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層級護理管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的應用

2020-12-23 09:41蘇珊馬海燕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3期
關鍵詞:護理質量冠心病

蘇珊 馬海燕

【摘要】目的 研究層級護理管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醫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n=100),一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另一組展開層級護理管理(研究組),觀察兩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層級護理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及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層級護理管理;冠心病;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3..02

冠心病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是由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的。引起這一狀況的原因較多,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可改變危險因素,還包括性別、年齡以及家族史等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冠心病患者通常會出現胸痛這一典型癥狀,其往往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情況下誘發,同時患者還伴隨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癥狀[1]。該病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在冠心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以20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分析層級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醫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n=100),一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另一組展開層級護理管理(研究組)。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年齡40~82歲,平均(61.47±4.32)歲;研究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41~83歲,平均(61.53±4.2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包括健康宣教、飲食干預以及心理護理等。研究組展開層級護理管理,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護士分層級管理制度,依據護理人員的年齡、工作念想、護理方向以及工作能力進行工作責任分配,共同展開患者的護理工作。(2)護理工作的具體實施。護理組長負責工作的統籌規劃,包括人員分配、護理方案制定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等。同時要定期組織會議,總結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并制定相關對策,促使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責任護士是護理方案的實施者,其會與患者及家屬直接基礎。所以在患者入院后要詳細登記信息,同時通過口述、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展開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疾病認知程度與自我防護意識。對于負面情緒嚴重的患者,保持耐心且友好的態度來疏導患者情緒,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此外還要給予患者飲食、運動等方面的指導[2]。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反饋給醫生,避免意外發生;回訪護士負責隨訪工作。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視頻以及上門隨訪等方式了解患者恢復情況,解答患者疑惑,提出相關指導,督促家屬幫助患者構建健康的生活習慣。各級護理人員均按照組長制定的排班表展開工作,同時要做好自身工作記錄,便于后期檢查。

1.3 觀察指標

(1)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護理操作以及文書書寫。(2)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認知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設定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質量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研究組軀體功能評分為(90.23±4.16)分,高于對照組(81.43±5.2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3.1068,P=0.0000);研究組心理功能評分為(92.35±4.07)分,高于對照組(82.68±5.1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4.6790,P=0.0000);研究組社會功能評分為(91.46±4.11)分,高于對照組(82.44±5.0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3.7874,P=0.0000);研究組認知功能評分為(92.24±4.22)分,高于對照組(83.37±5.0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13.5252,P=0.0000)。

3 討 論

冠狀動脈負責向心臟提供血液,一旦膽固醇及其他沉積物組成的斑塊在動脈壁積聚,則會導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此時心臟供血、供氧不足,則會發生病變,即冠心病。冠心病多發于40歲以上成人,但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臨床實踐表明,在冠心病治療過程中,有效的護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3]。層級護理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會依照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層級分配,從而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職責,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層級護理管理模式會綜合護理人員的能力進行崗位安排,同時通過會議討論進行工作調整。種方式可以細化工作內容,讓患者與護理人員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更好的傾聽患者訴求,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促使患者盡快康復。本次研究顯示,與常規護理管理相比,層級護理管理有著更高的護理質量評分,且患者有更高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層級護理管理在冠心病患者中應用效果理想,可以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曹 榕.層級護理管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6):345+347.

[2] 楊 艷.層級護理管理在提高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9):132-133.

[3] 何淑萍,林利萍,丁翠美.層級護理管理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6):170+179.

猜你喜歡
護理質量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6例
二尖瓣病變合并冠心病13例外科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