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西安地域文化的現代化表達實踐
——以西安綠地能源藝術中心為例

2020-12-26 06:15李晟于明明LIShengYUMingming
世界建筑 2020年12期
關鍵詞:抽象畫維奇西安

李晟,于明明/LI Sheng, YU Mingming

1 總平面簡圖(繪制:日清設計 )

建筑設計的任務是通過形式的轉化揭示環境文脈的本質。將建筑看作與其周圍環境的一種對話,這種環境既是指當下的物理環境,也是指歷史的連續統一體。此項目的建筑設計是建筑與場地的對話、建筑與歷史的對話,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展示西安文化歷史脈絡。

1 背景

六朝古都西安的城市規劃,在建筑風格方面體現為“新舊分制”。有別于舊城區灰色的基調,項目所在的新城區,其建筑主要為兼顧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筑風格。項目處在西咸新區能源園的主要軸線核心節點上,緊鄰西咸大軸線。該區域作為中心城區與周邊自然環境的過渡區域,其建筑風格和色彩應為西安城市風格、色彩的延續與補充,建筑色彩以棕紅、灰白為基本色,以黃、藍、褐、金為點綴色[1]。

本案場地為較細長的長方形,東側緊鄰城市綠化帶,北側近西咸大廈,周邊多為開發成熟的住宅小區,如何在這樣的位置體現西安千年城的文化符號、色彩,同時簡潔且與現代風格相融?

2 建筑藝術的抽象性表達

作為藝術中心,建筑本身即具藝術性,也肩負著展示西咸新區深厚文化底蘊的使命。通過藝術的抽象性表達建筑崇高感,同時注重建筑的實用性,這一理念與俄羅斯先鋒藝術家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的至上主義(Suprematism)不謀而合。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的基本元素是方與圓,“方”可引申為建筑基本型——直角。因此,在建筑設計中引入馬列維奇藝術作品中的基本幾何形作為建筑形體,可以簡化表達形式,體現現代建筑的簡潔。

3 空間的藝術性表達

兼顧建筑的流線、空間使用感受以及前場空間的完整性,設計將建筑體塊置于場地西側(圖1、2)。借鑒馬列維奇抽象畫中幾何體交錯疊加的組合方式,并充分利用北側130m 長沿街展示面,形成以3 個長方形交錯疊加組合的形體,舒展地居于西位,以雕塑般的姿態回應場地條件和城市環境。北側的主要功能體塊垂直于能源園軸線,南側的體塊旋轉一定角度形成開口回應西咸大軸線、回應歷史。

空間形態也是如此。南北兩個長方形體塊分別向東西移動,以中間體塊為軸旋轉,于東西向呈現相背離的趨勢,其形態類似于細長的絲帶,反映著西安“絲綢之路東部起點”的美稱。北側體塊增加懸挑露臺,均衡東西錯列的體塊形體。露臺與其下方的水面形成進退有序的空間層次,營造意境。連接水面的折形坡道可將人流引向二層,增加了空間趣味性,也豐富了立面構成(圖3)。

4 一體化設計

2 鳥瞰(攝影:是然攝影)

3 外景

建筑設計必須總體進行環境、建筑及室內的規劃和控制,使其達到完美的一體化融合[2]。三者相互襯托、相互成就,共同打造獨特、統一的空間體驗。室內空間形態不僅與建筑內部構造息息相關,且是建筑環境的延伸與深化,因而,室內空間與建筑環境的整體性是空間一體化設計的首要目標[3]。

4.1 空間一體化

室內空間設計是建筑內部空間使用功能的細分,使建筑設計創造的內部空間更適于人的活動,使建筑的功能更為合理[4]。

該藝術中心的內部空間主要組成功能為大堂、展示區域、休閑空間及書吧,功能相對簡單,因此采用簡約的空間形態置入各個功能區域,與簡約的建筑形體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體化的建筑空間序列。

藝術中心由主入口處凸顯空間感的吹拔空間展開,這一手法賦予了空間精神性。南側全開敞的展示空間與入口吹拔空間雖相互連通,體塊間的錯列又使空間有了區分。北側開敞式書吧(圖4)以通高大臺階連接二層空間,反傳統地將部分臺階進行合并、錯列,形成可供人們停留休憩的閱讀空間。

臺階兩側的通高書架加強了空間的豎向尺度感,以虛化的手法限定空間,但不框定空間。開敞式書吧、二層懸挑的臺階式露臺和折形坡道三者相連相通,實現了由室外空間開始又以室外空間結束的空間體驗,體現一體式的宗旨。

4.2 立面一體化

建筑立面不只是單純的材料拼接,它擔負著愉悅人們視知覺、美化城市環境、強調區域特色的重任[5]。

4 書吧內景

5 外景(3-5 攝影:是然攝影)

建筑外立面不能脫離建筑單獨存在,強調個性的同時還要注重整體性[6]。建筑立面的構成同樣借鑒馬列維奇抽象畫中的幾何形體元素(圖5)。西安的建筑特點為厚重、沉穩,建筑的人文要素體現在其對環境氛圍的烘托[7]。上部展廳空間對應的懸挑實體展現建筑的穩重感,下部的玻璃增加體塊的輕盈感。以玻璃的“虛”,結合白麻石材的“實”,兩者形成虛實對比。以石材為“畫板”,玻璃窗為“幾何體”,部分幾何體延伸到屋頂,窗框賦以紅、黃、藍、黑,共同構成一幅立體的至上主義抽象畫。

