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歲活出自己

2020-12-28 01:54張京
愛你·健康讀本 2020年12期
關鍵詞:瑜伽世界

張京

從初中沒畢業到上山下鄉,從工廠做工到考上大學,從外企辭職到美國繼續求學,一路走來最后做到世界500強公司的軟件主管,這其中雖然有幾十年的打拼,做到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最使我自豪的,是我60歲退休以后的生活和改變。

1968年11月,我奔向了荒蕪的土地勞動。直到1971年底,18歲的我進了山溝里的軍工廠。24歲,我被調去大連做工人。27歲時,我倉促地結了婚,兩年后女兒出生。那時,我突然有了危機感,覺得一輩子好像就這樣了,很不甘心。

我決定參加高考。1985年我考入大連外國語學院,畢業后,35歲的我被一家外國企業駐中國公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后的首批外企職員。1990年,我和丈夫因沒有共同語言離婚了。

我先后在大連、沈陽、廣州的外企就職,拿著高工資,出入大酒店,上下班、出行有轎車,司機接送??墒?,讀了更多的書后,我第二次有了危機感:難道我一輩子就這樣了?

不久,在一個美國駐華機構的聯誼會上我結識了一位美國大學教授,他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我的經歷也很好奇,非常尊重并理解我。1991年初,我們在中國領了結婚證。到了陌生的國家,我再次變成了一個“洋插隊”,一切又要從零開始。我找到一份在中餐館的工作,一天能賺30~50美元。當時美國的最低工資每小時4美元,而我每小時只拿1美元,其余全靠小費。我白天去中國餐館打工,晚上補習英文。

我很快意識到,除了英語,我沒有任何其他專長,幾乎和文盲一樣,除了干簡單機械的工作,根本做不了專業型工作。很快我就下了決心:我必須要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當一名工程師。

我找到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導師說:“只要你能念完微積分,就可以來上研究生課?!本瓦@樣,在40歲這一年,我進入了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開始了數學本科學習??嘧x兩年后,我修完了會計??坪蛿祵W的本科學時,終于考上本校的統計學研究生。45歲時,我拿到了“最杰出學生獎學金”。

畢業后,我被一家美國計算機公司錄用為統計師,47歲時,我又跳槽進入世界500強公司之一的美國施樂公司。當我發現自己欠缺計算機知識時,我又回校去修讀了計算機信息專業。

那幾年,我一邊工作一邊上大學,最后拿到了會計???、數學學士和雙碩士(統計學和計算機)學位,并在施樂公司成為了一名電腦軟件工程師,我終于自立于美國,成為一個有專業技術的人。49歲我被評為高級工程師,后來一路晉升到軟件主管。

現在的我總該心滿意足了吧?可我突然發現我的人生又要再次歸零。長年的伏案學習和工作,讓我得了一大堆?。侯i椎增生、腰肌勞損、雙膝、雙肩都得了關節炎,51歲又被診斷出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最后那次是12小時的大手術。術后,我的腰不能直起來,腿不能走路,從脖子到腳到處都痛,這就是打拼事業的代價,堪稱賣命。這時我也明白世上最奢侈的奢侈品就是健康。

當年我來美國時,說是要看看世界,可是現在,我根本沒了看世界的本錢。生命是有限的,掙錢是無限的。我突然意識到,每天開車兩小時、朝九晚五工作的那一篇應該快點翻過去了。我不想再拿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賺無限的財富。

我做好了規劃,要給自己多留時間去健身,去看世界,去做公益,去陪家人。2013年,60歲的我提前退休了——美國的退休年齡是65歲。

我是行動派,說干就干。退休后,我的生活目標是:擁有強健的體魄、清晰的肌肉線條,健康的膚色和愉悅的心情。變老的同時,我要讓自己變更好。我開始健身——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素食。半年后,我的身體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疼痛感消失了,肌肉和力量增強了,當年荷鋤下地渾身是勁的那個我,又回來了,隨時可以整裝待發。隨后,我去參加了一次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的瑜伽郵輪游,每天都在巴哈馬群島的半月礁島游泳、潛水、做瑜伽,十分愜意。

運動帶來的愉悅很快消解了退休后的失落感。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有本日本人寫的書叫《斷舍離》,讓我開始反觀自己的生活??吹郊依锒逊e如山的東西,我發現,不是我在占有東西,而是東西在占有我,我要從這些東西里解放自己。我開始踐行“極簡主義”:家里90%的東西或捐或賣了出去,連電視都沒有了。最后,我們干脆從大房子搬到了小公寓,卻一點也沒覺得空間狹小。

真的是神清氣爽。接下來,我只要擁有健康和親情,能出去多看看世界,再有一份余熱給社會做點貢獻,就足夠了。

即使是去旅游,比起躺在泳池邊曬太陽,我更喜歡的還是那種跳出自己舒適區的旅游方式。穿越熱帶雨林,在3650米的高原徒步登山……去做我感到害怕的事,去做我不懂的事,去沒有人到達過的領域,無所畏懼也無所顧忌。最近我又迷上了潛水,潛水班里數我年齡最大。那有什么?當我和年輕人一起,在17攝氏度的低溫下深潛下去,在海底找飛機殘骸,和魚群嬉戲,倒著看世界……別提有多開心了。

這幾年,我們“50后”當中不斷有人生病和死亡,我更覺得我們應該把身體和心態放在生活的首位。

在多年前,我就經歷過一次生死觀的顛覆:得了不治之癥的婆婆,在生命的最后半個月放棄了治療。當時,我見她兩星期不進食、不喝水,就問家里的護士,為什么不給她打點滴呢?護士反問:那不就是延緩死亡嗎,有什么意義?倘若此生事已畢,對于死亡,就如推門進入別室一樣安詳,來去從容,那真是一種離去的優雅。

我猜,人生到頭來,就是不斷放下。這也許是人生中最難修的一門課吧。

人生就像航海,不確定前方有什么,這正是出發的理由,多么幸福!我仍在這條探索的路上,余生的每一天都是唯一的,我要認真地、熱愛地、肆意地去活!讓自己航行得更遠!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養生》2020年第7期

猜你喜歡
瑜伽世界
窺見眼部瑜伽
迎接瑜伽日
親子瑜伽有魔法
動物中的瑜伽高手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