防性造口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6):2019-2023.

[3] 周燕燕,王 蓓.結直腸癌患者出院準備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035(022):29-33.

猜你喜歡
結直腸癌焦慮并發癥
氬氦刀冷凍消融聯合FOLFIRI方案治療結直腸癌術后肝轉移的臨床觀察
結直腸癌術后復發再手術治療近期效果及隨訪結果分析
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快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分析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