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對策研究

2020-12-29 11:55曾渝涵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貿易便利化自貿區上海

曾渝涵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國各自貿區都在積極探索國際貿易規則與體系,推動貿易便利化水平,為探索對外開放新模式和促進改革開放累積新經驗。本文就上海自貿區提升貿易便利化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促進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上海 自貿區 貿易便利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貿易便利化國際貿易往來的促進作用愈發明顯。2013年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并且之后,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1+3+7+1”的自貿區建設試驗新格局。中國依托自貿區的建立不斷進行制度創新改革,不斷探索對外開放的新途徑,努力提高我國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水平,力圖創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一 自由貿易區與貿易便利化概述

(1)自由貿易區

國際上對自由貿易試驗區 (FTZ) 的理解是在某一國(地區)的境內(關外)設立的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的一個區域,其主要目的是實現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是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經濟性特區。[1] 2013 年,我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由國務院批準成立在上海設立。2014年,國務院又在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地設立自由貿易區;2016年8月再次新增7個自貿區,始終緊扣制度創新這一核心,不斷推進深化改革與對外開放。2018年海南自貿區設立,對接國際規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努力建成便利化、法制化、國際化的高質量高標準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逐步成為我國自主面向全球開放的重要高地。

(2)貿易便利化

聯合國貿易便利化與電子業務中心(UN/CEFACT)將其定義為:“國際貿易便利化就是使辦理國際貿易事務的手續、程序、單證和操作實現簡化、協調和標準化,使國際貿易業務辦理比以前更為簡便、快捷和節省成本”。[2]通過概念將貿易便利化的核心歸納為標準化、簡化、協調。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此基礎上引入透明化原則,因此將貿易便利化的四大原則總結為:簡化、協調、標準化與透明化。狹義上對國際貿易便利化定義為采取更便利的措施來支持港口倉庫和物流貨物自由貿易區,并加快跨境貿易和文件清關的處理效率。但是隨著自由貿易區的不斷發展,貿易范圍的不斷擴展,貿易便利化的概念也隨之得到了擴展。

二 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發展的對策淺議

(1)改善口岸貿易環境,提高通關效率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不斷加深,世界市場對貿易效率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在自由貿易區的貿易便利化建設中,對提高不同國家港口效率的需求不斷增長,通過提高港口效率降低貿易成本??诎缎适且粐再Q區貿易便利化水平的縮影,被拿來當做一國國際貿易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诎顿Q易環境管理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涉及到貿易的許多環節,如一個口岸貿易環境是否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口岸的通關效率。[3]目前,上海自貿區管理部門正在努力建立單一服務窗口,并且以海關為中心,搭建信心服務平臺,最大限度的提升國際貿易服務水平。在此基礎上,上海自貿區為了提高自貿區的通關效率,完善工作機制與制度,改善自貿區的服務環境,可以與相關管理部門、服務機構與企業不斷加強溝通,建立內部聯系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互動聯通,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促進口岸管理與服務一體化建設。

(2)提高政策透明度,營造良好的貿易環境

上海自貿區貿易便利化的建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來保證政策信息的公開、公正、透明。上海自貿區可以建立開放自己的網站,并通過互聯網和媒體發布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信息,以此來提高政策透明度。政策和措施制定后,需要下放權力,給予更多的自主權,讓市場和公司解決問題。此外,政府網站上的信息應當做到實時更新,及時將相關政策和法規翻譯成英語和其他語言,以增進業務合作伙伴的了解和理解。同時,進一步提高國際貿易爭端處理的執行處理過程的透明度,確??缇迟Q易環境的公平。最后,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將政府、企業與相關機構之間聯系起來,實現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換,提高資源數據交換效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3)推進電子貿易建設進程

國務院批準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方案中,明確規定了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功能,包括海關監管,包括檢查、檢疫、跨境支付、退稅、物流和其他相匹配的支持系統。因此,上海自貿區應努力建立高標準的電子交易系統。一是建立安全開放的第三方電子交易服務平臺,實現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和電子金融服務的互聯互通,提高平臺服務能力,加快跨境貿易單據合同簽訂和下單,實現區域之間的協調和訂單形成,和實現行業之間的協同效應。二是加快貿易單證的標準化和數據化,使公司與服務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更加方便和便捷。第三是不斷改善發展電子交易所必涉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應制定電子商務交易專門的相應法律法規和政策,包括質量監督、技術、安全性和其他方面關聯方面。

(4)完善貿易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在貿易爭端問題解決方面,中國出臺了《外國貿易法》和《關稅法》等,但這些法律法需要不斷的修訂與完善,適應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變化,將國內法律與地區或國際慣例盡可能的相銜接。此外,中國有關部門將自覺提高與貿易有關的法律法規的透明度,合理利用各種官方網站,及時公布有關政策法規的最新動態,并且盡可能的提供不同國家的譯本,以方便不同國家的貿易合作伙伴的閱讀與理解,創造良好的貿易法律環境,以吸引并促進貿易發展。同時,我國應不斷完善國際貿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減少法律不關注的盲點,從而做到國際貿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只有將法律的威信實際樹立起來,法律才能更好地保護國際貿易。

【參考文獻】

[1] 陳經偉.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基本內涵與實現路徑[J].宏觀經濟管理,2019(07):79-84+90

[2] 胡涵景;張蔭芬;李小林.國際貿易便利化與單一窗口概論[M].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2015.05:2.

[3] 黃蓉.上海自貿區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對策研究[J].價格月刊,2015(08):69-73

猜你喜歡
貿易便利化自貿區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上海之巔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天津自貿區輻射效應研究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