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縣地震前后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2020-12-29 11:55張晗
大經貿 2020年7期

【摘 要】 隨著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對汶川縣地震前后土地利用分類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利用GIS技術,對汶川縣2005年地震前及2015年地震后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地震前后的各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幅度不大,其中以森林和草地面積為主,隨的災后重建工作的推進,農田和建設用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

【關鍵詞】 汶川地震 土地利用變化 GIS

1研究背景

2008年05月12日在四川汶川發生M7.8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31.0度,東經103.4°。此次地震對自然環境造成巨大影響,使災區土地利用類型發生極大變化。由于遙感技術的時空連續性和區域覆蓋性,因此用于監測災區地面表層變化。王文杰等人使用光學衛星數據TM和SPOT等對重災區的14個區縣的生態系統狀況做出快速評估[1]。趙旦等人利用機載高分遙感影像,評估了汶川災區5年來的農田和森林植被恢復情況,結果表明農田僅有17.5%得到恢復和耕種使用,森林有39.36%區域得到完全恢復[2]。范建容等結合GIS技術和遙感數據,分析了北川縣唐家山地區的地震次生災害與被毀耕地的關系,結果表明,崩塌滑坡、被毀耕地分布與斷裂帶分布一致[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取汶川地震的重災區縣汶川縣為研究范圍,以2005年和2015年兩期土地利用類型數據,探討汶川縣震前和震后土地利用變化情況,進而分析震后恢復情況。

2研究區概況

汶川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境東南部的岷江兩岸??h境東西寬84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084km2,地理位置為30°45′~31°43′N, 102°51′~103°44′E。海拔為783~6132m,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東南部為漩口地區的岷江出口。

3數據與研究方法

3.1數據獲取。為調查研究區地震前后土地變化情況采用從中國1:100萬土地利用數據庫中獲得的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數據;輔助數據有分辨率為90 m的DEM及四川省行政區劃矢量數據。

3.2研究方法?;贕IS技術的空間分析功能,對2005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2005-2015年地震前后的汶川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4結果分析

本文引用羅慧娟的5個一級土地分類體系[4],對研究區地震前后土地利用結果進行統計,見表1:

結果表明,研究區震前震后的土地利用類型以森林和草地居多,與潘倩等人[5]研究汶川災區土地恢復情況一致。其中建設用地的面積變化最大,增加了8.37km2,其次是農田增加了6.02km2。王旭峰等人[6]提出,災后重建,不能只是簡單地原地恢復重建,而是要從長遠考慮,不僅要考慮災區未來防震減災的目標,而且還要衡量地震災區今后的發展條件,因此,建筑用地的增加與災后重建相關。草地減少面積大,但森林面積占土地面積的41.57%,這是因為民生經濟的發展,增大了耕地和基礎設施用地面積。從表1可知,森林在2005年和2015年面積占比分別為54.2%和54.1%,森林面積波動不大,主要來自災害的恢復。彭中樞等人[7]在文章中闡述了土地利用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方面。因此土地規劃要科學、理性,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8]。

5結論

通過對汶川縣2005年和2015年兩期土地利用變化信息的提取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遙感和GIS技術的結合,是提取區域土地利用信息非常有效的方式,其在資料缺乏地區,遙感技術更降低了災情評估難度,有利于對災情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對災后土地利用恢復情況的把握對于災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通過對研究區地震前2005年和地震后2015年土地利用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十年間汶川縣災區土地利用出現較為明顯的恢復,草地類型向農田和建設用地類型轉變;受災后重建工作的推動,農田和建設用地有了明顯的增加。

(3)本文從宏觀、大尺度上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受數據分辨率的影響,分析結果不夠精確,不過結果與前人研究分析的結論相一致。

【參考文獻】

[1] 王文杰,潘英姿,徐衛華,王晶晶,白雪.四川汶川地震對生態系統破壞及其生態影響分析[J].環境科學研究,2008(05):110-116.

[2] 趙旦,張淼,于名召,曾源,吳炳方.汶川地震災后農田和森林植被恢復遙感監測[J].遙感學報,2014,18(04):958-970.

[3] 范建容,張建強,田兵偉,嚴冬,陶和平.汶川地震次生災害毀壞耕地的遙感快速評估方法——以北川縣唐家山地區為例[J].遙感學報,2008(06):917-924.

[4] 羅慧娟,黃詩峰,臧文斌,李小濤.5.12汶川地震重災區土地利用變化遙感監測與分析[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1,9(03):209-215.

[6] 潘倩,張秋勁,徐亮.基于RS和GIS的汶川地震極重災區生態恢復監測——以都江堰市為例[J].四川環境,2012,31(04):29-33.

[7] 王旭峰,欒喬文,謝鑫.基于土地利用規劃視角的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思考[J].山西建筑,2018,44(30):28-30.

[8] 彭中樞,劉銀海.汶川地震對土地規劃引發的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158-160.

[9] 鄭偉元.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土地利用規劃的思考[J].中國土地科學,2009,23(01):48-51.

作者簡介:張晗(1996—),女,漢族,重慶永川人,學生,碩士,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方向:3S技術與數字國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