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產業貿易競爭力發展趨勢及分析

2020-12-29 11:55王小涵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對外貿易

王小涵

【摘 要】 選取江蘇省2007-2017年部分產品類別的進出口額作為研究對象,貿易競爭力指數作為指標,探索江蘇省產業貿易競爭力現狀、演變趨勢及特征,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江蘇省產業 對外貿易 貿易競爭力指數

一、引言

入世以來,江蘇省外貿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都迅速增長,2002年江蘇省對外貿易額為703.05億美元,占全國的11.3%,到2017年對外貿易額為5911.39億美元,占全國的14.4%,年均增長20.7%。在我國進入“新常態”,全球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江蘇外貿企業面臨嚴峻挑戰。同時江蘇省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沿海省份之一,有必要提升外貿質量,從外貿大省發展為外貿強省,從而促進江蘇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因此,亟待提升江蘇出口產品貿易競爭力,推動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完成和經濟水平的提升。

二、江蘇省外貿發展現狀

(一)外貿規模擴大迅速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呈現大幅度增長趨勢。自2007年至2017年,江蘇省進出口貿易額已經連續10年居全國第二位。2009年有余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江蘇省的外貿總額首次出現負增長。2010年江蘇省對外貿易逐步恢復,但由于受國際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從2012年開始江蘇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趨緩。但是縱觀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江蘇省對外規模擴大還是非常迅速的。

(二)一般貿易成為江蘇外貿增長的主要方式

近年來,江蘇省貿易方式發生了一些改變,從表1看出,2014-2016年,一般貿易出口額占比逐年增加,而加工貿易的出口額逐年降低。而2017年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占比均有回升,總的來說,我國貿易方式正逐漸以一般貿易為主。

(三)出口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

目前江蘇省外貿市場形成以歐盟、美國、日本、港臺為重點,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2007-2017年,江蘇省對美國等傳統市場出口增速較慢,與新興市場的貿易逐年增長。2017年,江蘇省對美國出口855.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對日本出口273億美元,同比增長5.08%;江蘇對俄羅斯、拉美、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分別比上年增長11.8%、12.9%、11.5%和12.3%。

三、江蘇省產業貿易競爭力演變趨勢

(一)初級產品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

2007-2017年江蘇省初級產品基本維持較低的競爭力,總體變化不大,有極大的競爭劣勢。其中,除非食用原料由-0.85微升至-0.78,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由-0.61下降至-0.84,均維持極大競爭劣勢外,食品及活動物由0.41下降至0.19,由較強競爭優勢轉為微弱競爭優勢。由此可見,江蘇省初級產品競爭力將整體失去競爭優勢,未來不可依靠初級產品貿易,應加快初級產品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二)主要農產品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

江蘇省2007-2017年農產品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結果顯示,江蘇省農產品貿易競爭力整體呈下降趨勢,由0.41下降至0.19。其中,蔬菜及水果由0.52降至0.42,基本維持較強競爭優勢;谷物及其制品由0.58急跌至0.16,由較強競爭優勢跌為較弱競爭優勢;但肉及肉制品由-0.44急跌至-0.93,維持極大競爭劣勢。這表明,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江蘇省農產品總體越來越缺乏競爭優勢,應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與出口國的合作并尋求相關技術創新。

圖1江蘇省主要農產品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

(三)主要工業制成品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

2007年-2017年江蘇省工業制成品貿易競爭力整體成緩慢上升趨勢,由0.21上升至0.31,由微弱競爭優勢提高到初步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其中,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的貿易競爭力常年維持在負值,但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由-0.28上升至-0.13,預計在接下幾年,會有從微弱競爭劣勢向微弱競爭優勢的轉變;機械及運輸設備由0.24上升至029,上升幅度不大,基本維持微弱競爭優勢;雜項制品的競爭力由0.22上升至0.45,由微弱競爭優勢提高到較強競爭優勢,競爭力有了相當程度的改善。

(四)主要機械及運輸設備貿易競爭力變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江蘇省產業結構的改善,機械類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主要機械及運輸設備貿易競爭力都有了一定的改善,整體維持在0.32,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中,特種工業專用機械由較大競爭劣勢的-0.47上升至微弱競爭劣勢-0.02,盡管有一段時間的波動,但已有向微弱競爭優勢發展的趨勢辦公用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波動不大,貿易競爭力均值為0.72,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相關機械產業應繼續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保持產品的競爭優勢。

四、提升江蘇外貿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優化貿易結構

1.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政府應鼓勵外貿企業通過技術研發、技術引進、跨國并購等途徑進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加速推動企業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實現科工貿一體化。同時企業應樹立品牌意識,創建自主品牌。已有品牌的企業要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2.優化出口市場結構。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可以分散外貿風險,減少貿易摩擦。江蘇省市場多元化策略應在穩固東亞市場的同時,提高對歐美等重點市場的開發深度,大力拓展非洲、東歐、拉美、中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對于貿易增速較慢的新興國家和地區,可以運用展會、國際電子商務平臺等多種渠道,加大開拓力度,力爭占有較多的份額。

3.優化外貿主體結構。引進技術水平高、能耗低的外資企業,減少對技術含量低和加工貿易型外資企業的引進,并逐步取消對外資企業的政策優惠,降低對外資企業的依賴度。重點培育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具有較強國家經營能力的貿易集團。

(二)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引導加工貿易企業改變以組裝加工為主的狀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促進加工貿易配套體系逐步向研發、設計關鍵零部件、創立品牌、營銷服務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引導加工貿易企業更多采用國產料件,促進產業內或關聯行業的發展。

(三)加強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

政府、外貿企業應重視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多種途徑培養一支適應江蘇開放型經濟發展需要的國際化人才隊伍。制定和實施吸引外經貿優秀人才專項規劃,著力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領軍人才,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人才對軟件、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帶動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詹桂芬.江蘇省產業貿易競爭力趨勢及特征研究[J].商業經濟,2017(7):107-112.

[2] 韓一波.外貿競爭力研究——以江蘇省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07.

[3] 李春.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再考察——增加值貿易和傳統貿易統計方法比較視角[D].青島:青島大學,2016

[4] 文東偉,冼國明.垂直專業化與中國制造業貿易競爭力[J].中國工業經濟,2009(6):77-87

[5] 江蘇省統計局.江蘇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2017

猜你喜歡
對外貿易
河南省對外貿易現狀及問題研究
人口紅利漸失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