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期下社工機構推進“三社聯動”的工作開展

2020-12-29 11:55魯濤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后疫情時期三社聯動

【摘 要】 在后疫情時期背景下,社會工作機構對于推進“三社聯動”工作開展出現了難以進入社區、線上服務偏弱、機構自身人才缺乏等困境。社會工作機構要推進“三社聯動”工作的開展更需從自身因素、外部原因來展開多方位分析。

【關鍵詞】 三社聯動 后疫情時期 社會工作機構

自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來,全國各地區疫情人數基本實現了零增長,這也宣布著,我國已逐漸歩入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后疫情時期,也預示著社會工作參與抗疫行動也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2020年4月20日下午,民政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針對基層社會矛盾可能增多的情況,把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推進“三社聯動”的工作開展,將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同時,支持大學畢業生進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等領域就業,充實基層社區工作力量,增強基層服務能力。

在此次疫情中,社會工作機構的參與對解決社區問題、維持社區秩序、促進社區穩定等多方面問題上起到了至關的作用,社會各界人士也通過這次疫情對社會工作機構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并對其在參與抗疫行動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贊賞與肯定。在后疫情時期到來之際,針對民政部所提出的“三社聯動”工作部署,以及在新時期下社區內這也要求著全國各個社會工作機構需要適應新的工作要求,制定新的工作策略、面臨新的工作挑戰。

一、推進“三社聯動”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三社聯動”可以有效的為社區相關人員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特別是在后疫情時期背景下,社區將出現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以及困難群體,而社會工作者們可以可以有針對性地為社區中出現和存在的因疫情帶來的無業、失業和就業困難的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了解其基本的需求,并通過政府為其鏈接就業信息、構建服務網絡,為這些人群緩解因疫情所帶來的生活困境,并幫助其重振信心,渡過難關。

“三社聯動”可以更好地推進社區治理。后疫情時期下,社區治理將圍繞著管控和管理,這也需要著社區內部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給予治理,而社會工作者則可以在多元治理方面提供更多的方案,以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替代基層的管控與管理,推進社區治理,更好地實現社會情感治理目標,為基層社會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三社聯動”自身可以吸納高校專業的社工人才以及專業的社工力量。伴隨著全國高校的逐步復學,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又出現在我們面前,雖然考研擴招可以緩解一批,加速復工又可以解決一批,增加公務員招考也可以解決一批,但中小企業及社會組織的生存困難導致社會總體吸納畢業生就業的能力大大減弱。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需要大量的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進入其中,既可以規范基層社區服務,又可以發揮其專業特長。

二、推進“三社聯動”工作中社工機構所面臨的困境

(一)機構的專業社工難以進入社區

在疫情期間受限于社區的封閉管理等規定,社會工作機構選派社會工作者到社區開展服務面臨一些困難,再加上社區以及社區居民對于社會工作機構缺乏一定的認同,所以“三社聯動”中的“專業社工”幾乎被排除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和其他社會服務工作之外。也有部分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未能復工,無法選派出社工到社區協助開展工作。

(二)“三社聯動”的各方都面臨著新的挑戰

社會機構所開展的線上服務仍處于初級階段,對“三社聯動”的各方都形成了新的挑戰。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工作機構、社區工作者根據疫情需要探索開展了一些線上服務,如通過視頻會議軟件開展各種培訓宣傳教育活動或線上情緒疏導等。但考慮到社會工作機構的資源和社會工作者的能力、社區工作者的現實壓力,以及服務對象的特質線上服務如何更好地開展,對“三社聯動”的各方都是一種新的挑戰。

(三)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緩慢

現階段,我國社會工作事業雖有較大的起色,但不論是從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數量還是其專業實踐方面,都與一些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差距。我國雖在各大高校有開展社會工作這一學科專業,但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卻沒有選擇在此領域進行發展,也導致了各個社會工作機構無法獲取人才來源,從而造成建設人才隊伍緩慢。

三、現階段下造成“三社聯動”工作難以開展的成因分析

(一)受疫情的實際影響

疫情的爆發打亂了正常的生活和社會秩序,使得社會工作機構難以進入社區開展工作,只能在物資捐贈、線上服務等方面進行一些嘗試,也間接影響了社會服務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經費供給的不足

近年來,各地陸續建立了政府向社區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機制,但存在范圍不寬、項目不多、總量不大、穩定性差等問題,沒有為社區社會組織留足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再加上社會工作機構的許多項目都是年度性的,由于遲遲未能申請到項目資助,部分社會工作機構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不得不考慮裁減員工或者暫時停工。

(三)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認同不高

由于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較晚,社會各界對其缺乏一定的了解,甚至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對社工機構以及社會工作者表示不認同,而當出現疫情這種特殊狀況時,社會工作機構作為第三方機構難以取得各方的信任,進入社區、服務社區居民更是無從談起。尤其是一些剛剛成立并與社區接觸較短的新機構,這個問題更為明顯。

(四)相關法律健全不完善

現階段下,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促進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保證,而在我國相關規定的法律法規還較為缺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實際上,通過社會工作相關實務實踐來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而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規范著社會工作的行為活動。

四、后疫情時期下社工機構如何推進“三社聯動”工作開展

一是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后疫情時期基層社會治理的特征,逐步找到社工機構切入社區服務的落腳點。同時,社會工作機構要明確自身的專長優勢,將社會服務項目與社區工作者的任務、社區社會組織的需求進行有效結合,而不是習慣性地從自身的項目出發。

二是要充分反思社工機構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持續深入社區。無論從各個合作方式來看,社會工作機構都應著力于提升機構社工的穩定性、專業性和服務項目的持續性,避免人員過快更迭和服務落地社區頻繁更換導致的溝通成本和行政成本增加問題,逐步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深入當地社區。當然這也需要政府以及基層政府、社區的支持和配合,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是要繼續深化探索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因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社區居民對線上服務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社會工作機構服務創新發展的機遇。在后疫情時期,社會工作機構可以繼續探索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方法,適應后疫情時期可能出現的“常態化”社區防控機制和未來可能面臨的其他風險。如果社會工作機構不能有效實施線上服務,而線下服務又受到這次疫情防控的影響,那么相關項目將難以實施,推進“三社聯動”工作開展也就成了空話。

四是要提升社會工作機構服務的專業性,加強服務的評估和效率,以其專業性贏得各方的贊賞和社會的認同。在如今社區社會工作者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社區居民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勢下,社會工作機構要針對各個社區的獨特性展開調查,并能夠“對癥下藥”實施更專業化的服務,并逐步獲得社區的認可、社區居民的滿意,以此來提升機構形象和專業形象。

【參考文獻】

[1] 李海雁.“三社聯動”戰疫情[J].中國社會工作,2020,(03).

[2] 楊崢威.后疫情時期社會工作機構在社區的重新定位[J].社工學人茶座,2020.

[3] 任文啟.一石三鳥:后疫情時期的 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三社聯動”[J].社工學人茶座,2020.

[4] 吳江,范煒烽.“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的反思與提升[J].云南社會科學,2018,11.

作者簡介:魯濤(1996.08—);性別:男,民族;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學歷:碩士,單位:西北大學,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后疫情時期三社聯動
提升心理資本,彎道超車成“黑馬”
疫情防控與上海公共衛生危機治理體系現代化
后疫情時期職業院校信息化發展的現實困境及行動路徑
項目制扶貧的出路齊齊哈爾市老年貧困戶養老問題的精準扶貧對策研究
高校融入“三社聯動”社區建設創新發展探析
和諧社區建設的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