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及相關政策淺析

2020-12-29 11:55郭家宏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經濟政策疫情

【摘 要】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我國爆發隨之蔓延全球。在防疫方面我國做出巨大努力并付出一定經濟代價。本文從宏觀經濟政策所需要達到的四個目標出發,結合現有數據進行分析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最后得出盡管疫情對我國的經濟造成快速且較為強烈的影響,但憑借優越的經濟制度和強大的經濟實力,我國一定可以完成既定目標的論斷。

【關鍵詞】 宏觀經濟目標 疫情 經濟政策

一、引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1],在國際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全球經濟動力持續下降的重壓之下,2019年我國實現GDP增長6.1%的奇跡。然而,在齊頭并進實現全面小康時,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毫無征兆的爆發,并持續至今。截至7月4日,我國累計確診病例達85287例,累計死亡人數4648例;全球累計確診超1100萬例,累計死亡超52萬例,據統計,全球每18秒即有1人死于新冠病毒1。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指出,新冠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危機,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沖擊[2]。疫情不僅威脅生命健康,還嚴重干擾了經濟系統的正常運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6月24日發布報告稱,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同樣,作為疫情爆發的起始點,我國在全力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時,按下了經濟暫停鍵。然而,伴隨著疫情的常態化發展趨勢,生產生活必須恢復正常運轉,否則經濟損失造成的混亂不會小于疫情影響。習總書記指出要抓住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的機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在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同時努力實現全面小康,脫貧攻堅的任務2。本文結合數據和相關經濟理論,分析疫情對我國造成的宏觀經濟沖擊和政府采取的相關政策措施。

二、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新冠疫情爆發已有接近半年時間,為了全面觀察疫情前后經濟的變化,本文采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的數據進行趨勢分析。對宏觀經濟的討論,本文依據宏觀經濟所要實現的四大目標: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價格水平穩定以及國際收支平衡四大方面進行分析。

(一) 就業情況

衡量就業情況的重要指標是失業率。一般而言,失業率的合理區間為4%左右,可見盡管沒有疫情沖擊,我國失業率仍在5%以上。特別在2月份,由于春假、人員流動等原因會出現失業小高峰(如2019年2月失業率為5.3%,是全年最高值)。但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2月失業率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值6.2%,同比增加0.9%,環比增加1.1%,可見為抗擊疫情的停工停產行為可以帶來巨大且迅速的失業反應。3月份防疫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企業開始復工復產逐步恢復生產經營活動,消費需求逐漸回升,帶動就業崗位較快增加,失業率環比回落0.3%。然而在4月份失業率再次走高,由于數據缺失,目前沒有得到5、6月數據,但可以預見的是由于5、6月份吉林舒蘭、北京爆發的小范圍疫情影響,失業率不會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更可能在波動中走低。盡管該數據反映的失業率高峰尚在6%左右的合理區間徘徊,但由于存在農村失業、未登記失業的情況,城鎮調查失業率往往比真實失業率低的多,因此實際失業情況一定比該數據更高。但總體來說,真實失業率的趨勢與城鎮調查失業率趨勢保持一致,該指標具有參考價值。

(二) 經濟增長情況

經濟增長可以用GDP和GDP增長率指標代替。為了具體衡量各個產業的產出變動情況,本節從總GDP、分產業GDP、分需求GDP三個層面分析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圖2顯示,2019年我國的經濟平穩增長,而受疫情影響,2020第一季度我國GDP下降9.8%,比上季度GDP縮水6.4萬億,經濟出現斷崖式損失。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最重要指標,從圖2中可以看到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十分明顯。

(三) 價格水平變動情況

衡量價格指數的指標主要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CPI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重視消費端的價格變化,它的變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通貨膨脹情況。

圖5反映CPI的走向,圖中實線表示總體CPI的變化,可以看到在2019年CPI變化總體平穩呈輕微上漲趨勢,表明我國的通貨膨脹并不嚴重,但當遭遇疫情沖擊時,2020年2月CPI同比增長3.7%,分類別看多數商品在2、3月出現較大上漲,其中食品煙酒類商品價格漲幅最大,其次交通通信類商品價格也出現高峰。疫情期間由于交通管制、商場關閉等原因,出現供不應求情況,因此對于人民生活最重要的食品煙酒類商品價格會出現最為明顯的大幅上漲;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倡導“宅家生活”的方式刺激了在線學習、辦公的新模式,人民對與之相配套的通信工具需求也大幅增加,同樣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一季度我國經濟出現負增長,而衡量通貨膨脹的CPI指數卻出現上漲。2-3月出現的產出下降、物價上漲的現象與西方經濟學的“滯漲”概念一致,面對滯漲現象,應該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并且適當減小利率,在時間的推移下逐步減弱其影響。

