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臺搭建在云端,知識學習不間斷

2020-12-23 04:46焦雨周
小學時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棱柱花籃牙簽

焦雨周

【摘 ?要】 ?為了調動學生對科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我校紅領巾少年科學院牽頭,借助互聯網搭建云平臺,開設云課程,及時合理地發布云制作、云實驗,充實和完成學校云課題。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過許多有效的嘗試,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在學生知識的學習、實驗技能的提高、科學精神的培養等各個方面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通過云端這種學習方式,我們發現云學習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將成為我們日常學習的方式和有益補充。

【關鍵詞】 ?云;線上學習;補充學習方式

去年10月,我校成立了紅領巾少年科學院,為愛學習的孩子們搭建了一個愛科學、學科學的陣地。為了鞏固和提高學習成果,我們制作了科學云課程,并將云課程發布在QQ、微信、釘釘等云平臺,科學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F將我們的做法總結匯報如下:

一、云制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首先,任課教師將小制作的文字材料、照片和視頻等資料上傳至云平臺,提醒學生提前下載,學生可以按照要求準備材料,進行前期制作。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在課程輔導的時間與教師連線進行云答疑。大部分學生都能按時間提交制作過程的圖片、拼圖,甚至是視頻。教師在收到學生作品后組織學生圍觀學習,即時點評,調動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1.微生物標本小制作,提高學生對細菌的認識。學生使用橡皮泥、泡泡棉、乒乓球、牙簽、火柴等制成桿菌、球菌、螺旋菌等細菌模型,將書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轉換成立體模型。通過生物小制作活動,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

2.云視頻小制作,指導大家科學洗手。在今年的“全民衛生月,健康校園行”活動中,我校學生在“七步洗手法”的基礎上拍攝了云視頻:孩子們帶上白色的橡膠手套,在手套外側均勻涂抹上黑色的污物,然后配合七步洗手法口訣,一邊向大家介紹洗手的步驟,一邊展示洗手的動作要領,這樣更方便大家掌握手的不同部位的不同清洗方法,真正實現潔凈看得見。通過鍛煉,學生的拍攝技術得到提高,最主要的是通過對視頻的構思和創作,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3.環保小制作,培養學生環保精神。植樹節活動中,學生用飲料瓶、酒瓶、洗衣液桶、塑料油桶等材料加工制作花盆、花籃。他們總結了一套方法,現與大家共享:

(1)畫:取下瓶子上的外包裝,用彩筆在瓶子上畫下花、鳥、蟲、魚、獸、卡通人物等的外形輪廓;(2)剪:用剪刀沿著線條將草圖中不用的部分剪去,大塊的邊角料還可以剪成小星星等對作品主題進行一些細節點綴;(3)雕:用美工刀或者刻刀雕刻精細圖案,盡量將鏤空放在花籃靠上靠邊的位置;(4)編:將花籃邊上的塑料條編織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也可以把一次性編織袋剪成彩條粘接在花籃上進行美化;(5)纏:可以在花瓶外側纏上棉線、麻繩、頭繩、彩帶等進行裝飾,還可以用繩頭做成掛飾掛在花籃上;(6)掛:用電烙鐵、鐵釘或者刻刀在花籃邊上打孔,用繩子穿起來,把它懸掛在顯眼的地方。

一件件可回收物變成精致的藝術品的背后是學生動手能力的極大提高。

二、云實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我??茖W教師精心編寫了《小學生在家里可以做的100個小實驗》校本小冊。

1.選材更方便。這100個小實驗,選取的材料來源非常方便。有以水、空氣為主體的來源于大自然的材料;有以筷子、水瓶、雞蛋、面粉、食用醋、小蘇打、米、豆子為主的廚房類材料;有以氣球、磁鐵、乒乓球、彈簧、皮筋為主的玩具類材料。這些材料都非常容易找到,能滿足大多數人實驗的需求。

2.效果更明顯。這100個小實驗的實驗效果很明顯。有顯著成果的實驗更能激發學生觀察、參與、成就的欲望。有動態展示的實驗,比如將覆杯實驗中的杯子倒置過來以后,將牙簽從薄膜上穿入水瓶,這時牙簽會迅速浮入杯子底部,動態效果非常明顯;能打破常規的實驗,比如把雞蛋浸泡在食用醋中三到四小時后,雞蛋變成透亮的圓球,這個實驗讓學生很驚喜,愛不釋手。

