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教材習作單元教學研究
——以“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學為例

2020-12-30 10:08李黎明,沈靜,王金玲
河北教育(教學版) 2020年9期
關鍵詞:初試石家莊市翠鳥

議課人員: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 李黎明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 沈靜王金玲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 史慧榮趙敏杰石家莊市談固小學 楊芳賀嘉胡利紅

指導專家: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王運

課堂展示1

《搭船的鳥》教學實錄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單元——習作單元。法國大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闭f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生活中到處都有美麗的東西,需要我們去觀察。

師:對,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第15課《搭船的鳥》,跟隨作者的“眼睛”看看他是怎樣發現生活中的美的。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師: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作者和媽媽坐船去祖父家,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小鳥和它捕食的過程,最后媽媽告訴“我”這是翠鳥。

師:這只翠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這只翠鳥很美麗,我是從第二自然段看出來的。

生:這只翠鳥捕魚很能干,動作很靈活,我是從第四自然段看出來的。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好,我們先看第二自然段,哪里體現了它的美麗?

生:“彩 色”“翠 綠”“藍 色”“紅 色”體現 了它的美麗。

師:這些詞語都是表示什么的?

生:顏色。

師:對,作者就是運用了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來描寫翠鳥的外形美。

生:“比鸚鵡還漂亮”。

師:你們見過鸚鵡嗎?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鸚鵡和翠鳥圖。)

生:它們嘴的長短、形狀不同,羽毛的顏色也不同……

師:作者為什么能把這只翠鳥的色彩寫得這么準確呢?

生:因為他觀察仔細。

師:對,你們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哦。我們來讀一讀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

四、精讀第四自然段

師:除了美麗,翠鳥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生:捕魚的動作快。

師:想不想看看它捕魚的視頻?

(播放翠鳥捕魚視頻。)

師: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生:它的動作好快??!

師:的確,翠鳥捕魚的動作很快,可是作者卻用文字記錄了下來,請你用心讀一讀,邊讀邊畫出你覺得用得特別好的詞語。

生:“一下子”“沒一會兒”體現了翠鳥捕魚很敏捷。

生:“沖”字不僅有速度還有力度。

生:“吞”就是說翠鳥不嚼,直接咽,也說明吃得很快。

師:還有沒有像這樣表示動作的詞?

生:“飛”“銜”“站”。

師:這些表示動作的詞讓你感受到什么?

生:敏捷,靈活。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出翠鳥的敏捷和靈活。

(生齊讀。)

師:這么快的動作,一瞬間的過程,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么清楚?

生:細致觀察。

師:同學們,老師從文中挑選了一些詞語,觀察這些詞,你發現了什么?

生:第一行寫翠鳥的顏色,第二行寫翠鳥的身體部位,第三行是翠鳥的動作,第四行是捕魚動作的時間。

師:看來,同學們也善于觀察。小作者就是通過這樣的細致觀察發現了翠鳥的美麗和動作的敏捷,看來你們也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

五、遷移運用

師:今天,老師把自己家的魚也帶來了,你們想看看嗎?

(第一遍播放視頻。)

師:你喜歡哪條魚?

生:那條大魚。

師:要想說清楚,老師建議大家先盯住一條仔細看,試著用作者描寫翠鳥的方法,來說一說。

(第二遍播放視頻。)

生:那條大魚先輕輕碰一下魚食,然后迅速躲開,停了一會,又飛快地碰了一下。

師:你們的細致觀察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啊!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景物都能這樣觀察,比如校園的一個角落、每一次課間玩耍、每一次放學、一道美食、一片白云、一朵蒲公英……我們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去細心觀察,隨處都能發現可以寫的東西,這就是發現美的眼睛。你想去觀察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略。)

(授課教師: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 王金玲)

課堂展示2

《金色的草地》教學實錄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在上節課《搭船的鳥》中,小作者在途中看見一只翠鳥,仔細觀察了翠鳥的樣子和它捕魚時的動作,通過表示顏色的詞語和動作的描寫,讓我們看見了一只美麗而敏捷的翠鳥,有趣極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家熟悉的草地。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師: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你們知道草地的金黃顏色與哪種植物有關嗎?

生: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的花朵圖。)

師:你看,蒲公英的花朵是金黃色的。想象一下,當草地上的蒲公英花盛開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什么顏色?

師:課文中是怎么說的?(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讀讀這句話,找找這里哪個字會讓我們感覺草地很神奇?

