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失敗者,社會的邊緣人

2020-12-29 11:55王艷楊海俠杜彥臻
大經貿 2020年7期
關鍵詞:失敗孤獨游離

王艷 楊海俠 杜彥臻 

【摘 要】 作家王蒙,自1953年步入文壇以來,始終筆耕不綴、執著于文學創作。在《活動變人形》中,作家將眼光集中在知識分子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世界之上,如實地再現了特定歷史時期里中國知識分子的人生際遇,關照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變遷,進而反思了20世紀初期的中國革命、歷史文化、以及知識分子自身的缺陷等相關問題。

【關鍵詞】 苦悶 孤獨 游離 失敗 人物形象

《活動變人形》作為反思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濃厚的反思情緒和歷史意味。書中主要圍繞著“五四”知識分子倪吾誠的成長經歷、家庭生活和社會政治生活等,展示了五四時期部分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既不能與傳統徹底決裂,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王國,最終只得蹉跎歲月、潦倒一生的故事,其中折射出的知識分子的兩難境遇和二重人格的文化反思,具有濃厚的悲劇意味。

一、時代的夾縫與艱難的處境

19世界末20世紀初期的中國,正值新舊秩序更替的關鍵時期,西方的文藝思潮迅速涌入,給舊有的封建秩序、文化體制等帶來了強有力地沖擊。但是,封建文明向現代文明的過渡,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多元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生活在時代浪潮中的知識分子們首當其沖,被時代的洪流卷積前行。

《活動變人形》中的倪吾誠,便生活在這樣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作為沒落地主家庭的一員,倪吾誠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封建倫理道德,但他與生俱來的“革新”精神又促使著他想要脫離舊有的生活方式,去探索、追求一種全新的生活,但傳統的高壓并不會放任他的反叛,傳統的慣性勢必會給他迎頭一擊。

倪家傳統文化的代表,首先是倪母。她精明強悍,自尊要強,是倪家的中流砥柱。為了掌控丈夫與兒子,她可以親手教他們吸食鴉片,封建大家長的威嚴則讓她心安理得地包辦了兒子的婚事,她是倪吾成無法撼動的封建大樹。其次是妻子姜靜宜。作為中國傳統女性的代表,她鄙夷、否定倪吾成的西化表現,攻擊、咒罵丈夫的理想與追求,是造成倪吾成精神痛苦的重要原因。正是在這樣的處境之下,倪吾成一方面反抗傳統,卻又不能與傳統徹底決裂,向往別樣幸福的生活,卻又無從下手、前去追尋,于是他只得在傳統與現代的裂縫中掙扎、嘶吼,最后妥協退讓,成為時代的灰塵。

二、懦弱的性格與失落的生活

倪吾誠既找不到精神棲息地,也看不見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他看來,“無論是大學或者家庭,大街或是舞場,不論是高雅的或是低下的社交場合,都時常帶有纏繞人、折磨人的可怕可惡的糾葛矛盾,他常有無處可容身之感”。[1]一方面,他既沒有堅定的人生理想可供追求,另一方面,他又常常耽于幻想、沉迷于怨天尤人的嗟嘆。因此,他始終找不到人生的定位,是一個理想與現實的“雙重零余者”。

對于婚姻,倪吾成向往自由戀愛,欣賞個性獨立的新女性,但迫于母親的威嚴,他克制了自己的愿望,壓抑了自己的情感,接收了母親的“饋贈”而與靜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他又心有不甘,渴慕男女純真的愛戀,于是他試圖通過改變靜宜來營造人生幸福的幻夢,但最終在改造受挫、理想落空。事實上,他所渴慕的愛情從未實現,即便是他重新組建的家庭,充斥著的也只是無盡的爭吵與肆意的謾罵。

關于政治理想與學術追求,倪吾成則一度停留在淺嘗輒止、不得精髓的表面現象上。在接受了西方的文明的洗禮后,他極力排斥傳統、執著地追求著西方文明,但他真正關心的只是衣著、飲食、衛生等膚淺的東西。流于形式的高談闊論所暴露的是他精神世界的貧乏與空虛,在他詛咒舊世界的完結,期待新世界的到來、向往著新世界的光明和幸福的時候,他并不清楚如何去創造一個新的時代。他常說自己是個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并以此來獲得短暫的安慰和無關痛癢的同情??梢哉f,倪吾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一個深知自己的不幸而又耽于幻想、繼續加重自己不幸的可憐人。

三、傳統的惰性與失敗的人生

作為“五四”時期,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倪吾誠在時代洪流的卷積之下,表現出同時代的青年所共有的破舊立新的強烈愿望的同時,還有著中國傳統文人揮著不去的弱點和劣根性。作為丈夫,他本應擔起養家的責任,但他只顧自己享受,在妻子不能滿足他的幻想的時候,他毅然離開了家庭、拋棄了懷孕的妻子。作為父親,他本應是兒女的依靠,但他留給孩子的只是無盡的厭棄和不堪的紛爭。作為“五四”時期的知識分子,他熱衷于談論中國的腐朽與野蠻,并渴望未來中國能夠通過“歐化”實現崛起與振興,但他并不知道如何進行變革,也不曾為祖國的進步作出些許的貢獻與嘗試,他甚至還把振興中華的責任,推到自己學生的身上?!拔覀兊南M谀睦??就在你們身上。就是敢哭敢笑敢想敢做敢當。對這個世界不哭不笑而要理解?!盵2]

這個曾經擁有過一些美好的品質和崇高的理想的知識分子,在長期的碰壁與掙扎之中逐漸泯滅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進而流落到無盡的凡俗與空虛中去了。正如倪藻所說,他窮其一生的追求,只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無止無休的傷痛,光榮和幸福的王國里,從來不曾給他留下一席之地,苦難和羞恥的鳩毒,在他的血脈里舒展,吞噬其庸常的軀殼。[3]

四、結語

倪吾誠是一個復雜的知識分子形象。一方面,他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而對封建制度和封建壓迫保持退讓的姿態,而與生俱來的“變革”意識和留學經歷則又讓他生出變革的愿望與理想,并在對西方文明的盲目迷戀中逐步喪失了自己存在的立場與根基,最終導致自己成了一個游離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之外的一個雙重的“零余者”。

【注 釋】

[1] 王蒙:《活動變人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頁。

[2] 王蒙:《活動變人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頁。

[3] 王蒙:《活動變人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頁。

【參考文獻】

[1] 王蒙:《王蒙自傳:大塊文章》,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

[2] 梁盼盼:《歷史的反思與接續——析王蒙的<活動變人形>》,《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105期。

[3] 官嬌英:《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畸形兒——解讀王蒙小說<活動變人形>中的倪吾誠》,《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02期。

[4] 孫謙:《“知識分子”該如何鏡像自我——轉型期中國知識分子小說的敘事倫理考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新時期文學)2011年04期。

[5] 石芮旗:《論閻真的知識分子敘事——以<滄浪之水>和<活著之上>為例》,《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現當代文學)2015年10期。

作者簡介:王艷(1993—),女 (漢族),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18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杜彥臻(1996—),女,(漢族),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18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楊海俠(1993—),女(漢族),云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18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

猜你喜歡
失敗孤獨游離
莫須有、蜿蜒、夜游離
圈套里的個性化講述
超薄游離股前外側皮瓣修復足背軟組織缺損
游離血紅蛋白室內質控物的制備及應用
游離于翻譯的精確與模糊之間——兼評第八屆CASIO杯翻譯競賽獲獎譯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