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箵粢咔樾睦斫】捣仗剿髋c實踐

2020-12-29 11:55蔡丁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疫情

【摘 要】 面對新冠疫情,婁底職院迅速響應,制定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干預方案,開展了系列抗擊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做到早預防、早疏導、早干預,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關鍵詞】 疫情 心理防護 心理健康服務

新冠疫情是公共衛生事件,也屬重大社會應激事件,身體健康受到威脅的同時,也給社會大眾造成心理沖擊。為及時掌握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心理危機研判與干預,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教育部及湖南省教育廳有關會議、文件精神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堅持統一指揮、上下聯動、預防為主、面向全體、重點支持、個別輔導的工作原則,制定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干預方案,將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納入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減輕因疫情對學校師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進行疫情防護的同時,做好心理防護,更理性應對疫情,學校主動對接需求,整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迅速反應,利用線上、線下多種途徑,開展了系列抗擊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為全校師生開展心理支持服務,引導全校師生了解可能出現的認知、情緒、行為、軀體應激反應,能積極、科學應對,做到早預防、早疏導、早干預。

一、開展抗疫心態調研

為引導學生理性平和心態和進一步有針對性的開展后續心理輔導工作。婁底職院編制問卷,使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危機脆弱性量表、PHQ-9抑郁癥篩查量表,開展網絡調研,調查疫情重點地區和其他師生情緒健康、社會心態現狀,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及時識別高危人群,發現可能出現的群體心理危機苗頭,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并提供建議的解決方案。根據調研結果,利用多種形式如倡議書、網絡心理輔導、網絡直播課、科普疫情知識和心理知識、朋輩輔導等方式,提高師生心理健康知識、技能和意識。

二、加強心理健康科普宣傳

疫情出現后,婁底職院搜集整理編輯各類文章、動畫、講座等各方資源,推送專業心理防護知識,通過QQ、微信公眾號和易班等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心理聯接,確保心理健康公益資源對全校師生的可得性,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減少和降低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困擾和心理壓力。爭取每天至少一次心理宣傳,針對疫情期間不同學生不同情況,設計不同主題科普心理知識,推廣心理技能,幫助學生規律作息、樹立科學理性心態,穩定情緒、改善行為。

三、開通心理熱線和網絡心理輔導

針對師生疫情期間情緒、壓力、親子關系等問題,組織、培訓了學校網絡心理咨詢隊伍,開通熱線咨詢和qq心理咨詢,為師生提供心理急救和心理疏導服務咨詢師通過真誠表達關心,運用正?;?、穩定化等心理咨詢技術,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掘來訪者的正向力量和資源, 緩解焦慮情緒,為來訪者提供有效的干預和幫助,接下來還需進一步完善心理援助熱線服務體系, 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 守護師生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期間心理健康。

四、朋輩心理輔導員發揮重要作用

依靠學校-二級學院-班級的三級防疫心理危機干預網絡,在學生每日的健康打卡中添加心理健康打卡,及時掌握學生的情緒和思想狀況;充分發揮校院心理部、班級心理委員、寢室長的作用,篩查重點的疫情心理問題,針對特定問題學生,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朋輩輔導員將主動介入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建立團隊互助或一對一的結對互助,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群體,針對特定問題建立心理互助協同小組, 如為就業學生建立就業信息共享小組,為長期隔離過程中出現親子關系問題的學生成立關懷小組等,運用學生自身的信息資源和共情能力優勢,通過同學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解決學生的現實困惑,有效緩解學生疫情期間的心理壓力。開展朋輩心理輔導是學生面對重大危機事件時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途徑。

