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2020-12-29 11:55蔡安青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

【摘 要】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新型政權組織形式,于1949年9月首次寫進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70年來全體中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推動中國社會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

【關鍵詞】 人大制度 優越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支持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好實現形式。其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有利于從制度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是由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國家本質的不同,決定著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地位的不同。中國封建社會綿延兩千多年,其間政權更替大大小小無數次,但不管換誰當皇帝,人民大眾一直處于被統治、被壓迫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后,人民翻身得解放,國家政權掌握在人民大眾手中?!?1949年9月,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莊嚴宣告,新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大眾管理國家事務的平臺,民主選舉是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標志。

二、有利于從體制上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曾說,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小平同志說的“益處”指的就是人大制度的“議行合一”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權力統一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政權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權性和至高性,其他國家機關都是它的執行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前提下,明確劃分國家的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這種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避免權力過分集中,又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工作效率,使國家的各項工作協調一致地進行,避免了有些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權力分立制衡制度,國家機關之間經常摩擦、扯皮、互相牽制的弊端。

三、有利于從方式方法上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保障,即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制度,既保證了中央集中統一的領導,又能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達中央、下連民意,發揮著黨與人民中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代表們將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整理,忠實的傳達給黨中央,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充分發揚民主,依照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統一起來,形成各項政策和舉措貫徹下去,以維護全體人民利益,例如全面放開二孩、上調個稅起征點、最多跑一次、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減稅降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握在人民手中的權杖”,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及時調整或者修訂有關政策,更好的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有利于從大局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我國是統一的單一制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上,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級國家機關通過自己的活動,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幫助他們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并且,憲法和法律規定,在全國人大中,各少數民族都有適當名額的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各級人大中,都應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把各地區、各階層、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吸納到國家政權中發揮作用,維護國家的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代表總人數1226人,他們包括了當時中國所有的民主階級和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及工農業勞動模范,武裝部隊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學、藝術、科學、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代表,其中少數民族代表178人。此次人大會議為后來的歷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啟了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之遵循模式。隨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和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適時增設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至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時,代表結構進一步優化,在2987名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總數的13.76%,并且是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有1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擁有1名全國人大代表。此外,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還有歸國華僑代表35名;香港特別行政區選出的36名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選出的12名代表;臺灣省籍同胞選出的13名代表。人民代表大會是各族人民集合民意,表達各方利益訴求的政治大舞臺,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大融合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總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歷經70的實踐探索,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出巨大優勢和功效。在新的奮斗征程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完善,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征程中,持續的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作者簡介:蔡安青(1964.11-),女,江西永修人,工作單位:永修縣委黨校,職稱: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黨建。

猜你喜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
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推遲召開相關問題的探討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8年3月20日)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研究
西寧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
誰最早提出人民代表大會的概念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