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實錄與點評

2020-12-28 02:31孫叢梅
湖北教育·科學課 2020年6期
關鍵詞:振動物體實驗

孫叢梅

教學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大象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奇妙的聲音》的第1課。本單元的科學探究目標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設。教材選擇聲音為載體,側重訓練學生作出假設的能力。

根據教材設計,本課通過音樂會上的唱歌、樂器比賽的場景展開,讓學生回憶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指導學生通過觸摸感受到物體的振動,以及觀察和動手實驗,比較、描述物體發聲時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現象,將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振動建立聯系,認識到“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本課力圖在猜想和假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原因作出假設的能力。

從學生的認知角度看,他們對聲音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看,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谝陨戏治?,我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探究活動驗證自己的假設,知道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

2.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原因等方面作出假設;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現象;能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原因等方面的探究興趣;在探究活動中,能分工合作,樂于和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1.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聲音真響亮,三(2)班的小朋友真棒!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誰》,請一名同學上臺來面向黑板。下面我再叫一名同學,請這位同學大聲對臺上的同學說“猜猜我是誰?”我們看看臺上的同學能不能猜出是誰的聲音。

(教師指一名同學說“猜猜我是誰”,學生猜中。)

師:(問臺上的同學)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哪位同學?

生:我聽到是她的聲音。

師:哦!原來是熟悉的聲音泄露了答案。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聲音世界,一起探究聲音的奧秘。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你們都聽到了什么聲音?

(播放課件:軍鼓聲、鐘表聲、流水聲、鳥叫聲、小鴨叫聲、歌聲等,學生邊聽聲音邊回答。)

2.提出問題

師:風聲雨聲流水聲,訴說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歡聲笑語讀書聲,傾訴著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不僅自然界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自己也能制造出聲音來。請大家試一試,看看利用我們身邊的物體能制造出什么樣的聲音。大家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但是要注意發出的聲音不要太響,以免影響隔壁班同學的學習。

(學生活動后,教師一邊演示,比如晃動桌子、拍打桌子、抖動書本、搖晃文具盒等,一邊引導學生回答聽到的聲音。)

師:我們不僅能利用身邊的物體制造出聲音,還能利用自己的身體制造出不同的聲音。請大家再試一下,你們能利用自己的身體發出多少種聲音?

(學生嘗試尖叫、擊掌、拍腿、打嗝、唱歌、打響指、吹口哨等。)

師:對這個奇妙的聲音世界,同學們想了解聲音的哪些奧秘呢?

生:我想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師板書課題。)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3.作出假設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聆聽并成功地猜出了不少聲音,還利用身邊的物體和我們自己的身體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請大家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地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

生:我認為是拍打物體產生了聲音。

生:物體撞擊到一起產生了聲音。

生:尺子和桌面摩擦產生了聲音。

生:吹動物體產生了聲音。

師:拍打物體、撞擊物體、摩擦物體、吹動物體都產生了聲音,這些都是對物體施加的不同動作。要知道聲音產生的原因,就要從這些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過程中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生:我發現不管這些物體在什么樣的作用下發聲,它們發聲時都在很快地來回動。

師:科學家把這種物體很快地來回動的運動方式稱為振動。你剛才制造聲音的時候,發出聲音的物體是怎么振動的?給大家演示一下好嗎?

(學生演示吹動紙張,紙張上下振動。)

師:這位同學認為,只有振動的物體才能發出聲音。也就是說,他猜想聲音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這就是他對今天的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作出的假設。大家認同這個假設嗎?還有沒有其他假設?

生:我認同,我在彈吉他的時候能看到吉他弦在振動。

生:我不認同,我們在說“啊”的時候嘴張開后就沒有動。

生:雖然嘴沒有動,但我猜想一定是口腔里有東西在振動。

4.搜集證據

師:好,對于今天我們要探究的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同學們現在比較公認的假設是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認為只要有聲音產生,就一定有物體在振動。猜想和假設是科學發現的前提,你們現在已經邁出了精彩的第一步。但假設并不總是正確的,怎樣驗證我們的假設呢?

生:做實驗。

師:請你說一說,怎樣通過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呢?

生: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的物體,想辦法讓它發出聲音,看看它是不是發出聲音的時候在振動,沒有振動的時候聲音是不是就停止了。

師:你說的這個方法就是一種對比實驗的方法。今天我們也要像科學家一樣動手做實驗,仔細觀察,驗證我們的假設,揭開聲音產生的秘密。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驗器材,有鼓、鼓槌、鋼尺、橡皮筋、哨子等。請同學們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用什么方法又能使它們停止發聲?

生:(上臺演示敲擊小鼓)敲擊鼓面,或者拍打鼓面,鼓就會發出聲音。

師:用什么方法使它停止發聲呢?

生:用手壓住鼓面。

生:(上臺演示鋼尺發聲)用手彈鋼尺,鋼尺就會發出聲音。

師:用什么方法使鋼尺不發出聲音?

