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勞樹德:當代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的缺失與重塑

2020-12-28 02:03蘇亞琦
中國德育 2020年21期
關鍵詞:勞動成果美德勞動者

摘要

自改革開放始,我國逐步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個體對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關系的重新考量,推動了其勞動觀念及勞動行為的轉變。在此社會背景下成長的少年兒童,不乏存在勞動價值觀出現偏差或缺失的情況,這之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他們對節儉美德的不解與漠視。本文從探討勞動教育與節儉美德的關系入手,剖析節儉美德流失的深層成因,建議通過勞動教育的實施,在形式上為少兒與勞動者密切接觸、與勞動環境深度融合創造條件;在實質上發揮增強少兒對勞動成果的認知、匡正少兒的消費觀念偏差的作用,從而達到重塑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的目的。

關鍵詞

節儉;美德;勞動教育

作者簡介 蘇亞琦,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

習近平總書記曾批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1]

當今社會一方面為節儉美德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另一方面又面臨缺失節儉美德的挑戰。如何結合時代特點與代際差異,準確識別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成因,契合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塑造其節儉美德,是當下亟待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

一、勞動教育與節儉美德的關系

從勞動與道德的關系來看,道德性是勞動的首要屬性,必須受到充分的重視,以實現勞動教育應有的價值訴求。[2]通過勞動,少年兒童可以感知道德的準則,從而確立人生的信念,建構與他者的關系,促使少年兒童社會化程度逐步提升。

與勞動最具相關性的美德自然是勤勞,而節儉與勤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從完整的勞動過程來看,勤勞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促使個體對即將開展的勞動活動作好積極的心理準備,而且將個體正向的態度延續到整個勞動過程之中。而節儉更多是對于勞動成果的觀照,體現為勞動過程結束后的一種價值選擇。一方面,節儉體現出個體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新時代勞動精神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尊重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3]而節儉美德所蘊含的對于勞動成果的尊重恰恰符合勞動精神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節儉對個體進一步開展勞動活動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一定的生產過程結束之后,會產出多種類型的生產、生活資料,它們不僅滿足人們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時也為下一次的生產過程提供條件。節儉美德對個體節約勞動資源、提升勞動資源利用率起到督促作用。

從勤勞與節儉二者的關系來看,崇尚勞動的人,絕大多數都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從而崇尚有節制的生活方式。[4]也就是說,如果缺乏對勞動過程與價值的體認,節儉美德就難以找到指導實踐活動的著力點。

勞動教育作為教化的方式,應當在勞動中涵養兒童的德行,使兒童成為具備完滿德行的人。[5]勞動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勞動價值觀,[6]節儉美德充分體現了個體對勞動成果的認知與態度,勞動教育的任務自然蘊含著對節儉美德的培養。堅持勞動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在勞動中融入德育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7]是塑造當代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的應有之義。

二、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成因剖析

近些年來,我國少年兒童與勞動之間存在較大的距離。此處所指的距離并不是客觀存在的空間距離,而是說少年兒童對廣泛存在于自身周圍的勞動形式與現象缺乏識別力與感受力,并逐漸喪失對相應勞動要素的敏感性,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少年兒童與勞動者接觸的機會有限。從家庭角度來看,家長在工作時間是與孩子相分離的,他們幾乎不會以其職業身份出現在孩子面前,由此孩子缺少對父母工作的辛苦程度的了解。從學校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學生接觸最多的勞動者是教師,但是由于教學目標、授課方式的限制,學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是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幾乎不會對教師的勞動者身份有所關注;另一方面,學生與校內及學校周邊的其他工作者之間,基本囿于一種物質與服務的享用與供給關系,短暫接觸而后迅速分離,學生與這些勞動者充分接觸的機會極其有限。

第二,少年兒童與勞動環境相隔離。由于缺乏科學系統的勞動教育,盡管少年兒童在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中,時刻被多樣的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所包圍,但他們基本不具備識別勞動環境的能力,即俗話所說的“眼里沒活兒”,難以自發形成勞動觀念。除此之外,互聯網的無盡吸引力,使得少年兒童沉溺于網絡世界,課堂之外便足不出戶成為新常態,加劇了少年兒童與實際的勞動環境相隔離的現狀。

