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2020-12-30 07:08趙燕溫曉君石巖周斌
中國電子報 2020年73期
關鍵詞:養老智慧產品

趙燕 溫曉君 石巖 周斌

截至2019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達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2.6%(國家統計局數據),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增加,對養老健康保障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智慧健康養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

智慧健康養老呈現四大特點

我國已進入智慧健康養老新時代,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呈現以下四個發展特點。

一是新生消費領域推動智慧健康養老市場規模不斷增大。近年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方面產品、企業、機構不斷發展,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等產品日漸豐富,健康養老產品制造商、服務提供商以及系統集成商等企業快速成長,高端養老社區、老年公寓、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不斷提高,促進了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增大。另一方面新生消費領域快速成長,包括智慧養老、健康養老、大健康、醫養結合、社區養老等近幾年熱點領域,為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擴大提供新動能。據統計測算(2019年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大會數據),2019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約3.2萬億元,近3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2020 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二是信息技術賦能產品創新提升智慧健康養老保障能力。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健康、養老產業中的深度融合應用,智能化新產品服務顯著提高診斷效率,節約醫療資源。產品方面,健康養老產品加速向智能化升級,便攜式、可穿戴、高靈敏度、人性化、定制化、智能交互的產品創新迭出,滿足了老年人生活、生理、精神需求。平臺方面,服務平臺信息化程度更高,家庭、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機構、商業保險公司、養老輔助設施供應高等養老服務鏈與養老服務需求主體結合更緊密,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更多保障。服務方面,AI診療系統可輔助醫師快速高效評估病情,云計算、大數據可以整合提升算法算力加速新藥和疫苗研制。

三是養老新模式新機制發展催生新應用場景不斷落地。目前,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日間照料等多種傳統養老模式、服務機制并存,但服務模式已向“系統+服務+老人+終端”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模式轉移,通過大數據管理,對老人的身體狀態、安全情況和日?;顒舆M行有效監控,及時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方面的需求。遠程醫療照護、線上醫療、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詢、協速診斷、親情關懷、在線監控、智慧導診、緊急救助等應用場景不斷落地。

四是試點示范帶動智慧健康養老推廣普及。自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制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7-2021年)》以來,2017-2019年共確定了117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包括智能手機輔助養老企業、為智慧健康養老開發相應移動客戶端軟件企業、生產智慧健康養老產品企業等;225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進一步打通了數據和信息流通共享通道,推廣普及了社區養老服務方式;52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覆蓋上海、四川、浙江、湖南、大連等全國22個省市,形成了具有區域發展特色、產業聯動的產業基地,為產業上下游協同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存在的問題

(一)技術短板制約產業高端發展。

目前,國內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層次分化嚴重,附加值較高的產品較少。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智能服務機器人、機械外骨骼等高端產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制造離不開信息通信、高精度傳感、精密電機等技術的支持,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我國由于處理器芯片、高精度傳惑器、控制器、基礎軟件等關鍵核心軟硬件仍存在短板,高端、前沿元器件和產品的研發仍處于實驗室階段,遠落后于國外企業,制約了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二)行業數據碎片化孤島化嚴重。

數據是實現健康養老產業實現智能化、智慧化的關鍵要素。從數據互聯互通上看,智慧健康養老行業數據需要整合包括人口、交通、金融、醫療等方面的多元數據。各地大批量建設數據平臺但并未進行開放共享,導致行業數據碎片化、孤島化嚴重,存在嚴重壁壘,數據管理、數據治理等難題仍有待破解。從數據認證上看,IT企業與醫療企業之間、企業與醫療機構之間缺乏數據對接認證手段,如何使用智慧健康養老產品采集的數據仍存在州題。

(三)智慧養老產品市場普及率不高。

從養老產品市場上看,當前信息技術在智慧健康養老領域的作用尚未發揮,主要是質量制約了產品的普及程度。一是產品同質化、低端化。二是產品適老性有侍提高。部分養老產品大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產品功能,但存在操作繁瑣、使用步驟多、數據復雜等問題,產品性價比較低,老年人對信息技術付費的意愿不強烈。