4.3 景觀一體化

建筑與景觀不是相互獨立,而是具有環境融入、空間銜接、文化衍生等關聯屬性的同構生長的整體系統[7]。建筑的最終呈現效果需要景觀的襯托,景觀設計既要與建筑一體化,又要有專屬的美感與秩序。為保持整體性,景觀設計同樣借鑒馬列維奇抽象畫,景觀中的鋪裝、水池、植被等均按幾何形體切分,通過鋪裝的變化對空間進行分割,引導人流。

建筑的前后場景觀采用同樣的手法進行場地設計,前場開闊尺度與后場精致尺度形成對比,打造不同的空間感受,共同襯托主體建筑。種類多樣的植被根據建筑走向趨勢與鋪裝的形態布置,營造出多層次的景觀,提升空間品質。

5 建筑色彩與細節的質感

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不只為了展示材料本身,而應與建筑產生關系,材料的合理運用與地方特有色彩表現有直接關系。在建筑上適當地運用一些堅硬的黏土磚可以加強建筑的表現力,建筑的基本色彩也使人聯想到西安地方歷史文化,從而使建筑與特定人文環境有機融合[8]。

本項目主要采用白麻石材,底色為灰白,散布灰麻點(圖6)。遠看僅能看到石材的灰白色底色,灰麻點隨著距離的縮短慢慢呈現,增加細節與質感。連接一二層的折形坡道及立面采用了棕紅色的銹鋼板,初期會呈現黃色,隨著生銹進程的推移,最后逐漸穩定成棕紅色。這樣,建筑的基本色即與西安建筑的基本色保持一致。

建筑材料應確保光線和色彩相互配合,旨在獲得最佳的建筑外立面設計效果[9]。為了突出立面上的幾何形抽象畫,玻璃采用乳白色彩釉玻璃,并對其進行鋁板包邊。鋁板采用紅、黃、藍、黑4 種顏色作為點綴色,隨著光線的不斷變化,呈現不同的整體效果。點綴色對應馬列維奇抽象畫中的色彩,同時也是西安建筑點綴色的延續。

6 懸挑結構的挑戰

結構能完全隱藏于建筑形態之內,亦能變成建筑形態本身。結構體現了設計者使形態、材料及力量一體化的創造性意圖[10]。

北樓寬12m、長16m 的懸挑露臺是建筑方案的亮點,使建筑呈現的體量既厚重又輕盈,但對結構設計則意味著挑戰。

為避免影響建筑立面效果,外挑梁板的厚度受限。降低荷載、減小跨度這兩種方法可降低大跨度懸挑結構的設計難度。懸挑結構可通過采用鋼結構主次梁、輕鋼檁條、薄鋼板和木材面,并進一步將懸挑主梁優化成變截面梁,來減小結構自重,進而降低荷載。若想減小跨度且不影響建筑立面效果,有一定設計難度,我們對此進行了多方案對比。方案一桁架方案——利用屋面5m 的懸挑與腹桿、二層樓面梁形成空間桁架,同時在外側加斜拉桿;但端部桿件截面過大,而且外露斜桿影響立面效果。方案二吊柱方案——利用屋面挑梁做吊柱,可縮小受拉吊柱的截面,懸挑樓面的跨度也能從16m 減小到10m,同時可取消外露斜撐;但計算后發現,需要4 根吊柱才能滿足懸挑端撓度和舒適度的要求,增設的吊柱也會影響開門效果。方案三是在方案一的基礎上優化斜撐布置,通過減小屋面挑梁外伸長度,取消豎腹桿,把兩根斜撐藏在幕墻中,可最大程度還原懸挑部位簡潔、飄逸的建筑效果(圖7);經計算,這一方案懸挑部位的撓度和豎向頻率均能滿足舒適度要求。

6 立面(攝影:是然攝影)

7 結構示意(圖片來源:綠地集團結構設計中心)

8 剖透視(圖片來源:日清設計)

結構的呈現更多地表達理性思維,進而追求結構與立面的一體化。立面與結構的多元建構關系,豐富了建筑設計的可能性[11]。

7 結語

建筑是城市的構成元素之一,是獨特地域文化的展現,也是社會發展的體現。新建筑不僅是將傳統元素現代化,還應配以新技術、新材料。作為中國的建筑師,我們應探索傳統建筑的色彩和風格,研究其中具有活力的傳統文化和審美觀念,通過現代主義設計手法將其抽象化和建筑化,形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建筑特色并適應當代社會的現代主義新建筑[12]。

9 二層平面

10 首層平面(9.10 圖片來源:日清設計)

11 庭院(攝影:是然攝影)

猜你喜歡
抽象畫維奇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維奇的節假日
探秘海洋中的抽象畫
誰偷吃了樹莓
誰偷吃了樹莓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來?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有關中學美術抽象畫教學的相關反思
方振寧·北京時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