第三,少年兒童對勞動成果認知不足。少年兒童獲取勞動產品與服務的途徑越便捷,他們就越難以形成對勞動成果及其產出過程的準確認知。糧食、水、電,對于少年兒童來說是最常見的勞動產品,但即使是最普通的勞動產品,也是經由大量勞動者以及多重勞動工序而最終生產出來的。如果缺乏科學的勞動教育的指導,少年兒童幾乎不可能了解復雜的勞動系統的運作過程,也就難以自發生成對勞動成果的珍視之情。

少年兒童由于與勞動者的不完全接觸,以及與勞動環境相隔離,難以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進而難以養成勤勞的美德,節儉美德則因與勤勞美德的高度相關性而同樣受到制約。當然,對于勞動產品的認知不足,則更為直接地造成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現狀。

除此之外,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的形成,充分受到消費觀念的影響。從家庭環境來看,很多長輩,尤其是祖輩,由于與孩子存在較大的代際差異,他們嘗試與孩子溝通并且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為孩子消費,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這種消費觀念會影響孩子節儉美德的形成。從學校環境來看,學校內部同齡群體聚集,容易誘發攀比、跟風消費等現象,從而進一步影響學生對節儉美德的認知。從社會環境來看,社會整體節儉意識不強,要面子、比闊氣的不良風氣仍然存在,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現象較為普遍。消費享樂文化會淡化青少年的勞動觀念,[8]從而成為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勞動教育塑造少年兒童的節儉美德,不能忽視消費觀念帶來的影響。

三、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的重塑

通過前文的概述及分析,可大致了解當代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成因。在當下勞動教育蔚然成風的現實情況下,可以嘗試以勞動教育為切入點,破解少年兒童節儉美德缺失的困局。

(一)發揮勞動教育的形式作用——創造美德形成的條件

1.為少年兒童提供與勞動者密切接觸的機會

少年兒童在與勞動者的接觸過程中,通過勞動者的說明、示范、指導,可以形成勞動觀念并掌握勞動技能。在家庭之中,父母作為孩子最直接接觸的勞動者,要通過其自身的勞動觀念與行為來引導孩子樹立節儉的意識;在家庭之外,父母也要鼓勵孩子接觸各類勞動者,觀察各類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調動孩子尊重各類勞動形式、尊重各類勞動者及其勞動成果的積極性。

在學校內,勞動教育應融入學校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之中。一方面,勞動教育應融入各科教師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更作為勞動者與學生產生互動。同時,行政人員及其他學校工作者也應參與其中。學生可在對相關勞動者日常工作的觀察中,加深對校園內部勞動者的認識。另一方面,把對于社會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工作屬性及生活樣態的介紹,引入勞動教育的教學內容之中,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多樣的勞動者,了解不同勞動者的勞動狀況及生存環境,厘清勤勞與節儉美德的關系,由此來把握節儉美德的實質。

社會應塑造推崇勤儉美德的風氣,積極宣傳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的事跡,宣揚節儉的生活理念,使少年兒童了解優秀勞動者為社會、集體所作出的貢獻,將對于消費的熱忱轉變為積極參與勞動的熱情。少年兒童通過與勞動者密切接觸,感受他們勤于勞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未來也要成為勞動者群體中的一員,加深對勞動過程及勞動成果的體認,進而自覺遵循節儉美德的要求。

2.推動少年兒童與勞動環境的深度融合

盡管少年兒童的日常生活與勞動環境密不可分,但最關鍵的是培養其對勞動環境的感知能力。少年兒童認識、融入自身所處的勞動環境有利于深化其勞動觀念,通過親身體驗勞動過程來掌握技能、培養情感,并養成一定的勞動習慣。如果說與勞動者的接觸,主要是為少年兒童提供行為的模仿對象,其對勞動的認識主要停留在觀察學習的層面,那么,使少年兒童與勞動環境深度融合,則為其提供了充分參與勞動的機會。

