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借練習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2020-12-23 04:44張惠芳
數學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練習題一題周長

張惠芳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練習題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

1.練習要具有針對性

設計練習題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有的老師只是隨便從網上下載一些題目,有的過于簡單,有的則過于復雜。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來設計不同難易度的題目,提高針對性。

2.練習要由容易到復雜

一節課結束后,教師布置的練習題要逐層遞進,由簡單到復雜,不能一開始就布置很難的題目,這樣不利于學生逐步掌握數學知識。

3.練習題要由一成不變到多變

開始布置練習題時,課本的例題是最基礎的,教師要先把這些練習題講透,適當改變條件或者問題的角度,做到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二、設計練習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1.設計趣味練習,理解概念本質

小學生思維能力比較弱,對一些數學概念的理解很難觸及本質,但是他們又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這種學習背景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練習,在練習中融入數學知識的本質。

例如,“圓的周長”這節課的教學,筆者設計了如下練習題:在一個大圓里,沿著直徑橫排三個小圓,使其占滿整條直徑,熊大和熊二以相同的速度沿著大圓和小圓行走,它們兩個誰先回到原點呢?學生的參與性很強,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熊大先到頂點,因為熊二繞著小圓走,有很多彎路;有的學生則認為沿著小圓走的熊二先到原點,因為他抄了近道;有的學生說它們走的速度一樣,要看走的路誰長誰短。通過理性分析,認為三個小圓和一個大圓的路程一樣長,所以熊大和熊二同時回到原點。

交流之后,筆者引入圓的周長公式,計算得出大圓的周長等于三個小圓的周長。學生因為在之前對這個概念進行了討論,很快知道了圓的周長的概念。筆者繼續提問:如果是6個小圓布滿大圓的直徑,它們的周長還是一樣嗎?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圓的周長”概念的本質。

2.重視知識的深化,多向拓展

數學知識的特點是題型多變,知識重組導致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很容易就能發覺。設計練習題時要著重進行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的練習。以“分數乘除法”的應用題為例,筆者設計了如下練習題:

(1)一題多問。

四年級植樹120棵,五年級比四年級多植樹30棵。問:

①四年級是五年級的幾分之幾?

②五年級比四年級多幾分之幾?

③四年級比五年級少幾分之幾?

這是分數乘除法中的常見題型,學生在面對一個問題時不容易出錯,但是題目一旦變多,就容易混淆。這幾個問題的本質是對標準量單位“1”的考查,也就是“1”在不斷改變,學生只有理解了其本質才能隨機應變地解答題目。題目設置由淺入深,筆者在教學時,讓學生認真梳理每道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對單位“1”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理解。

(2)一題多解。

五年級1班有女生30人,是全班人數的40%,請用多種方法求該班一共有多少個學生?

這道題看起來很簡單,題目就是在問“1”的數量,列一個算式就得到答案了。關鍵這是學生自己理解的還是背誦出來的呢?多種方法來解決這個題,就可以看出學生的“真本事”。如何用多種方法來解答?學生首先想到的是方程,除了方程,還可以用到比例的方法,這些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是知識的遷移,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思考。

3.練習題設置要體現層次性,難度有梯度

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能力也有差別,這需要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要有梯度和層次。筆者一般把練習題分為三類:第一類適合數學知識掌握比較差,需要提高數學基礎的學生,稱為基礎題;第二類適合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他們對知識掌握得比較好,能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較有難度的問題,這類題目稱為綜合題,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第三類就是針對那些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對一些挑戰性題目比較感興趣,希望能拓寬題型,提升解題能力。

例如,在學習完《長方形周長》這節內容時,筆者設計了多個練習題,如:長方形的長寬之和?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學校要在一個長方形的空地上種樹,每隔2米種一棵樹,一共種多少棵樹?……這些問題從易到難,層次很明顯,分別布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照顧到學生的不同需要。

4.設計探索練習,培養探究思維

探索性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要素質,也是發展數學思維的重要內容。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很好地鞏固知識,提升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鍛煉思維能力。

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列火車共有20節車廂,車廂的長度為每節4米,兩節車廂有1米的距離?;疖囈┻^一個隧道,行駛速度為每秒20米。隧道的長度為500米,火車穿過隧道需要多長時間?筆者讓學生列出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依次獲得哪些數量關系?獲得哪些數據?火車的長度怎么計算?也就是車廂的長度加上車廂之間的距離,車廂的長度怎么算?車廂間的距離和是多少?什么叫火車通過隧道?也就是火車走過(火車長度+隧道長度)的距離,需要的時間就是總長度÷速度。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探索性問題的解答,學生對問題的本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分解的小問題也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進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

練習題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練習題設計需要教師下心思去研究,要提高針對性、拓展解題思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交流和思考,發揮練習題在能力培養和提升中的最大價值,最終實現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

猜你喜歡
練習題一題周長
認識周長(部級優課)
周長面積變變變
基于一題多解構建知識體系
一道練習題中的一題多解
條形磁體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暑假趣味練習題(三年級)
暑假趣味練習題(四年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