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存在的若干問題之思考

2020-12-23 04:18張耀庭馬金煥張鑫鑫
學周刊 2020年36期
關鍵詞:問題學校

張耀庭 馬金煥 張鑫鑫

摘 要:當前,盡管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在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縱觀現有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研究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存在的問題,可以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9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心理學研究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日益得到加強,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盡管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許多成績,但是仍有不足。

一、心理健康服務地區間發展不平衡

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對心理健康的投入不夠,進而造成心理健康服務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盡管國家頒發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文件和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但發展極不平衡的現象仍然突出,經濟發達地區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投入較大,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的水平較中西部地區明顯高出不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這種不平衡和差異體現在組織管理上,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校長比較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該項工作往往由校長或主管副校長負責。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一般都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規章制度齊全。學校設有心理健康教育崗,并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工作制度、培訓制度等。第二,體現在硬件設施上,經濟條件發達地區的學校一般有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學校建有心理咨詢室、心理宣泄室、學生心理檔案,配備心理健康相關書籍、雜志等。第三,體現在師資隊伍建設上,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一般都設有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并且設有心理咨詢中心主任一職。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可以指導各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了解基本的心理學健康知識,使任課教師能夠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

二、科班出身的心理健康服務人員不足

當前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專業素質高的心理健康服務人員不足,這種不足既有量上的也有質上的。有調查表明全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有幾十萬的缺口,現有的專業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嚴重不足。雖然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不少學校對文件落實不夠。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提出每所學校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1]。這給學校留了不少退路,所以很多學校沒有招聘專職心理輔導教師,只是按照要求讓教師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必須能夠應對各種復雜問題,能夠解決來訪者的實際問題,同時必須具備心理輔導人員的職業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人員要定期接受培訓和技術督導,也需要通過督導來釋放其內心埋藏的心理垃圾,保持其自身的健康。一些兼職心理輔導教師根本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心理輔導培訓,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專業性是很強的,可想而知這些兼職的心理輔導教師心理輔導效果難以保證。此外,有些學校雖然也聘任一些兼職心理輔導教師,但這些教師很多時候只是掛個名,沒有真正開展實質工作。專業的事情必須要有專業的人來干,因此,學校必須要有專職心理健康輔導教師。

三、心理健康服務聯動機制未形成

教育領域開始出現了心理健康服務,起初主要在高校,后來在中小學中得到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服務主要對象是在校學生,主要是幫助學生處理在校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發展問題等。還有一種心理健康服務形式,那就是各種社會力量開設的心理健康服務,這種社會心理健康服務發展、起步都比較晚,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影響較大。由于三者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致使醫院、學校、社會各成體系,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機制不暢通,造成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的浪費。因此,這需要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制定三個機構的協調溝通的聯動機制,形成分工明確,針對心理問題的不同,讓需要心理健康服務的人能夠選擇合適的機構接受輔導。

四、心理健康服務研究內容不平衡

現有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上,對心理健康服務的調查研究較少。同時,現有的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不均衡,定量研究較少。從現有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看,許多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的較多,這種方法研究的成果多是描述性的,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客觀研究。當前,我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還處于嬰幼兒階段,理論和實踐上還都不是很成熟。例如,心理健康服務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理論基礎薄弱,實踐領域存在一些不足,心理健康服務人員缺乏對國外先進理念的了解。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國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先進經驗,為我國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合理的建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形式要根據各校的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服務形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的宣傳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通過辦板報、閱讀櫥窗、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這種形式易獲得、接近學生生活,所以學生愿意讀、愿意看,教育效果明顯。

五、心理健康服務家庭監護缺位

有父母的陪伴,對學生來說是最好的關愛。學生長時間遠離父母,缺少有效的親子交流,是導致其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2]。家庭是學生的主要活動空間,父母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其在孩子的監護、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讓學生體驗家庭溫暖是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造成學生缺乏有效監護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或工作原因,其監護的重任就落在了其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身上。但是由于他們自身多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造成對學生的監護難以發揮應有的監護職責。有部分父母監護意愿不強,對孩子的監護形同虛設。其主要原因有,有些家庭是離異重組的家庭,孩子難以接受繼父或繼母,家庭關系極其不融洽,造成對孩子的監管不力。也有些家庭監護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對叛逆期的孩子教育不當,缺乏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導致親子關系緊張,進而影響了對孩子的有效監護。

六、理論與實踐脫節影響服務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脫節,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得到廣泛重視,而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研究略顯薄弱。一些高校的心理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出現了重理論課輕實踐課的現象,心理咨詢技能訓練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因素很多,首先,一些理論工作者缺乏對實踐的了解,他們做研究的目的就是發表論文,而不是去服務實踐、指導實踐,這是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其次,一些理論研究者不了解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有些理論研究者寫東西頭頭是道,但與人溝通的能力欠佳,特別是在社會實踐中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非常差。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的操作性有時是理論研究者想不到的。理論研究者如果不走進學校,在實踐中體驗,很難提出科學合理的理論,勢必會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由于我國的心理學研究起步較晚,在許多方面還處在探索階段,西方發達國家心理學的發展水平在許多方面比我們高,值得我們學習。這就要考慮西方心理學的理論本土化問題,他們的理論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國國情,在應用的過程中,應該實事求是,符合國情的我們積極學習,不符合國情的堅決摒棄。西方心理學的本土化并非要與西方隔離,而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去探索出適合我國人民的心理學理論與知識,方法無國界,國外研究所使用的先進方法、先進技術可以借鑒過來為我們的研究服務。

七、心理健康教育服務課程體系有待完善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從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始[3]。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課程體系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通過相關心理健康課和心理健康講座來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幫助學生理性看待各種心理問題,增強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自我調節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現有的學校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課重視不夠,原因很多。一方面,有些校領導對心理健康課的理解不到位,認為該課程可有可無,無足輕重,他們不知道心理健康課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意味著什么。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但這些文件并未對學校做出硬性規定,致使相關文件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再者,學校缺少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有不少學校也開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但該課程一般是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師來代。這些教師缺乏專業訓練,專業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組織實施方法單一。從學校的教育實踐來看,有不少學校即使開設了心理健康課,但授課的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采用講授的方法向學生傳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識。此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不夠豐富。首先,課程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課程內容忽視了學生的年齡差異,過于強調課程的認知特點,使課程缺乏應有的實用性。最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研究滯后,不能很好地服務于當前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八、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少且服務內容簡單

現有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太少,只有辦學條件較好的學??赡茉O有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一些地區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只能從事簡單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開展一些心理健康講座,服務內容相對單一。一旦涉及嚴重的心理問題,需要心理治療、需要對心理問題做出診斷和測評、需要進行危機干預和相應的康復指導時,就無能為力。學校心理健康服務人員的學歷層次不高,且大部分屬于兼職。他們有的接受過短期的心理培訓,有的從未接受過相關培訓。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J].基礎教育改革動態,2002(21).

[2]張耀庭.寄宿制對小學生社會化的影響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3(1):13.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張耀庭(1981— ),男,漢族,山東菏澤人,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馬金煥(1979— ),女,漢族,河南南陽人,講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張鑫鑫(1998— ),女,漢族,河南商丘人,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社會轉型期大學生孝道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16BJY022);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壓力知覺、應對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2017BJY026)。

猜你喜歡
問題學校
避開“問題”銀行股
學校推介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