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策略研究

2020-12-29 11:55李笑然王海燕李霞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大慶

李笑然 王海燕 李霞

【摘 要】 “后疫情時代”突如其來的居民生活方式轉變及體育鍛煉意愿的增長,為體育服務供給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大慶市在社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除卻疫情前便已經存在的一些問題外,新的時代背景下又出現了一些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城市發展社會歷史進程,通過邏輯分析,探索后疫情時代城市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策略。

【關鍵詞】 后疫情時代 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 大慶

隨著舉國之力的不懈奮斗,各地區嚴格把關,國內新增病例趨勢大幅下降,我國正式步入后疫情時代?,F如今,國家疫情阻擊戰取得階段性的重要戰略成果,疫情防控成為城市之常態。后疫情時代如何做好社會體育服務工作,滿足群眾日常醫療體育需求,是社會與服務供給側亟需應對的挑戰、同時也將是應該完成的使命。城市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在疫情期間及后疫情時代特定轉型期城市面臨著復雜的機遇與挑戰。本文以大慶市為例,探討后疫情時代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的改革策略。

一、全面了解居民需求,完善社會體育服務模式

社會公共服務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需求,同時公共服務供給側也應該提高各要素資源的配置有效率。由此,城市社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側要做到以民聲民意為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較為全面地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體育活動需求,增強供給效率。

要想全面了解居民需求,就需要拓寬居民需求表達的途徑,使居民能夠方便、快捷地表達自身意愿。尤其在后疫情時代,人們進一步深刻意識到體育鍛煉對于疾病預防、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體育意識的覺醒也將促使一部分人加入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來,而不同人群的需求可能大相徑庭。建立居民需求表達的途徑,可以整合需求信息,最大化滿足居民的體育服務意愿。需求表達途徑應該滿足公共體育服務供需兩側的信息對稱、流通。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社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側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和方法,使居民了解到自己的表達權益,增強居民對于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表達意識。其次,要建立一個民意表達方便、信息提取快捷的雙側通道??梢酝ㄟ^線上-線下雙路徑:社區服務人員可走訪本社區居民,就社會公共體育服務需求進行面對面的民意調查;可以在政府官網網站開通體育服務民意調查通道,收集并分析市區內居民的體育需求。還需對社會各層級的體育組織進行體育需求調查。最后,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要對收集回來的民意進行深入分析并充分予以重視,并盡可能合理地滿足大部分居民的訴求以保障居民權益。

二、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健全社會體育服務機制

無論在疫情前或后疫情時代,都不應該將社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側主體局限為政府。應建立一種以政府為主導,積極動員全部社會力量的完善的社會體育服務機制。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均應該成為社會體育供給側的主力軍。一般情況下,相關企業擁有更先進的理念和專業的人才,若能積極引導其加入到社會體育服務中,將大力提升城市社會體育的服務水準。相關非營利組織擁有更為豐富的縱向知識,眼界更為開闊,更貼近居民生活且更具動力,能更為協調地利用各類信息實現最大化的服務優勢。

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將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主體擴大化,是資源整合利用的過程。首先,各類力量聚集成合力,在城市相關政策的標準制定發揮積極作用,促進社會體育服務的健康發展。第二,將會形成更多的橋梁和紐帶,交流通暢、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對優化社會體育服務具有極大的幫助。第三,整合后的供給側主體將會維護城市社會體育服務的發展秩序,主導社會體育服務的正向發展。

三、全面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社會體育服務形式

后疫情時代,要創新供給方式,更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寬城市社會體育服務的界限?;ヂ摼W技術具有更高的互動性、趣味性、實效性及便捷性,通過探索“互聯網+體育服務”新路徑,將會進一步合理配置體育資源,有效提高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互聯網技術將個人納為到服務資源輸出方,進一步擴大了城市公共體育供給側的主體范圍。網絡平臺上,個人可以輸出體育資源提供給大眾,且資源輸出者和接受者可實現實時的無障礙溝通,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同理,其他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主體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發布信息,使居民享受到實時資訊,幫助居民享受到優質、全面的社會體育服務。通過“互聯網+體育服務”路徑,居民可以在線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居家鍛煉也可在科學的官方指導下合理進行,提高了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鍛煉質量。同時,居民之間也可以在這一平臺建立交流關系,互相鼓勵幫助、共同探討健身方法,提高了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在城市社會體育服務中納入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源共享,解決供需矛盾。當然,網絡平臺也存在大量的無效資源,這就要求城市體育服務供給方適當介入管理,為居民識別網絡資源提供引導及幫助,促進“互聯網+體育服務”路徑的正向發展。

四、建立監督評價系統,提高社會體育服務效率

績效評估是改革的重要一環,合理地監督評價體系是強化城市體育服務流程的有效保障。政府應建立有效的體育服務評價方法,清晰地落實責任到具體部門,通過階段性的嚴格監督和管理手段,促使城市社會體育服務不糊弄、不懈怠,保障城市體育服務質量。另外,理性的評價也是修正自身的有力手段,評價結果可以使某階段存在的問題顯露無疑,因此結合階段性的評價結果,反饋到整個社會體育服務閉環中,對還不盡如意的環節進行及時的改正完善,進而提升城市社會體育服務水平及效率,保障體育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房殿生,蔡友鳳.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視角下體育供給側改革[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06):12-17.

[2] 吳奇修.我國資源型城市競爭力的重塑與提升[D].中南大學博士畢業論文,2005.

大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后疫情時代社會體育服務供給側改革策略研究”。項目編號:DSGB2020048

作者簡介:李笑然(1992-),女,助教;王海燕(1978-),女,副教授;李霞(1974-),女,副教授。

猜你喜歡
后疫情時代大慶
國之大慶,成就報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慶作品欣賞
我國第一艘2.4萬噸油輪“大慶61號”
大慶師范學院簡介
九曲黃河第一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