生:“變”。

師:對啊,原來草地的顏色是會變的,像魔法一樣!讓我們趕緊讀讀課文吧!

三、初讀課文,感受變化

師:讀過課文,你都讀懂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蒲公英花朵開放的時候草地就是金色的,蒲公英花朵閉合時草地就是綠色的。

四、精讀課文,尋找原因

師:那么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作者又是如何觀察的?請大家仔細讀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找出表示時間和草地顏色的詞語。

1.全班交流。

師:哪位同學愿意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說說?

生:早上蒲公英花朵合攏,草地是綠色的;中午的時候蒲公英花朵開放,草地就變成金色的;傍晚,蒲公英花朵又合攏了,草地又成了綠色的。

師:你回答得既準確又完整。那么作者發現了什么秘密???

生:在不同時間內,草地的顏色也不一樣。

師:這樣的草地你們見過嗎?

生:沒見過。

師:作者也同樣好奇,于是他再次進行了觀察。讓我們一起再讀這部分。結合剛才的發現,你能試著完成課后第二題嗎?

2.交流課后練習第二題。(鼓勵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生:早上,草地是綠色的,因為蒲公英花朵是合攏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為蒲公英花朵是張開的;傍晚,草地是綠色的,因為蒲公英花朵是合攏的。

師: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觀察的。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不僅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發現了變化的原因。所以說作者的觀察是非常仔細的。

3.學習細致觀察。

師:如果讓你來觀察一個事物,你想怎么觀察呢?

生:我得先想想觀察什么。

師:對,先要選擇觀察的對象。然后呢?

生:需要多觀察幾次,要一段時間。

師:長時間多次地觀察才可以發現變化,并且還需要把變化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成為寫作的素材。

五、走入生活,拓展思路

師:這片草地是作者非常熟悉的,每天都會去玩兒,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它有如此奇妙的變化,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事物。(出示小貓的三個時期的圖片:剛出生、出生一個月、長大后。)這是我家的小貓,你們發現我家小貓的變化了嗎?

生:眼睛開始是閉著的,然后慢慢張開了。

生:毛的顏色越來越深。

生:小貓一天天長大了。

師:你們的觀察都很細致,隨著小貓一天天長大,它的眼睛、毛色、身長都發生著變化。這世界上不是只有小貓會長大,還有什么會變化呢?生:我也會長大;我家的綠蘿也會長……

師:對啊,小動物、植物、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場景也在發生著變化,回憶一下,然后跟你的同學說一說。

生:太陽位置的變化,月亮一個月的變化,爸爸媽媽表情的變化……

師:請同學們選擇身邊熟悉的事物仔細觀察,發現事物的變化,把你發現的變化記錄在你的日記本上。這節課就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授課教師: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 趙敏杰)

課堂展示3

“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教學實錄

一、借助交流平臺,體會留心觀察

(課堂伊始,利用3~5分鐘通過“交流平臺”回顧精讀課文中的觀察方法。)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借助交流平臺回顧了兩篇課文,請大家談談自己有什么收獲?

生:要留心觀察生活,我們覺得不起眼的東西,也能寫成一篇作文。

生:觀察的時候要細致,只有細致才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地方。

師:是啊,一次探親路上看到的一只翠鳥就寫成了一篇文章;細致觀察還能發現熟悉的草地發生的變化,還能發現變化的原因。所以,留心觀察,平常的事物也會有新的發現。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初試身手”的內容。

生自由朗讀。

師:過馬路的小蝸牛、搭船的鳥都是作者留心觀察到的,我們前一段時間留了觀察作業,誰來說一說自己的觀察所得。

生:我媽最近燙發了,滿頭卷卷。有一天,下樓的時候我走在媽媽后邊,媽媽的頭發一顫一顫的,像康師傅方便面的廣告。我媽騎自行車的時候,風把我媽的頭發吹的都炸著……

師:說的很形象,看來真是認真觀察了。

生:我發現了妹妹哭的秘密,我錄了視頻。

師:是嗎,來我們看一看。

生:這個視頻是我妹妹要吃冰糕,媽媽不讓吃的視頻。大家看,她先是大聲喊:“我就得吃,就得吃——”一看大家沒人理她,她就坐到地上哭喊,干哭沒眼淚,這時候我奶奶從外邊回來了,我妹妹立馬嚎啕大哭,手腳并用還躺在地上……以前我沒發現我妹妹這個秘密,這幾次她一哭我就看著她,才發現的。

