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小學高年級學生德育

2020-12-23 04:46楊海英
小學時代·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活動學校孩子

楊海英

【摘 ?要】 ?課程改革不僅對小學文化知識傳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也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隨著社會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變化也是超乎我們的想象,手機和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占據他們的世界,不良網站、享樂主義等消極因素也一步步侵蝕著他們的思想領域。如何對學生有效開展德育工作,怎樣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和思想品德的培養,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面貌總體上也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趨勢,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深入人心,學習先進、崇尚英雄蔚然成風,社會道德風尚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發生的變化也超乎教師的想象。筆者長期擔任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的教學工作,發現這個年級段的學生普遍早熟,但是心理發育還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做事容易沖動。在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意志不堅定,不善分辨是非,道德認識比較膚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學校開展的“學雷鋒活動”“感恩教育活動”“灑掃應對活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的德育效果比不上中低年級。部分學生缺乏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或者只是將其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部分學生的道德意識反而下降。因此,重視和加強小學高年級德育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年級學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總結這幾年的工作經驗以及對學生進行的調查問卷反饋,筆者發現在高年級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著幾個突出的問題:(1)沉迷手機,與社會上不良人員交往,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2)不講信用,欺騙說謊、小偷小摸、欺軟怕硬甚至是校園暴力現象時有發生;(3)心理素質差,耐挫力比較差,在學習上多數人缺乏積極向上的態度,有畏難心理;(4)有些學生甚至是教師眼中的好學生身上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理念;(5)感恩意識、勞動意識不強。

二、產生思想道德問題的原因

產生這樣的問題原因很多,筆者認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個方面:

1.環境因素

以我校為例,我校是一所由鄉鎮小學轉型為城市小學的學校,周邊既有村落、農田等典型的農村風貌,又有城市大道、廣場、娛樂場所等城市的現代化標志,人口流動大,人員關系復雜。我校周邊的鄉鎮這幾年也都已陸續進行了土地開發,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網吧、美容屋,甚至桌球、麻將室等娛樂場所增多,引來一些好吃懶做、沾染不良習氣的人,有些高年級的學生沒有識別能力,尋求新鮮刺激,一味地模仿,從而沾染了不良習氣。

2.家庭教育因素

目前我校學生中農村、進城務工子女就超過70%,近五分之一又是留守兒童。這些學生家長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態度,重心只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成績已成為家長對教育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家長對孩子的思想情感、行為習慣和良好品德的培養不予重視。有的家長長期忙于生計,對孩子缺乏關懷,或將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轉給祖輩或是親戚,忽略了孩子成長道路上需要父母的陪伴,不少自控能力差的學生沉溺于手機、游戲,甚至逃學;有的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方法簡單粗暴,孩子犯了錯就一頓暴打、怒罵斥責等;有的學生因為家庭的溺愛而驕橫無禮;有的因為父母離異而孤僻難馴;有的因為家庭教育的缺位而脆弱自卑,或過于好強。這些都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難和挑戰。

3.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雖然每年都開展一系列德育主題活動,但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缺乏創新性,不僅影響了小學生對德育活動的參與興趣,也使德育活動的開展逐漸變得形式化,特別是對于高年級,學??赡芨⒅亟虒W成績,忽略了高年級學生思想變化的復雜性,同時高年級德育工作注重形式的時候比較多,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教育效果也就不明顯。雖然學校也成立了德育處,但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管,缺乏優秀的教師團隊,從而給小學德育水平的提升帶來了一定的阻礙。

三、促進高年級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面對高年級學生這樣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主題活動,從而有效促進高年級學生思想教育。

1.學習榜樣的力量

英雄榜樣的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格教育、價值觀教育,是精神層面的引領,同時也是社會行為的示范。小學高年級學生正是開始對明星和英雄進入關注和崇拜的年齡階段,在這個階段,追逐和崇拜明星讓他們覺得有了人生的榜樣和追求的目標。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的偶像大多是歌星、影星等,而對真正為社會和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軍人、醫生和為國爭光的冠軍等崇拜的學生寥寥無幾,甚至根本就不關注。為了激勵和鞭策學生健康成長,教師有必要通過英雄人物的思想、行為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真正感悟生命中的真善美,懂得責任和擔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學習四川木里涼山森林31名撲火勇士的英雄事跡,還有在2020年春節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太多的例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白衣天使逆行者的責任和大愛,值班執勤、不辭勞苦上門安撫的社區工作人員的堅守,冒著生命危險每天無償送白衣天使的出租車司機,風雨無阻免費配餐的外賣小哥……通過對一個個抗疫英雄事跡的學習,學生深切感受到英雄就在身邊,感受到英雄身上無私、奉獻、堅強、團結、勇敢、善良的美好精神。

