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的實踐分析

2020-12-23 04:28何曉嬋
科技經濟市場 2020年10期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實踐

何曉嬋

摘 要:教育體制的改革,使高校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學迎來了改變。由于電氣工程具備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具體教學時一定要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文章將從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的概念出發,對當前的教學現狀與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提升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電氣工程訓練;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實踐

1 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的概述

1.1 電氣工程訓練概述

當前社會背景下,電氣工程是科技領域中較為核心的一門技術,電氣工程的飛速發展,是我國電氣工程行業進步的一個有力佐證,這也是高校開設電氣工程專業、加強電氣工程訓練的現實意義。電氣工程的傳統概念,指的是用于創造電氣電子系統等相關學科的總和,伴隨科技不斷發展,現代電氣工程包含電子與光子工程行為。電氣工程的進步,主要是由計算機技術發展推動的,而高校在針對學生進行電氣工程訓練時,主要傾向于掌握用電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實操技能。所以高校不僅需要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而且還要強化學生各方面素質,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2 電工電子技術概述

電工電子技術主要涉及電路概念、分析方法、基本定律等,課程開設有半導體基礎知識、單相正弦交流電路、數字邏輯電路基礎、邏輯代數等各類相關課程。上述課程也是電工電子技術的重要課程,學生只有充分掌握相關課程知識,才能提升電工電子實操能力,成為國家與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2 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當前教育改革環境下的先進產物,集中了教育改革各項成果優勢。該教學模式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將理論課教師與電氣工程實訓課指導教師的教學任務融為一體,實現教師一體化;其次,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理論課教材和實訓課教材分開的現象,使兩部分教材構成一體,實現教材一體化;另外,在教學場地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理論課在教室學、實訓課在實訓基地操作的現象,在一處統一進行理論與實訓的教學,實現教師一體化;最后,在學生學習熱情的調動方面,主體化教育客體,客體化學習主體,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實現學習主客體的一體化。以此方式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就促成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優勢。首先,有效打破了知識點銜接性不強的教學困境,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出現理論課之間,或理論與實踐課之間的知識重復問題,極大提升了教學效率。其次,“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提升學生實操水平為教學目的,以開展實踐技能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運用模塊與課題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實現了理論知識的學以致用,進而強化了教學的理論聯系實際,擺脫了單純理論知識教學的枯燥無味,使學生能夠寓做于學,通過實際動手操作,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實現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師水平有較高要求,既要對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輕車熟路,同時也需要靈活操作各種實訓設備,教師將是集授業教師與現代工程師為一身的新型人才,而教師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體化教學的質量。最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安排教學內容上,相較于其他教學形式,優勢不容忽視,可以和市場人才需求緊密相關,針對性進行教學進程設計,可以使學生在虛擬仿真性學習或實驗性學習中得到充分鍛煉,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3 提升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學質量對策

3.1 應用綜合性實踐訓練模式

在電氣工程專業中實行一體化教學模式,其教學本質就是融合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統一進行綜合教學。鑒于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可能會用到各類知識技能,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要有的放矢,重視學生實操技能的培養,使學生綜合拓展思維,強化學以致用的能力,大幅拓寬電氣工程的教學范圍。為有效減少教學成本投入,其他專業綜合性實踐訓練要求相似的,可以和電氣工程專業進行綜合實踐,據此致力于大型實訓場地的構建,從而使電氣工程專業學生對專業素質所需知識和實踐能力加深掌握程度。后續可以基于各個專業需要設備的不同,對設備進行合理分區。舉例來說,電氣工程專業中的PLC,在區域分布上,可以和變頻調速課程設備統一分在一個區域內,從而通過創建綜合性實踐訓練場地,向學生提供更多操作儀器設備的時間,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主性,進而強化其總結實踐經驗的能力。

3.2 針對教學內容改革

在教學方面應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也就是通過教學方法的多樣,使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應當先確定學生以后從事的工作崗位,主要包含電氣設備調試、電氣設備維修、電子設備銷售、售后服務、電子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在專家論證和教師研討過后,確定教學目標,主要應側重于維修電工,電氣設備調試工,電氣設備、電子設備安裝工的培養。之后進行任務模塊的確定,基于不同工作崗位,設定不同工作任務,主要包含:常規電氣設備安裝、調試,電氣線路設計、選擇、安裝,常用電器設備調試、檢修,室內外線路設計、安裝,電子線路設計、選擇、安裝、維護等。教師基于不同模塊任務,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全程由學生圍繞模塊主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以可編程控制器原理教學為例,主要是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結合具體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技能訓練中,完成有關理論知識的學習。項目在設計上遵循模塊化原則,教學過程趨向漸進式,學生對項目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后,由教師通過現場訓練項目的設置:搶答器、交通燈、彩燈控制、多種液體混料罐、運料小車、模擬量控制、電梯控制等,將項目分成不同等級。學生只有通過合作,完成初級難度的項目,才能進行后續更高階難度的項目,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競爭心和創造力的目的,實現一體化教學目標。

3.3 針對考核評價改革

針對考核評估而言,同樣應在多樣性原則指導下,結合學生水平與專業之間的差異,在教學手段上注重多樣化。舉例來說,應基于學生能力之間的區別,在評估標準上更加多元化,實現自我提升,與自身目標需求保證較高匹配性,之后有的放矢進行項目教學,使學生不斷積累自身成就感。教師應倡導學生以自身目標標準為基準,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3.4 針對評價方面的改革

對教師而言,應重視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通過各種獎勵手段的調整,達到必要的激勵效果。尤其在實踐學習階段,教師應當通過學習任務的布置,充分調動學生競爭意識,如果學生無法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應當進行必要指導,通過引入激勵手段,豐富獎勵形式,使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不斷完善自身。具體而言,評價應當聚焦于學生是否學會、操作是否符合規范,而不是聚焦于教師講課講得好不好。評價主要分成課前、課中和課后。課前評價,教師應要求學生盡自己所能,查找課程需要的各種知識,結合學生所找資料,判斷和教材知識點的相關性。課中評價,主要是側重于對學生學習進度的準確把握,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總結自身學習情況。課后評價則要求教師可以密切關注學生學習進程,加強對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更強調交流與討論,如果存在不足之處,應當適當提出改正意見。

3.5 加強產學研相結合

當前社會背景下,很多職業技術學院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越來越多采用企業辦學的方式,靈活運用一體化教學,進一步落實了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更強化了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正是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礎上,當地企業應對這種教育方式大力支持,為學校提供充足的頂崗實習機會,完善相關的校企合作培訓項目。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存在的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學缺陷不容忽視。教師應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調動學習熱情,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提升電氣工程訓練與電工電子技術實踐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彥玲,蘇盈盈.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9):186-187.

[2]田慕琴,宋建成,陳惠英,等.論EDA技術在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01):53-54.

[3]高丹,徐新成,趙春峰,等.開放性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0):199-202.

[4]尚華,楚清河,孫永生.淺談電路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7(03):156-157.

猜你喜歡
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實踐
電子技能大賽推動教學改革的研究
基于SPOC的混合學習模式在高職專業基礎課中的改革與實踐
淺析《電工電子技術》教學
中職院校電工電子技術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