師:你妹妹真是挺有意思的。通過細致觀察你發現了妹妹的秘密,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了。同學們剛才說得都很好,你發現“初試身手”中編者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一種觀察方法嗎?誰來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生:觀察的時候除了看,還可以摸、嘗、聞。

師:對。調動我們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等感覺器官,這也是觀察的法寶??匆豢?,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想一想,觀察什么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

生:吃的,花朵……

師:哦,也就是說食物、植物等具體的事物可以用這種方法。請大家結合自己最近的觀察所得,模仿“初試身手”寫一段話,也可以模仿課文來寫。

二、展示“初試身手”,評價習作片段

師:我們先分享一位同學的成果。先看這位同學的視頻。

(播放視頻。)

(習作片段:小烏龜的動作讓人看了想要哈哈大笑,小烏龜從高處掉下來,想要再重新開始爬的時候,就像在地上撒嬌的小朋友一樣,可愛極了!只見它伸出又長又有力的脖子,一邊的爪子使勁蹬地,另一邊的爪子使勁掄,一次沒有翻過去又翻一次,試了好幾次終于翻了過來。)

師:結合剛才的視頻,大家來評價一下這位同學的作品。

生:我覺得寫得特別好,把小烏龜的動作都寫出來了。

師:同學們覺得她模仿了哪篇文章的寫法?

生:《搭船的鳥》。

……

師:看來大家都成了生活的有心人,下面請同學們打開72頁,讀一讀《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請同學們把最近觀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者是一處場景寫下來。同學們可以在“初試身手”的片段上繼續寫,也可以重新寫。

(授課教師:石家莊市談固小學 胡利紅)

課堂展示4

“習作例文講評”實錄

一、回憶習作主題

師:上節課,我們寫了一篇習作,誰還記得習作的要求是什么?這節課我們用習作要求評價我們的習作,也就是看看同學們的習作是否符合這三條要求。

二、根據習作要求點評習作

(第一篇習作:我的金魚叫大金,它身上的魚鱗金黃金黃的。大金游起來非???,一眨眼的時間,大金就游得很遠了。晚上我喂大金食物時,發現大金不吃,我就問媽媽大金是不是生病了。媽媽說大金不吃可能是睡著了。我對媽媽說:“大金是睜著眼的呀?!眿寢屨f:“金魚睡覺都是睜著眼睛的?!保?/p>

師:根據剛才的習作要求,你覺得這篇小習作寫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寫得好,不僅寫出了金魚的名字,還寫了魚鱗的樣子、金魚的速度、睡覺的常識。

生:這位小作者觀察得很細致。他特別關心自己的寵物,喂完食物還要再看一看;而且還需要長時間觀察,比如“大金游起來非??臁本托枰L時間地觀察才能寫出來。

師:這位小作者先寫了金魚的外形,再寫了金魚的動作,特別像我們書上的一篇課文——

生:《搭船的鳥》。

師:這位同學學了課文,就能把課文的寫法用在自己的習作中,多么了不起呀!

(第二篇習作:前幾天我和媽媽去花鳥魚蟲市場買了一盆發財樹。我把它擺在我的書桌上,每天看著它長大。發財樹從遠處看就像一把小傘,它的葉子五片成一簇,葉子的前端尖,兩邊圓,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那些剛長出的葉子是嫩綠的,用不了幾天,葉子長大了就變成深綠色。發財樹的樹干又粗又短,像個蘿卜,上面還長出許多新的枝,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片小森林。)

師:根據習作要求,你覺得這篇小習作寫得怎么樣呢?

生:這篇小習作寫得非常好,因為他寫了發財樹的生長過程。

生:作者觀察得很細致,比如寫葉子“五片成一簇,葉子的前端尖,兩邊圓?!碧貏e細致。

師:你評價得也特別到位。剛才我們讀了一篇寫金魚的習作,一篇寫發財樹的習作,你有沒有發現這兩篇文章在寫法上有相似的地方?

生:都是先寫了樣子。

師:還愿意再看嗎?自己讀一讀,根據習作要求說說寫得怎么樣?

