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通提升,讓練習以結構的方式生長

2020-12-23 04:44張彥
數學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練習學科素養結構

張彥

【摘 要】 復習課中練習的有效設計與開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查漏補缺,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融會貫通,整合創新。筆者在實踐中嘗試設計縱橫聯通的基礎練習、多維比較的題組練習、定勢突破的變式練習和質疑創新的靈活練習,以學生為主體展開練習,跳出單一的知識點和方法,讓練習以結構的方式生長,從而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整體把握,形成知識、方法上的相互印證、前后勾連和綜合應用的能力,提升數學素養。

【關鍵詞】 練習;結構;學科素養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币粋€“新”字,對教師和學生如何展開總復習階段的練習提出了要求。練習課,不是流于形式的“走馬觀花”,不是枯燥乏味的“炒冷飯”,更不是簡單粗暴的“以考代練”,練習課要練得高效,爬一棵樹看見一片樹林;練習課要練得生動,自主探究反思得益?;趯@個“新”字的理解和追求,筆者嘗試聯系溝通知識,在結構的視野下設計組織練習,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形成思維導圖,展開“基礎練習”

我們往往會誤認為基礎練習等同于簡單練習,學生基本會了,老師就在課堂上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其實細細想來,基礎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有清晰的認識,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更能幫助每一位學生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為了讓基礎練習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先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回顧和梳理知識,發揮思維導圖形象直觀、有結構的優勢,把不可見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圍繞“思維導圖”中呈現的知識及其結構展開基礎練習,把零散知識“縱成線”“橫成片”,形成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知識網絡的過程。比如設計表格,“比一比射線、直線和線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學生通過練習,回顧了直線、線段和射線的特點,并將它們橫向比較,從結構的視角聯系和溝通了這三種線。

基礎練習可以按照思維導圖梳理的內容,圍繞一塊塊主題來有序進行,這樣做有利于師生針對一類知識“同織一張網”,不僅做到查漏補缺,更能幫助學生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初步建構體系。

二、聚焦多維比較,展開“題組練習”

在復習教學中,學生經常會有混淆不清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反復講,為什么正確率還是達不到我們的期望呢?如果教師能改變孤立式、碎片化的練習方式,而是站在結構的視角上,設計題組辨析,凸顯問題的聯系和區別,效果會不會好很多?比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怎樣合理地運用口算、估算、計算解決問題呢?通過練習讓學生感知,如果運算比較簡單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口算,如果不需要算出精確的結果可以估算,如果要求結果精確,運算要求又比較高,適合筆算,甚至用計算器算。題組的設計很好地將口算、估算、計算和用計算器算的不同需求凸顯出來,學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怎樣運算最合理、最有意義”。

三、突破思維定式,展開“變式練習”

對于知識點中出現的重點、難點,老師們總喜歡經常講、反復講,但如果只講題不變題,學生一旦形成思維定式,反而會為學生的認知設置了人為障礙,所以我們要有“一題多變”“舉一反三”的意識,將舊題進行延伸聯想,打破固有思維,突出練習的靈活性和發展性,避免學生形成思維定式。比如“正方體的表面積變化”,被挖去的小正方體在面的位置,還可以在棱的位置、在頂點的位置,分別會引起怎樣的表面積變化呢?又比如行程問題中,相向而行變為同向而行,情況會怎樣?再比如立體幾何中,“正方體鐵塊熔鑄成一個圓柱”想到“將正方體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柱”。舉一反三,其實和題組接近,也是為了更好地對比辨析,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認知,正確地理解題意,解決問題。在這里,資源的收集主體可以是學生,教師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權,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學生能針對自己的錯誤找到做錯原因,還能將它“變一變”,把形似神非的知識溝通聯想,那就有了事半功倍的收獲。

四、啟迪質疑創新,展開“靈活練習”

復習課的練習不等同于新授課的練習,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時還要關注知識的“高度”“寬度”,以思想方法統領,彰顯練習的綜合性、靈活性和發展性,啟迪學生在質疑中創新,以結構化的建構提升學生可持續的學習力。比如分數問題可以以“轉化”的策略,引導學生質疑思考:你滿意這樣的方法嗎?還有其他方法嗎?你更喜歡哪種呢?為什么?將分數關系轉化為比的關系,將思想方法與解題策略融會貫通,創新解答方法,優化解題思路,應用已建立的數量關系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稗D化”是練習中更上位的思想,能將零散的知識方法串成結構體系,也能將方法結構化。

練習的最高境界是能跳出單一的知識點和方法,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整體把握,形成知識、方法上的相互印證、前后勾連和綜合應用的能力,提升數學素養,這應該就是我們讓練習以結構的方式生長的探索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王冬娟.教學有道:小學數學結構教學的價值回歸與實踐突破[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6.

[2]王林,等.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研究與實踐[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3]劉濯源.基于“思維可視化”的小學生數學素養核心發展策略[J].江蘇教育,2016(5):7-9.

猜你喜歡
練習學科素養結構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淺論“適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學
論小學數學教育的方式方法問題
“導——展——練——評”課堂教學模式之我見
半包圍結構
汪曾祺專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