(四)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不足。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有較強外溢效用和拉動作用,其公共服務屬性較強,在產業發展初期較難單純依靠市場機制實現快速發展,產業發展亟須公共服務平臺支撐。從產業界與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上看,目前我國企業、地方政府、養老機構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建設服務信息平臺,對成果轉化、檢測認證、評估服務、知識產權、產業監測投融資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不足,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有限。

(五)產業認知仍然處于初淺階段。

從產業認知上看,目前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邊界較為模糊,各方對概念的理解尚處于初淺階段,因此多數企業對該領域保持觀望態度。投融資方面,機構實際投入運作的資本較少,地產機構關注養老地產但對智慧健康養老的推動作用沒有顯現。應用推廣方面,由于各地發展水平不同,對智慧健康養老的認知、理解不同,包括試點示范地區、項目沒有有效推廣復制,政府缺少推進的強力抓手。因此,在《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期滿后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延續性,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措施建議

(一)加強跨部門協同臺作和信息互認共享。

加強頂層設計,探索《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到期后延續性的產業推動舉措。加強相關政府部門互動合作,打造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協調互動、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在醫療領域,由工信部、衛健委聯合制定完善、科學、系統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標準和市場準入認證程序。在養老領域,由工信部、民政部聯臺推動健康養老服務在家庭、社區實現應用示范。從養老需求出發,推動跨部門、跨系統、跨層級的資源相互調用和信息互認,形成跨部門、跨區域數據共享的格局。

(二)加快“適老性”智慧健康技術產品研發。

突破高精度傳感器、智能交百互、5G通信、可穿戴產品芯片、基礎軟件等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基礎軟硬件技術的研發,布局腦機接口、機械外骨骼、深度學習、基因工程技術、養老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加速創新成果轉化。面向老年人特定需求,考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使用特點,將信息技術先進性和產品的易用性結合,設計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產品。結合5G、VR、AI、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便攜式、可穿戴、高靈敏度、人性化、定制化、智能交互的“適老性”產品。

(三)完善智慧健康養老標準檢測評價體系。

根據養老服務與老人特點需求,建立和完善智慧健康產品、設備、系統的標準體系,為智能產品、系統與裝備進入養老領域進行規范。探索實現不同廠家設備相互兼容,避免智能產品開發的碎片化和復雜化。建設統一的信息化標準及規范,保證信息接口、信息格式等的標準化、規范化,實現智慧健康養老信息系統有效的信息交換和共享。設立養老環境監測系統、遠程看護系統、親情關懷系統、互聯網健康咨詢系統、基于互聯網平臺生活照護系統、養老網絡及數據中心等相關系統的檢測、鑒定、評估機制。利用智慧健康養老標準、檢測評估體系,規范養老產業市場,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

(四)加強智慧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的智慧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技術研發,提供各類養老服務主體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信息共享,為老年人提供分類別、多層次、廣覆蓋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保障。平臺集聚產學研醫等方面資源,提供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產品檢測認證、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提升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協同創新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平臺共享養老政策、資本、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資源信息,提供養老人才、產品方案、服務的對接服務,建設虛擬養老社區和養老機構等,提供老年教育資源。

(五)積極推進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工程。

在前期智慧健康養老企業、街道(社區)、基地的試點示范工作基礎上,提升智慧健康養老技術指標,擴大優質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服務目錄和推廣力度,提高機構和老年人列智慧健康養老的認知程度,增強技術指標應用示范的帶動作用。以應用示范工程為抓手,宣傳智慧健康養老理念,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品的大規模應用,加快典型應用的示范推廣。推動產業基礎較好地區建設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應用示范區。鼓勵地方探索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延續性政策,提前布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猜你喜歡
養老智慧產品
養老生活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養老更無憂了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新產品
產品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