(第三篇習作:我很愛吃水果,但我最喜歡吃的是香甜可口的草莓。又大又紅的草莓,飄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別說吃,光聞聞都要流口水。紅紅的草莓上有無數個小顆粒,像一個個小芝麻。草莓雖然好吃,但也要注重衛生。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后手也沒洗,牙也沒刷,就抓起桌上的草莓吃了起來,后來就鬧了肚子。)

生:他寫得很好,描寫了草莓的外形。

生:小作者不僅用眼睛看,還用嘴嘗。

師:這篇習作和我們書上的一篇文章也特別像。請翻開語文書70頁,看習作例文《我愛故鄉的楊梅》??焖贋g覽課文,想想小作者寫的和書上的例文哪里特別像?

生:都用了品嘗的方法。

生:小作者第一段寫他最喜歡的水果是草莓,書上的第一段也是寫最愛故鄉的楊梅。

生:觀察都特別細致,比如草莓“又大又圓”,書上寫楊梅也是。還有“紅紅的草莓上有無數個小顆?!币灿^察得很細致。

師:還有一位同學寫的是小狗。自己讀一讀。

(第四篇習作:爸爸給我們買了一只可愛的小狗,名叫“豆豆”。它是白色的,尾巴很長很長,眼睛很明亮,鼻子很小。今天早上,我看見小狗豆豆在吃飯,特別好玩。中午我和妹妹帶著小狗玩捉迷藏,豆豆一下子就看見了我和妹妹。)

生:他寫得很好,小狗的樣子寫得特別細致。

師:我同意你的看法,這位同學寫小狗的外形很抓人。但是你們有沒有覺得“小狗好玩”寫得不過癮?

生:我覺得他第二自然段寫的小狗很好玩,捉迷藏的時候一下子就看見了我和妹妹。

師:你們都認為小作者寫得很細致?賀老師不是這么認為的。我們還是來看習作例文,請翻開69頁,快速瀏覽例文《我家的小狗》,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王子”好玩的。對比習作例文,再看我們這位同學的習作,你還認為他觀察得細致嗎?你會建議這個同學再寫些什么呢?

生:再多寫幾件小狗有趣的事情。

師:如果就是這兩件事情可不可以再寫細致一些?

生:可以,比如他和小狗捉迷藏的事情可以再多寫一點當時發生的事情。

師:我們可以按這位同學說的把小狗吃飯時、捉迷藏時的表現再寫一寫??墒沁@只小狗不是我們家的,我們也無法猜測小狗當時是什么樣的。這只小狗是咱們班何沐紅同學家的,請你起立,聽了同學們的建議,說說小狗吃飯時、捉迷藏時是怎么好玩的。

生:那時它特別餓,就搖著尾巴跑到飯盆前吃飯,我看它很好玩,我就跟著小狗學。捉迷藏的時候,我搶走了它的食物,跑到屋里和我的妹妹藏到被子底下,小狗聞著食物的味道找到了我們,一下子蹦到了床上,把我們踩得特別疼,我們就從被子里出來了。

師:說得多好!把你剛才說的補充到你的習作里,這才叫細致。剛才我們學了這么多方法,可以寫味道、動作、具體的事情……接下來咱們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修改習作并分享修改成果

(學生自行修改,挑選展示修改成果。)

(授課教師:石家莊市談固小學 賀嘉)

議課現場

議題一:統編版教材習作單元精讀課文如何教?

一議:教學內容

李黎明(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看完課后,大家可以看出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都是圍繞本習作單元主題“留心觀察”展開的?!吧畈蝗鄙倜?,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绷_丹的這句話寫在導語頁上,我認為有兩個含義:一是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寫作,因為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把自己生活中的美記錄下來;二是告訴我們怎樣寫作,只有“留心觀察”,才能發現美,才有寫作內容。我們觀摩的兩節精讀課文的教學,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借助課文,巧妙地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沈靜(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平時學生寫作文時,總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的,分析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不知道觀察什么,找不到觀察的對象;二是不會觀察,缺少觀察的方法。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在觀察內容和方法上做了精心的編排。比如第一篇精讀課文《搭船的鳥》,內容是作者在去外祖父家途中,看見一只小翠鳥搭船捕魚的事情,重點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在寫作手法上《搭船的鳥》側重于描寫翠鳥的外貌和捕魚的動作。