在家庭之中,父母應積極引導少年兒童參與家務勞動,在與父母共同參與勞動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充分體悟父母對家庭的付出??蓢L試通過“今天我當家”等類型的活動,幫助少年兒童了解家庭資金的安排與運轉,體驗節儉美德在家庭環境中的意義,逐漸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節儉的品質。

學校應在相關校園文化建設中嵌入勤勞節儉的內容,例如,充分使用校內展板、宣傳語等進行相關內容的展示和宣傳,將各類校園文化活動與勞動精神、勤儉美德的培養有機結合,充分給予學生設計校園勞動模式的權利,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勞動形式提升其參與校園勞動的主動性。

校外勞動應有效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校內教師與校外專家、勞動者共同設計實踐活動方案,提高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的使用效率,定期安排學生參觀農、工、商以及服務行業的日常勞動,結合研學旅行,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與勞動環境深度融合,在自覺勞動中生成對勞動過程及勞動成果的尊重之情。

(二)發揮勞動教育的實質作用——塑造少年兒童的勞動價值觀

1.強化少年兒童對勞動成果的認知

首先,將勞動成果的產出過程展示給少年兒童,幫助其了解勞動成果是如何得來的,改善因勞動產品取得的便捷性而造成的少年兒童不珍惜勞動產品的現狀。其次,指導少年兒童正確評價各類勞動成果,杜絕以經濟效益為唯一標準評價勞動成果,注重勞動成果給群體或社會帶來的效益,從而避免少年兒童形成對單一勞動形式的偏見。少年兒童親身體驗勞動過程,并對自身勞動成果進行評價,將更易于塑造其對勞動成果的認知,使其自發生成對勞動成果的珍惜之情,最終上升為節儉的美德。最后,積極探討處理勞動成果的新方式。鼓勵少年兒童將閑置的勞動產品捐出,促進勞動成果慈善化,將少年兒童對勞動成果的認知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節儉美德的當代價值。

2.匡正少年兒童的消費觀念偏差

要充分關注消費教育的意義所在。以往個體的消費教育在勞動教育中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9]而今天,節儉美德被充分強調,與其密不可分的消費問題也相應地被推到全新的地位。應將消費教育納入勞動教育的范疇,培養少年兒童理性的消費觀念,從而為節儉美德的養成打下基礎。

節儉意味著不奢不吝,要求個體將自身需求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需要與欲望的關系來看,當代節儉美德所約束的對象應該是人的欲望而不是人的需要。家長和教師要引導少年兒童區分個人的需要與欲望,在充分認識自身真實需要的基礎上,準確識別商業化手段對自身消費意向的過度干擾,關注消費對象的使用價值,克制由于過分追求消費對象的符號價值而引發的消費欲望。對于傳播拜金、奢靡消費等消極觀念的網絡名人,相關部門要進行追查、問責及“封殺”,避免少年兒童受到錯誤的勞動觀念、消費理念的誘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EBIOL].[2020l0-01]. http: //theory. people. com. cn/n/2014/1225/c391839-26275140. html.

[2][5]趙榮輝.勞動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52,137.

[3]趙浚,田鵬穎.新時代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與培育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 (9):98-102.

[4]夏偉東,勤勞·節儉·廉潔[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67.

[6]胡君進,檀傳寶.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觀與勞動教育觀——經典文獻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 (5):9-15+26.

[7]王鵬,小學開展勞動教育應堅持四個回歸[J].教學與管理,2020 (14):10-12.

[8]宋嶺,張華.時代挑戰與未來路向:勞動教育的當代詮釋與實踐[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0,3(2):41-49.

[9]班建武.信息社會勞動形態的變遷與勞動教育的新課題[J].中國德育,2019 (2):36-39.

責任編輯 何蕊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學—般課題“從生產社會到消費社會:新時期勞動教育理論體系建構研究”(BEA18 01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勞動成果美德勞動者
致敬勞動者
小學生拾金不昧 傳承美德樹榜樣
司馬光教子
致敬最美勞動者
勞動成果要珍惜
勞動成果評比
道人善即是善
節約用水是美德
助人為樂是美德
在云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