這100個實驗帶給學生的是趣味更是思考,是探索,更是神秘。這種感覺將會引領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視野更加寬廣,思考更加深入,知識運用更加扎實。同時我們在使用這本書的過程中,精細組織,隨時調整,不斷開發新的內容。

(1)適當地改進小實驗,讓更多的學生都喜歡做,使科學實驗家庭化。以“二氧化碳滅火”實驗為例,平常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都是將蠟燭固定在水池底部,然后加水,水不能比蠟燭高,如果要想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得使用比較長的蠟燭,但是這樣蠟燭越長,伸入量筒的高度越大,有效燃燒氧氣的體積就更少,最后往往欲速而不達,實驗成功率小。實驗改進后,教師可以將蠟燭固定在一個輕質木板上。木板比量筒的口要大一些,將小木板浮在水面上,量筒倒扣在木板上,將木板輕輕壓入水底,蠟燭燃燒用完氧氣,大量水被壓入量筒,實驗現象就更加明顯了。(2)加強實驗之間的縱橫聯系,使科學實驗系列化。我們將平時做過的許多實驗進行一些系統整合,讓平時零碎的知識連點成線。比如,教師可以按照實驗的目的,將搭建結構、測試承受重力大小的實驗劃歸為一個系列:不用一根鐵絲、也不用一個螺絲釘,只用九根筷子穿壓疊壓的方法,就能搭建一座非常牢固的廊橋;利用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將一些短小的牙簽連接成一座比較長的牙簽橋等。

三、云課題,讓學生的科學學習更具國際視野

1.云制作能融合多學科知識指導學生實踐,是STEAM學習的成功題材。比如,學生要利用家里閑置的材料為小狗做一個城堡,就要綜合運用“STEAM”中的課程整合和學科融合思想。在選擇材料的時候要用科學選擇隔熱保溫的硬紙板作為房屋的墻面材料;要用到工程思想,選擇木條等硬度比較大的材料作為房子承重支架,粘貼在房屋外側,更容易維護;要用到技術思想,制作過程中裁剪、粘接、讓城堡結實穩固;要用到數學思想,對小狗高度、寬度等尺寸的測量、繪圖,讓小狗進出寬松,躺臥也舒服;要用到藝術思想,將制作好的城堡進行涂鴉、裝飾、美化,讓小狗眼前一亮,喜歡居住。

2.云實驗能用來指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PBL學習項目的優秀題材。在“用A4紙作為材料,搭建橋梁,并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的項目學習中,學生展開調研和測試,怎樣做才能讓A4紙具備最大限度的承重:平面放置,以兩本同樣厚度的書作為橋墩,以15厘米為間隔擺放,放一張A4紙上去,作為橋面,測試發現這樣的橋承受能力基本為0。將一張A4紙折成折扇形或者瓦楞形紙的結構,在上面進行承重測試。將A4紙折成棱柱進行承重測試:四棱柱的承重優于三棱柱,五棱柱優于四棱柱,棱數越多,承重越大,但隨著棱柱中棱數越多,越接近圓柱,棱數最多時,棱柱就變成了圓柱。圓柱測試:以A4紙的長為圓柱底面周長,以A4紙的寬作為圓柱的高,將A4紙卷成紙筒,可以組織兩輪對比實驗:(a)實心圓柱承重測試;(b)空心圓柱承重測試。

云學習帶來全民學習方式的變革,它能通過網絡平臺在云端發布資源,打破了日常傳統的學習時空,教師可以和世界各地的學生交流,按時間節點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我們可以預言,誰要想在未來產生突飛猛進的發展,誰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專注云平臺的研究和使用。

猜你喜歡
棱柱花籃牙簽
The Evolution of Stone Tools
精美的小花籃
理解棱柱概念,提高推理能力
大花籃
會游泳的牙簽
空間垂直關系錯解剖析
編呀編花籃
牙簽城
美麗的花籃
對一道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