史慧榮(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是的,第二篇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寫的就是在鄉下窗前的一大片草地。草地隨處可見,草地上的蒲公英花也很常見,繼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鳥兒、花兒、草兒等熟悉的事物開始觀察,在寫作方法上側重按照時間順序描寫草地的變化,引導學生認識到只要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能發現美,進一步消除學生對觀察和習作的畏懼感、陌生感。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的確,是這樣。這兩節課教學以“留心觀察”為主線,分別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的事物,寫作手法也各有側重。在課堂上兩位老師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們聽聽她們在課堂教學中是怎樣做到每節課前后承接又各有側重的。

二議:教學目標

王金玲(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根據本單元的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的要求,我把“留心觀察”定為總目標,本課首先通過學習第二、四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外貌、捕魚動作的細致觀察;其次引導學生體會這篇課文的表達特點:用表示顏色的詞語描繪翠鳥的外貌,用動詞描述捕魚的動作。

趙敏杰(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第二課《金色的草地》是在《搭船的鳥》學習基礎上展開的。學生在第一課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方法。在第二課中,繼續引導學生“留心觀察”,但觀察的落腳點不同,本課側重引導學生按時間順序觀察,并注意觀察事物的變化,這是上一節課的延伸。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不難看出:內容上《搭船的鳥》觀察動物,《金色的草地》觀察植物;寫作方法上,《搭船的鳥》是通過對翠鳥的外貌、動作的細致描寫,引導學生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督鹕牟莸亍肥且龑W生注意觀察事物的變化,進一步感受“留心觀察”的方法。兩篇精讀課文既有共同的目標,側重點又有不同。那么怎樣在教學中落實這兩個教學目標呢?請兩位老師說一說教學過程。

三議:教學過程

王金玲(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在開課時,從單元導語入手,引用羅丹的話開門見山,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后,緊扣“這只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一問題,重點學習第二、四自然段,體會作者觀察、寫作的方法,重點引導學生從外貌、動作兩方面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沈靜(石家莊市翟營大街小學):王金玲老師在指導“留心觀察”時,精心設計了兩個環節:一是通過比較翠鳥和鸚鵡外貌的不同,讓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翠鳥的色彩寫得那么準確,從而讓學生意識到作者觀察仔細;二是通過觀看翠鳥捕魚的短視頻,讓學生現場觀察翠鳥捕魚的過程,既提高學生的觀察興趣,也引發學生思考:捕魚的動作這么快,為什么作者能寫得這么清楚?再次讓學生意識到作者的仔細觀察。兩個重點環節的教學,同樣是分析理解、品讀語句,但更關注了習作的要求,緊扣“習作單元”主題,時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處處讓學生體會細致觀察的樂趣和好處,不斷強化仔細觀察的意識。即便同樣是朗讀課文,也意在通過朗讀想象,把文字還原為觀察現場,以感性的方式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的細致和樂趣。

趙敏杰(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在《金色的草地》一課的教學中,同樣緊扣“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的”這一語文要素,不斷激發學生觀察和探索發現的興趣。首先用對話帶著學生在閱讀中發現了草地隨著時間而變化的秘密,然后探尋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從而獲得“仔細觀察”的秘密,學生在閱讀探尋之旅中興致盎然。在最后的環節中,以我家的貓生長照片為載體,把學生帶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學生的思緒再次活躍起來,他們發現小動物、植物、人、日月星辰都在生長和變化。那一刻,學生們找到了交流的話題,把自己通過觀察獲得的發現與喜悅跟伙伴分享,為學生打開交流的話題,為“初試身手”積累了觀察的素材,拓展了觀察的空間,讓學生有物可觀察,有話可書寫,有趣可表達。

史慧榮(石家莊市長征街小學):是的,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欲望,正如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薄督鹕牟莸亍穼W習觀察的落腳點與《搭船的鳥》雖然不同,但是異曲同工,總目標一致,都是激發學生觀察和習作的興趣,把觀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寫下來,和同學交流,為下節課的“初試身手”打好基礎,因此在習作單元教師一定要有“瞻前顧后”、兼顧整體的意識。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兩節課的課例展示,都是緊緊圍繞“留心觀察”的主題確定教學目標,充分運用課后練習的助學功能,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通過這次觀課議課,我們發現:當學生認識到仔細觀察的重要性,有了細致觀察的欲望,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我們也相信:生活中不缺少美,只要喚醒學生觀察的愿望,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通過“一課一得”,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學生就能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議題二:統編版教材習作單元“初試身手”與“習作例文”如何教?

