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外資利用效率測評及其時空變化研究

2020-12-29 11:55馬楨
大經貿 2020年7期

【摘 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資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逐漸從一個數量小、范圍窄、限制多的試點階段發展到現在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格局。雖然目前外資利用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高效發展,但是在利用外資方面還是存在較多問題,主要的問題表現在外資利用效率不高,而本文就主要圍繞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展開了探討,對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測評及其時空變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夠幫助更好的提升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

【關鍵詞】 中國外資利用效率 效率測評 時空變化研究

引 言

外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來源之一,它不僅能夠為我國的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技術支持,同時也為我國的就業、創業提供了資金保障。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各種外資利用問題不斷地被暴露出來,進而制約了我國的經濟結構化轉型。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合理引導并利用外資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讓外資利用對我國經濟起到積極作用,必須解決當前存在的外資問題,對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對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進行測評并對外資利用效率的時空變化進行分析,幫助我國更好的解決外資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外資利用效率測評

近年來,中國利用外資規模逐漸增大,態勢良好,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大量的外資進入中國的經濟市場中,促進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但同時在外資的發展中也不斷出現一些效率不高,結構失衡等問題,為了提高外資利用對中國發展的效率,需要不斷對外資的利用效率進行測評,接下來將對外資利用效率的測評方式以及測評指標進行簡單的研究。

(一)測評方式1、傳統方式。傳統方法是一種比較籠統的測評方式,它主要是將外資的投入量和外資的產出量進行一個對比,從而測評出不同城市、不同時期的外資,在市場經濟中的利用效率,其中外資的投入量包括涉外資本在我國企業中投入的一切資金、技術,外資的產出量包括外資投入帶給企業的所有經濟收益,以及進出口的經濟收入,這種傳統的測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外資的利用效率,但是對于外資的利用質量是比較難衡量的。2、數學模型[1]。當前我國對于外資利用效率的測量模型有很多種,比如AHP模型、OA模型、DEA指數、GMDH指數、Malmquist指數等,雖然這幾種數學模型都可以對外資利用效率進行測評,但是它們的側重點不盡相同,測評出的結果也各有利弊。前兩種模型的測評不是足夠的嚴謹,對于外資投入和產出之間的聯系不緊密,而后兩種數學模型對于外資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聯系較好,但是它側重于測評外資的投入效率,與外資利用效率的實質不符,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測評的比較少。被用到最多的外資利用效率測評方法就是DEA的數學模型,外資利用是一個多投入、多產出的復雜過程,而DEA指數也正是這樣一種多輸入、多輸出的復雜模型,相比于其它數學模型,DEA指數模型會更符合外資利用效率的測評。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在外資利用效率的測評中,指標的選取是一個重要的部分,指標的選取必須遵循真實性,可行性,合規性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證外資利用效率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外資引入的指標可以選取資金、資本、勞動力、技術等指標,對于外資產出的指標的選取可以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技術效益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選擇,因為外資的利用給我國帶來的影響效益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同時也體現在各種社會發展中[2]。

除此之外,在外資利用效率測評指標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指標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并不是相關性越高指標選取越有效,如果選取的指標之間相關性過高,被測評的對象信息就會被重復使用,會使得測評結果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所以指標的選取一定要遵循真實性、全面性、可行性、指標相關性小等原則。根據外資利用效率的測評目標,指標體系的構建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要確定一系列測評指標,在選定的指標中初步篩選一部分指標,其次是要對初步篩選后的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只要是指標之間相關性較低的,都可以保留下來進行指標體系的進一步構建,最后一步選取要求是外資的投入與產出之間要相關聯,而且兩者之間必須要呈正相關,然后根據這三步的構建出合適的測評指標體系。

二、中國外資利用效率時空變化分析

(一)時間序列分析。根據DEA指數模型可以將我國地區分為幾個模塊:高校模塊、中效模塊以及低效模塊。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經濟一直在持續穩定增長,但是我國的外資利用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從外資利用效率的測評結果來看,中國的外資利用效率還是比較低的,近年來外資利用的有效性在相對高效和相對低效的地區數量有所減少,但是在相對中效的地區數量增加,而且地區變化較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

(二)空間變異分析。在時間序列初期,我國外資利用效率主要呈現出一個大分散-小集中與大集中-小分散并存的空間結構,其中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間結構表現為中國外資利用有效的地區比較多,且相對集中,而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間結構表現為中國外資利用有效的地區比較分散,只有中效和低效的地區呈現局部集中的狀態。多年來,隨著外資利用率的不斷增多,中國外資利用效率的空間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逐漸變異為大集中-小分散的空間結構,中國外資利用效率的有效地區不斷增加,而且目前中國外資利用有效的地區在不斷集中[3]??偟脕碚f,由于我們國家的不斷努力,我國外資利用的有效性不斷增加,空間結構變異逐漸向好的一方轉變。

三、總結語

總之,外資利用推動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外資的利用效率;通過正確的外資利用效率測評方式,對外資利用效率的空間變異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解決外資利用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促進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偉偉 楊永春 鐘源 趙四東;中國省會城市外資利用效率測評及其時空變化研究;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1城市化與區域規劃研究);2012(10);

[2] 李偉偉 楊永春 趙四東;中國外資利用效率及其時空變化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12(06);

[3] 高維婭;外資區域轉移背景下FDI對東中西部產業結構影響的比較研究;東南大學;2015(05);

作者簡介:馬楨(1989—),女,四川成都。碩士,現就職于眉山市經濟合作局外資服務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