五、針對疫情需要,重新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為防止防疫心理工作的碎片化、零散化和形式化,學校心理教研室牽頭,集全體心理專兼職教師之力, 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網絡集體備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運用釘釘網絡直播、智慧職教等網絡平臺,按照不同主題,修改授課計劃,重點融入新冠肺炎的防護措施、心理疏導、自我調節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引導廣大學生學習疫情相關醫學和心理知識,了解在隔離期間會產生的各種情緒,積極學會使用正確調節焦慮、煩躁、失眠、恐慌等情緒的方法,用好社會支持系統,課中設置交流和分享環節,表達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情緒狀態和積極應對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疫情的重新設計,對學生在疫情期間的情緒優化、心理疏導和心理危機的預防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做好對易感學生群體的重點排查和專業干預

學工線人員積極響應,迅速展開對原本進入心理危機預警庫的學生,對前期家人有新冠肺炎確診或者疑似病例的學生,重點疫區學生,醫護人員、警察、志愿者等一線人員子女,畢業生等易感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深入訪談,實時更新生活和情緒狀況,結合學生需要及學院特色開展各類幫扶行動。對畢業生就業策略和就業心態進行了調研,對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溝通、指導,學校招生就業處通過網絡聯合招聘,依托校友資源,輔導員和專業老師向畢業班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信息。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輔導員充分利用微信、電話、短信等多渠道深入了解隔離期間親子關系狀況、學生網課情況等,努力做到雙向溝通,建立適宜的溝通機制。一旦發現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及時轉介至學校心理中心,由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詢師進行專業心理干預和心理輔導,對于由心理問題引發精神問題的學生,及時與家長溝通、校醫聯動。

七、開展抗疫心理特色活動

利用學校特色,發揮專業優勢,結合本土文化,開展抗疫心理特色活動。組織策劃“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通過“同讀一本書”活動, 開展“疫情期間的心理成長”在線征文,從積極心理的角度引導學生正面認識問題,看到自己在磨礪中的成長;開展心理委員培訓,強化心理服務隊伍的專業化建設;輔導員和班主任開設“心理防疫,你我同行”云上主題班會,系統指導學生積極關注疫情,形成科學認知,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念,幫助學生增強控制感、規律感、聯結感、希望感和意義感;利用各種線上平臺廣泛吸引調動學生力量,開展微視頻大賽等,進行生命教育,引導學生觀察、體悟生命,加深對生命的理解;推廣心理放松方法,如肌肉放松法、音樂放松法、自我想象法、呼吸放松法、蝴蝶抱、身體掃描、積極“愿望清單”技術,利用隔離期間難得的獨處時間,試著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想法、信念和行為等,帶來平靜和愉悅;通過學生總結分享活動,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避免單向傳輸,號召學生關注當下、充實自己,同時看見自己在抗擊疫情實踐中的能量,學會彼此激勵和賦能。通過多種活動形式的開展,豐富了學生們的假期生活,有效緩解了學生疫情期間的負面情緒,充分調動了師生資源,增強了學生自我防疫意識,提升了學生的自助能力和心理免疫力。

【參考文獻】

[1] 曉梅.如何實現心理的有效抗疫[J].人之初,2020,(2):66-68.

[2] 楊蓮清.重大疫情下的社會心態及心理防護探究[J].心理學進展,2020,10(06):747-754. DOI:10.12677/AP.2020.106091.

[3] 劉宣文,周宵,黃蕊.新冠肺炎疫情下群眾心理免疫力提升的方法探析[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19(4):26-29,34. DOI:10.12191/j.issn.1674-232X.2020.04.005.

[4] 弋鵬,田仁連.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大學生心理狀態調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0,(3):24-28.

[5] 顧興立.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輔導員 工作的介入:以學校社會工作視角為例[J].健康研究,2020,40(3):261-263,276. DOI:10.3969/j.issn.1674-6449.2020.03.006.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動態監測體系創新研究》編號:(XJK18BXL005)

作者信息:蔡?。?985.04-),女,湖南新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疫情
疫情仍在 請勿放松
戰疫情
疫情之下 年夜飯怎么吃?
疫情來襲 我們該怎么辦
疫情常見詞知多少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戰疫情 迎七一
酸甜苦辣說疫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