一議:教學內容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在兩篇精讀課文和交流平臺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感受到“細致觀察”的重要,也初步梳理了表達方法,那么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怎樣才能做到細致觀察?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降低習作的難度,統編版教材特別推出了“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兩個板塊。通過兩節實錄課,我們看到這兩個板塊與精讀課文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

胡利紅(石家莊市談固小學):是的,“初試身手”是學生由“說”到“寫”的一個臺階?!俺踉嚿硎帧钡年P鍵在于“試”,嘗試著說一說、嘗試著寫一寫。沒有開頭,可以;沒有題目,可以;只有兩三句話,可以;有一些瑕疵,可以……這一板塊教學時也可以前置,結合精讀課文的講授,讓學生邊學邊練;也可以作為一課時集中指導。因為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習作單元,對“怎樣觀察”沒有明晰的概念,所以本節課選擇集中指導。

賀嘉(石家莊市談固小學):習作例文的教學和精讀課文不一樣,習作例文關鍵是“例子”,可以模仿的例子,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在習作方面有所借鑒的例子。習作例文的使用也是不拘一格的,不必固定在哪一個課時使用,可以在作文指導課中使用,目的是讓學生讀后悟到寫法;也可以在講評課時使用,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寫作手法。根據學生的習作情況,我發現本班學生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寫細致,在習作中需要細致描寫的地方,學生無意識地一筆帶過。所以我用《我家的小狗》這篇習作例文讓學生明白把一件事的經過寫清楚就是細致。學生讀了習作例文就會明白原來一句話是不能把事情寫細致的,還得加上一些過程。在修改自己的習作時,學生就能有意識地向“細致”靠攏。

楊芳(石家莊市談固小學):在這兩節實錄課中,我們感到不管是“初試身手”還是“習作例文”,都圍繞“留心觀察”給學生提供了很多的方法,老師都精心地把這些方法提煉出來,讓學生可以模仿,拿來就能用。同時,這兩個板塊也給老師們提供了很多教學空間。老師們需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情況,合理安排這些教學資源,讓這些教學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

二議:教學過程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指導三年級的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初試身手”和“習作例文”的角度和作用也不相同。

胡利紅(石家莊市談固小學):“初試身手”的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習交流平臺的基礎上進行。通過交流平臺讓孩子們集中體會精讀課文的要點:留心觀察和細致觀察。趁熱打鐵閱讀“初試身手”的內容,讓孩子們自主發現“過馬路的蝸?!焙汀按畲镍B”的相似之處。結合近期的觀察作業,通過兩個學生的分享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細致觀察”的成功快樂。隨后讓學生寫片段,大部分學生也能有話可說,讓每一位學生都經歷觀察——表達——成文的過程,這就是在“初試身手”這節課里,學生們第一次嘗試細致觀察并寫一個小片段,這也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三年級第一學期的習作要求。

賀嘉(石家莊市談固小學):在“習作例文”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使用書上的習作例文以外,我在教學中還結合了學生的習作,因為這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求。在教學中,我以習作要求貫穿整節作文課,通過一篇篇習作,指導學生互相評價,取長補短。把前幾課習得的理論經驗和“初試身手”的經驗,結合習作要求進一步指導學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讓人感同身受,所以“習作例文”這節課圍繞“習作要求”這條線索展開,學生通過判斷一篇篇習作優劣,學會鑒別和賞析習作例文中的細致描寫,這是對教學目標的再一次深化。在評價他人習作的過程中,學生自己也再次感受怎樣進行觀察才是細致的。

楊芳(石家莊市談固小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習作也一樣,三年級是習作的初始年級,讓學生在第一次習作中就美美地品嘗到習作帶來的喜悅、滿足和成就,這是三年級習作教學特別重要的任務。這兩節實錄課中,老師循循善誘,放大學生習作的閃光點,不苛責學生習作中的問題,讓學生感覺到習作很有趣,習作并不難,這為今后的習作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議:教學評價

賀嘉(石家莊市談固小學):在評價作文時,生生之間互評作文,不僅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更是對習作目標的進一步明晰。我也希望通過日復一日地練習,習作最終能達到葉圣陶先生說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李黎明(石家莊市長安區教育局教研室):這個想法很好,這也是我們指導習作的終極目標。賀老師在課上用“小先生”幫同學們修改作文,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不僅樹立了榜樣,激勵了習作優秀的學生繼續努力,也消除了學生對習作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們明白寫好一篇作文并不難。葉圣陶說:“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痹趺答B成?第一是自己實踐——寫作文,第二就是幫助他人實踐——改作文。這些新的認識、新的經驗又會激勵學生進步,這種期望和滿足感逐漸成為他們寫好作文的一種重要的、穩定的推動力。