生:用手摸它。

生:(演示撥動橡皮筋發聲)撥動橡皮筋,橡皮筋就會發出聲音;用手按住橡皮筋,它就沒有聲音了。

師:大家明白自己的任務了嗎?請各小組領取不同的實驗器材,開始實驗吧!

(學生做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發現有些小組已經完成了,請完成的小組用端正的坐姿告訴老師,沒有完成的小組請抓緊時間??茖W家做實驗,一定會認真實驗,仔細觀察,做好記錄,你們都有科學家的潛質。哪個小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匯報時組長依據記錄單匯報,操作員操作演示,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生:(上臺演示鋼尺發聲)我們小組是用鋼尺做的實驗。我們把鋼尺的一端緊貼在桌面上,按壓鋼尺的另一端再松開,鋼尺會發出聲音;用手握緊鋼尺,聲音會停止。鋼尺發聲的時候,能看到鋼尺像分了叉一樣,用手指接觸鋼尺會有麻麻的感覺,說明它在很快地振動;鋼尺聲音停止的時候,用手指接觸鋼尺就沒有麻麻的感覺,鋼尺看上去靜止不動,說明它沒有振動。

生:(上臺演示撥動橡皮筋發聲)我們小組是用橡皮筋做的實驗,實驗結果和他們小組差不多。

生:(上臺演示敲擊小鼓)我們小組是用小鼓做的實驗。敲擊鼓面,鼓就會發出聲音;用手按壓鼓面,它就沒有聲音了。在小鼓發出聲音的時候,我們不能清楚地看到鼓面在振動,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振動得太快了。

師: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它確實在振動呢?

生:我想可以把一粒豆子放在鼓面上,看它在鼓發聲的時候會不會動。

師:這個方法非常巧妙。請你們再進行一次實驗,然后完整地匯報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其他小組繼續匯報。)

生:(重新匯報)我們拍打鼓面,鼓會發出聲音;用手按壓鼓面,聲音就停止了。鼓發聲的時候,我們把一粒豆子放在鼓面上,看到豆子在跳動;鼓沒有發聲的時候,我們把豆子放在鼓面上,豆子不會動。

師:匯報得非常完整,條理非常清晰,請大家給他們鼓掌。

5.得出結論

師:我們觀察到發出聲音的鋼尺、橡皮筋、鼓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在振動。請問同學們,我們現在能不能得出結論“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呢?

生:恐怕還不能。我們在說“啊”的時候嘴沒有振動,也沒有看到口腔里有東西在振動。

師:好,請大家摸著自己的喉嚨(指示具體位置),讓我們一起來說“啊”。

生:(模仿)是喉嚨在振動!

師:張張口,動動嘴唇,我們就能說、能笑、能唱、能叫,這些都不是嘴巴的功勞,這些聲音都是由咽喉部的聲帶振動產生的。其實,所有物體發出聲音都是由于振動產生的,只是有些物體發聲時我們不容易看到它們在振動。

(播放課件:笛子、二胡、鋼琴、音箱、蜜蜂的發聲原理。)

師:同學們還有其他疑問嗎?

生:沒有了!

師:這說明我們的假設是?

生:正確的。

師:這節課我們通過實驗,證實了我們的假設,得出了結論: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生活中人們為了減少噪聲污染,想出各種辦法減輕或消除物體的振動。比如:地板上鋪設地毯,能夠減輕行走時的噪聲;在冰箱、洗衣機和地面接觸的部位安裝墊片,可以減輕機器工作時振動產生的噪聲。風兒呼呼,是空氣在振動;流水嘩嘩,是水在振動;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動。生活中還有哪些振動產生聲音的現象?你能把這首小詩寫下去嗎?

生:笛聲悠揚,是空氣柱在振動。

生:青蛙呱呱,是聲帶在振動。

師:課后請同學們繼續仔細觀察,用心思考,續寫這首小詩。聲音為什么有高有低?聲音是怎么傳到我們耳朵里的?月球上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的王國還有很多秘密等待著我們去探究。同學們,加油吧!只要大家肯動腦、勤動手,就一定能揭曉聲音更多的秘密。

點 ? ?評

本課教學,教師充分引導學生利用各種工具、儀器以及自己身邊的物體進行觀察、思考,提出假設:聲音是因為物體振動產生的。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發現確實有些物體發聲時在振動,不發聲時沒有振動,但也發現有些物體發出聲音時并沒有看到振動,從而形成認知沖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改進實驗方案,進一步實驗、觀察。就這樣,在一系列看似順勢而為,實則經過精心設計的觀察、實驗、討論交流、追問點撥、匯報總結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理解聲音的產生與物體振動的聯系,并最終得出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的結論。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盎然,教學設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是一節比較成功的實驗探究課。

河南省鞏義市第二小學

河南省鞏義市教育科研培訓中心(451200)

猜你喜歡
振動物體實驗
振動與頻率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最酷的太空實驗
揭開物體沉浮的秘密
為什么同一物體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樣?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力”??家族e點掃描
懸浮的雞蛋
振動的快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