(四) 對外經濟情況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強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指出:2019年我國基本實現國際收支平衡3。2020年,盡管我國國內防疫形勢向好,但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疫情期間,多線國際航空與中國停止往來,加之國外高漲的民族主義和貿易戰,使得對外經濟雪上加霜。衡量對外經濟可以從進出口數額變化來判斷。

統計局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2月時期,由于春節影響,我國進出口額均比較低,因此2月份出現低谷階段并非單純受疫情影響,也與春節假期有關,疫情的直接影響可以從增長率中看到,據統計,2020年2月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受影響程度最大,下降17.2%,進口下降4%,3月隨著防疫形勢好轉,進出口總額下降幅度減小,貿易形勢明顯好轉;4月份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而國內形勢進一步好轉,因此4月份盡管進出口仍處于縮水狀態,但出口環比增加8.1%,實現十分難得的逆勢增長。在出口物資上,統計顯示,我國抗疫相關物資出口加速:3月份,醫藥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7.4%;其中,藥用輔料及包裝材料、生物藥品等行業大幅增長40%以上,化學藥品原料藥、藥品制劑等行業增長10%左右??挂呶镔Y出口為緩解全球抗疫物資短缺、支持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討論

疫情防控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3]。從我國疫情時期經濟形勢看,2月份抗疫措施犧牲了一定經濟,但由于堅實的經濟實力和優越政治制度,我國的經濟展示了強有力的韌性,從宏觀角度的四大目標出發我們發現在重大外生沖擊面前,我們國家有快速恢復經濟的潛力,但這種能力需要強有力的政府引導干預:鼓勵發展新基建、倡導低成本的地攤經濟、不追求具體增長數字等等措施理念都是我國結合自身實際做出的綜合研判。

就業方面,政府應該引導農民工有序轉移就業,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強困難人員兜底保障,保持就業總體穩定有基礎有條件;經濟增長方面,首先應刺激消費,姚洋指出比起發放消費券,紅包的刺激效果更好[4]。其次,政府有必要大力扶持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價格控制方面,2月份出現的滯漲現象雖有一定好轉,但滯漲并未消失。我國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在政策搭配上,需要從總量和結構兩端入手,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保證物價穩定,在低通貨膨脹下實現經濟增長[6];國際貿易方面,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全球化的疫情,李克強指出我國應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積極利用外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4。盡管外生沖擊嚴重,但我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不會動搖。

【注 釋】

[1] 搜狐網:全球每18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 https://www.sohu.com/a/404718507_330931

[2] 人民網:疫情防控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002520461825521&wfr=spider&for=pc

[3] 中國政府網:政府工作報告 http://www.gov.cn/premier/2020-05/29/content_5516072.html

[4] 中國政府網:政府工作報告 http://www.gov.cn/premier/2020-05/29/content_5516072.html

【參考文獻】

[1] 李曉嘉.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助力高質量發展[J/OL].人民論壇·學術前沿.https://doi.org/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2.003.

[2] 黃守宏.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比蝿誟J].行政管理改革.https://doi.org/10.14150/j.cnki.1674-7453.20200701.001.

[3] 李明,張璿璿,趙劍治.疫情后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走向和財稅體制改革任務[J].管理世界,2020,36(04):26-34.

[4] 姚洋.消費強刺激,經濟活起來[J].上海企業,2020(05):66.

[5] 姚洋.中國無需跟隨歐美“放水”刺激經濟[N]. 環球時報,2020-06-10(015).

[6] 程實.經濟戰“疫”中的客觀認知與務實抉擇[N].中國銀行保險報,2020-04-20(002).

作者簡介:郭家宏(1997年-),女,漢族,山西省呂梁市人,學歷:在讀碩士,單位: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人口經濟學與發展經濟學

猜你喜歡
經濟政策疫情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淺析樸正熙政府的經濟政策及其影響
產業政策的兩個重要屬性和權貴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政治效果與治理體系
中國新形勢下的經濟政策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