2.創新主題活動,加強法治教育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高年級段的學生隨著知識的積累和身體的成長,身體和心理在這個年齡階段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各種好奇心與思想困惑交織在一起,導致心理極不穩定、叛逆性增加、意志力薄弱等心理特征。學校要結合高年級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創新型主題活動。例如,我校在壯族三月三傳統節日到來之際開展了“民族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以“弘揚民族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為主題,巧妙地把民族、民俗文化和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納入教育的全過程?;顒有问椒譃槊褡暹\動競技、民族文化藝術作品展、民族美食匯、圖書文化盛宴——圖書漂流四個板塊?;顒硬粌H有學生參加,而且邀請了家長們一同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壯族文化的了解,感受了壯族的民俗風情,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有目的地開展主題活動,在高年級階段有必要把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的教育讓學生體會更深,效果會更顯著。高年級有些學生受到社會上不良因素的影響,出現了厭學情緒,上課不遵守紀律,不接受教師的教育,甚至頂撞和辱罵老師,有的還吸煙、上網成癮,或者勾結外校的人員欺負看不順眼的同學,而且這些學生的思想行為多多少少也會影響到與他交往的其他同學。面對這樣的學生,除了必要的思想教育以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對其加強法治教育,雖然有法治課程的教學,但發生在真實生活中的案例對他們才更有教育意義和震懾作用。我校每年都聘請派出所警官作為學校校外法治教育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法治宣傳,學生們受益匪淺。一樁樁真實的案例,讓學生了解到那些與他們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明白法律就在身邊,任何人觸犯了法律都會付出代價。這也讓不少學生明白了在做一件事時,首先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學會主動杜絕一切違法行為;同時也學會如何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筆者認為,這樣的法治課堂應該在高年級學生中定期進行,同時利用法治教育日組織學生觀看影片或進行法治宣傳(爭當宣傳員),或者通過“法律進萬家、依法治家”等活動,讓家長為孩子做表率,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從小養成學法、用法的良好習慣。

3.結合學校環境和條件特點,開設勞動實踐體驗教育活動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边@說明在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實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展實踐體驗教育活動是全國少工委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和未來發展要求而提出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教育活動,在實踐中體驗符合少年兒童成長規律和現代教育的要求。學??梢愿鶕乩憝h境的特點,對校園內及周邊的資源進行整合,建立高年級學生進行勞動體驗的實踐活動基地,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學農勞動實踐活動。如,在教師的帶領下,在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學生到勞動基地參加勞動實踐。在實踐體驗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激勵學生積極行動,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實現自己認為可實現的目的,重點是如何讓兒童真正在勞動中學會勞動,養成正確的態度,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狀態,積極主動參與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勞動中磨煉意志,體驗勞動人民的艱辛,培養熱愛勞動、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同時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感受成為一名普通勞動者的偉大。

4.形成家校合力,開辟校園網絡建設

如今不少家庭生活條件好了,智能手機已是孩子們手中常用的電子產品。手機的使用能讓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廣、溝通交流更加便捷,但是,也讓不少學生因為抵抗不了網絡誘惑,沉溺于網絡游戲,刷短視頻,甚至有些學生在學習時間也利用手機玩游戲。因為沉迷網絡而導致厭學、打架斗毆、偷盜等不良現象在高年級時有發生,成為校園里一種新出現的卻不可忽視的消極因素。筆者調查了解到:近兩年,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家里除了完成作業以外,更多的時間被花在了手機上。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顯示,有64%的學生課余時間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玩手機,23%的學生喜歡看電視,喜歡看書的只有7%,而喜歡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生也只有6%。調查顯示,40%左右的學生可以自由使用手機上網,其中上網最常做的事情是玩網絡游戲,占上網人數的51%,還有31%的學生喜歡看網絡視頻,18%喜歡看網絡小說;有將近20%的學生教學沒有家人的提醒會玩個不停。如何引導和規范學生使用手機上網,怎樣做才能讓這些信息技術的使用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發揮出健康、積極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研究。

筆者以為,學校和家長應該互相積極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學校要積極地倡導家長提高自身認識,以正面、健康的行為來引導和影響孩子,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思想和需求,同時可以和孩子簽訂家長和孩子都要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使用手機時間的規定、學生可以玩的游戲種類、可以瀏覽的網頁內容等等。父母更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有刷手機的毛病,這樣既能規范孩子沉迷手機的行為,又能在潛意識里培養孩子遵章守法的意識。

學校又怎樣引導學生收集健康有益的網絡信息呢?筆者認為,學??梢岳靡延械挠布l件,即多媒體信息網絡平臺,開辟屬于學校的校園網站,在網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發揮個人的特長和智慧,參與學校網站建設,為學校道德文化建設開拓新渠道。學校建立網站后,可以結合各種節日、重大事件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家長、教師可將自己的作品隨時隨地上傳;網絡管理員通過平臺將上傳的作品及時篩選上傳到網頁上。相信當學生和家長在網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時一定很受鼓舞,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一定更加高漲。班級也可以建立網站,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網絡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展示才能、共同學習、健康成長。網絡能拓寬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它、正確使用它,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貼近學生的心靈和精神世界。

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學校、家庭、社會應該密切配合,共同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都真正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并嘗試創新,相信道德教育工作一定能開拓新的領域,取得新成效。

【參考文獻】

[1]吳思娜.21世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陸士楨,李澤軒,張宇航.青少年英雄榜樣教育歷史經驗與啟示[J].人民教育,2019(11).

猜你喜歡
活動學校孩子
“活動隨手拍”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學校推介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