專家指導

明確意圖 整體把握

王運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冊都安排了一個習作單元,分別是“觀察”“想象”“寫事”“描景”“寫物”“寫人”“圍繞中心意思寫”和“表達真情實感”。這種變化,讓很多老師措手不及,我們以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探討習作單元的教學。

1.把握習作單元的編排意圖。

統編教材設置獨立的習作單元,突破了傳統語文教材的編排方式,這種突破意味著編者將習作教學放到了和閱讀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作為教師,要清楚習作單元的編排特點,才能教好習作單元?!皢卧獙дZ”“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和“單元習作”形成了習作單元的完整結構。這幾個板塊圍繞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主線來編排?!皢卧獙дZ”明確語文要素(習作要求),“精讀課文”學習表達方法,“交流平臺”梳理總結表達方法,“初試身手”初步嘗試運用表達方法,“習作例文”進一步感悟、積累經驗,“單元習作”呈現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2.習作單元如何教?

作為獨立設置的習作單元,教法一定與閱讀單元有所區別。備課的時候要有單元整體意識,要從“單元導語”看到“單元習作”,靈活處理各板塊。比如,三年級上冊可以把“初試身手”的第一則內容前置,作為《搭船的鳥》的課后練筆。第二則內容則可以在自學完《我愛故鄉的楊梅》后進行仿寫。教師如果按教材編排順序教學也沒有問題,但是學生學習的時候往往是碎片化的,所以習作單元的教學還是有其特殊的地方的。

首先,“精讀課文”的教學不同于常規單元。內容理解、課文朗讀和語言積累不做過多要求,教學目標要指向表達方法。教師要努力搭建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通道,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練習,從而形成自己的能力。比如《搭船的鳥》和《金色的草地》都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兩節課教學目標清晰,教學環節精當,層層推進?!洞畲镍B》從生活中的觀察入手,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課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引領學生體悟作者如何留心周圍的事物進而細致地觀察,目標指向啟發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督鹕牟莸亍穭t從課后練習題著力,帶著學生去發現熟悉的景物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在變化,并啟發學生聯系生活,激發學生思維的層層浪花,課堂也變得生動鮮活。

其次,“交流平臺”緊扣精讀課文的表達特點,提煉出本單元的學習要點;“初試身手”的編排目的是趁熱打鐵,試著將習得的寫作方法嘗試運用。第三節課的教學,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交流平臺”的內容,說出學過的課文中哪里體現了這些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俺踉嚿硎帧笔浅醪絿L試,學生簡單寫幾句話就可以,教師不要提過高的要求。本單元創設的兩個情境,“雨后發現蝸?!痹谟趩l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注意觀察事物的外形、動作等。此內容也可以前置,作為《搭船的鳥》的小練筆;“觀察芒果”的內容則引導學生觀察的方法——摸、嘗、聞、想……兩個內容學生可以挑選其中一個完成片段練習,教師切不可讓學生寫成兩篇大作文,增加學生負擔。

最后,“習作例文”不能當作精讀課文或者略讀課文來教。兩篇文本來源于學生最熟悉的生活,也接近學生的習作,更容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編者的意圖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旁批引導學生去關注文中“細致觀察”,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會。本次“習作例文”的課例是賀嘉老師在批閱了學生習作之后,做了大量的匯集整理,圍繞“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的單元習作要素,對學生的習作進行篩選、分類,引導學生閱讀賞析,結合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修改,在這一評改的再創作過程中,學生對怎樣“仔細觀察”,怎樣“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有了直觀、深刻的體驗,學會了怎樣更好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記錄生活。學生在習作的評議中獲得了成就感,也進一步感受了留心觀察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這也是習作單元帶給學生的綜合體驗。

這一次習作單元的整體課例呈現,明晰地展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猜你喜歡
初試石家莊市翠鳥
考研初試高分未被錄取,且慢提“貓膩”論
我想變成……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白描畫禽鳥(八)
我和我的自行車
我希望
小試牛刀,初試微課堂
空乘招聘初試,走出“美丑”誤區
常常想起人間的美好
家長切莫學翠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