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血管成像對老年腦血管疾病的診斷研究

2020-12-28 02:05王紅梅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腦血管疾病老年

王紅梅

【摘? 要】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死亡率高,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非常必要。在這項研究中,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用于提高老年人的腦血管疾病的診斷率。它不僅可以區分,區分腦血管疾病的原因和程度,還可以使其得到及時和相應的治療。磁共振血管成像對于患有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就是一個福音。本文針對磁共振血管成像對老年腦血管疾病的診斷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磁共振血管成像;老年;腦血管疾病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0258-02

1 臨床資料

1.1選取對象

選擇了108例受試者,男66例,女42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58.6歲。病程為2d?12年。主要臨床癥狀為頭痛,并且伴隨著頭暈以及抽搐和視力模糊,甚至有的患者出現神志不清,肢體感覺異常,運動障礙和失語癥的癥狀。這些患者具有有高血壓病史的就高達92例和血脂升高的患者一共有79例。并且該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

1.2方法

在常規SE和FSE序列掃描中使用smt-50x,0.5t和GESigna CV / I 1.5t超導MR掃描儀進行軸向T1WI,T2WI,矢狀和波峰t1wi掃描。在該組中,使用3DTOF方法,參數TR / TE = 32 / 3.1ms,rf偏轉角為20°,矩陣為256X160,FOV = 20cm,掃描塊厚度為24 mm,總共6個塊,切片厚度1.4毫米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確診68例腦梗死,AVM 15例,動脈瘤9例。

1.3影像學表現

選取84例患者經磁共振成像(MRI)診斷為腦梗死,病灶大于2cm的患者61例,病灶≤2cm的患者23例,病灶分布于大腦各葉,基底神經節區域和小腦半球。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比其他影像學檢查對早期腦梗塞更為敏感,因此可以及早發現病變。根據梗塞時間,T1WI和T2WI上圖像的信號強度也不同。根據我們的研究和觀察,梗死后2.5小時可以在T2WI上發現梗死區域的異常信號,并且可以在CT上找不到的小病變上顯示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顯示梗塞區域中相應的血管具有不同程度的狹窄,閉塞以及管壁不規則和遠端側支循環血管。在該組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診斷出84例,其中68例,占81%。

選取15例AVM在T1WI和T2WI出現不同程度的亞急性出血,病灶內及周圍有彎曲和空的血管塊。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現為局部血管生成和團塊,較大的血管與病變區域的血管和血腫相連,有些顯示動脈起源和反流靜脈方向。本組9例來自大腦的前動脈,6例來自大腦的中動脈,均經介入栓塞治療。本組9例動脈瘤,磁共振成像(MRI)示蛛網膜下腔出血。 9例均經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確診,前交通動脈瘤5例,大腦前動脈2例,大腦中動脈初段2例,均接受手術治療。

2 討論

2.1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方法的選擇

磁共振成像(MRI)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即TOF和PC。 TOF也稱為與流量相關的增強。 TOF方法可以分為二維(2D)TOF方法和三維(3D)TOF方法。王大勇等人認為2DTOF方法對血流緩慢敏感,成像時間短,空間分辨率低,并且對顱內血管不敏感。它僅用于評估頸動脈和分叉病變,基底動脈閉塞性病變以及顱內靜脈和竇性病變。另一方面,3DTOF對快速的血液流動敏感,具有高的空間分辨率和相對短的圖像持續時間,并且可以同時獲得幾個相鄰層的薄層圖像。它主要顯示顱內動脈和動脈血管病變,例如動脈瘤,AVM供血動脈,畸形結節以及血管狹窄和閉塞性病變。王小恩還認為PC法是基于MR信號的特性,它不僅受縱向磁化強度的影響,而且受相位的影響,因此流動質子異相,而固定質子處于固定磁場中并且相位保持不變,因此血管和周圍組織形成明顯的對比。一位作者指出,3DTOF顯示的病變小于3DPC≤5 mm。對于顯示≥1.5cm的病變,3DPC方法優于3DTOF方法。該組采用3DTOF方法,選擇的參數時間短,成像速度快,組織分辨率和圖像對比度清晰,信噪比高。其中,未見2例頸內動脈狹窄,2DTOF和PC法顯示頸內動脈嚴重狹窄,后來通過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證實。

2.2診斷價值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老年人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已獲得可靠的證據。潘華等(提出了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對輕,中,重度腦血管狹窄程度的判斷標準。一些學者指出,在反流阻斷和遠端動脈閉塞的腦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沒有發展,遠端動脈分支減少,或發育不良,部分表現為節段動脈血流中斷,但遠端動脈顯像,動脈管腔明顯硬化,粗細不均,有小珠。本組經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確診為腦梗死68例,輕度28例,中度19例,重度16例,閉塞5例,不同管腔厚度及串珠改變23例,符合在磁共振成像(MRI)診斷的84例腦梗死病例中,有16例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未見血管異常改變,在小于2 cm的病變中發現,大部分它們位于基底神經節區域。我們認為這些細小動脈小于圖像的空間分辨率,并且正常血流速度很小或沒有血流,不足以產生信號。有很多學者認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針對AVM進行驗證,因為畸形血管的血流快且血管厚,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顯示供應動脈,畸形血管和分流靜脈。AVM是先天性畸形該組患者均為50歲,經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確診并確診為AVM腦出血,國外對顱內動脈瘤有肯定認識,有部分學者認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敏感性為55%- 93%,Chung等認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與DSA結果顯示顱內動脈瘤的敏感性相同,均為7%;并且國內多數的學者認為最小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檢測到1.5cm,并且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最小。

3 結語

腦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老年人腦血管疾病的診斷中具有很高的價值,可以代替某些疾病的侵入性檢查。 在這一組中,腦梗死的診斷率高達81%,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在確定蛛網膜下部分大出血和亞急性腦出血的原因中起著重要作用。 該組的診斷率高達100%,有望取代有創血管造影檢查。 但是,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也有其局限性。 回顧文獻和我們的經驗,我們發現小動脈的分支不容易顯示(即是因為由于腦梗死而且其范圍是小于2cm的情況下顯示)。 另外,由于某種原因引起的血液渦流現象,很容易引起血管假陽性變化。 因此,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序列技術可以結合起來對大多數病變進行正確的診斷。

參考文獻

[1]??? 王效恩. MRA診斷顱內動脈瘤的價值及進腿[].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1 ;24(2) :73 -75

[2]??? 王大勇,張宗軍,陳君坤。磁共振腦血管成像TOF法的質量探討[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1997;5<2):122-123

[3]??? 潘華,張金平,崔明etal.MRA對診治腦血管疾病價值的研究[J].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1999; 15(6):611-614

[4]??? 張凌,金斌,張其林etal.磁共振腦血管成像技術及臨床應用研究[J]. China JMIT ,1999;15 <9) : 666- 669

猜你喜歡
腦血管疾病老年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腦血管疾病多層CTA與DSA影像診斷的對照分析
顱內外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腦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礙特點及治療分析
臨床護理路徑對腦血管疾病患者疾病認知程度的影響
MR在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運用分析
CTA、MRA及DSA檢查在腦血管疾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