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導向下央企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策略研究

2021-01-04 07:04煒,王欣,胡娟,劉
科技傳播 2020年22期
關鍵詞:發明獎進步獎科學技術

葛 煒,王 欣,胡 娟,劉 偉

1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獲獎條件和主要特點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與中央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較為直接相關的是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俗稱國家三大獎。在能源電力行業,獲獎項目主要集中在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尤其以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居多。

國家三大獎的側重各有不同,自然科學獎主要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做出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獎主要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的重大技術發明;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的突出貢獻。

從以往的獲獎條件和獲獎項目來看,自然科學獎注重技術的前瞻性、理論性,強調數理基礎研究,而中央企業更擅長應用技術創新,因此獲獎集中在同級別的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看重技術突破,即原始創新,而科技進步獎更加強調技術應用,看重成果是否能夠有效解決國家、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帶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此外,從項目規模上看,技術發明獎側重在某個單點技術的應用效果,科技進步獎則更具有系統性,體現的是一個完整項目的實施效果。

2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的重要變化

2017年由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是近年來關于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最大的一次政策變化,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是由推薦制變為提名制。改革原來由國家行政部門下達推薦數量指標、再組織科技人員申請報獎、推薦單位篩選后再向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推薦的方式,實行由專家學者、學術組織機構、國家部門提名的方式。這一制度的變化使得2018年后的提名項目數量大幅增加。根據國家獎勵辦統計顯示,2020年三大獎提名受理數量達到1 801項,創歷史新高(2017年三大獎受理項目數量僅為1 073項),國獎競爭愈發激烈,獲獎項目的整體水平也就水漲船高??梢哉f這一改革是順應國際主流的背靠背推薦方式。但在最初實行的幾年內,仍然會是想獲獎的人主動找有資格提名的專家學者或學術機構,毛遂自薦要求提名。因此,提名人對自薦人如何選擇,如何把關,敢不敢堅持原則將是檢驗獎勵制度變革效果的關鍵。此外,提名渠道的大幅度增加,提名者要具備的相應資格條件并承擔推薦、答辯、異議答復等義務,以及負責核實相關提名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既打破了行政部門的推薦權壟斷,同時也加大了提名者的誠信責任。

二是實行定標定額的評審制度。實行“定標”制,就是改變國家三大獎的一、二等獎推薦項目混合評審的方式,分別對一等獎、二等獎獨立投票表決,使得提名一等獎的項目落選后不再降格為二等獎。這就需要申報者謹慎自評項目的獲獎級別,減少了申報者的投機心理,客觀上提升了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實行“定額”制,改變現行獎勵指標數由受理項目總數乘以授獎比例的計算辦法,獎勵數量上限封頂,明確規定三大獎總數由不超過400項減少到不超過300項,授獎比例約為15:25:60(自然獎45項、發明獎75項、進步獎180項)??萍歼M步獎的授獎比例被進一步調低,同時又伴隨著提名制帶來的候選項目數量大幅增加,此消彼長,使得2018年、2019年科技進步獎的獲獎率大幅下降,由2017年的28%下降到19%。從政策實施兩年來的效果看,定標定額制精簡了授獎數量,提升了獲獎質量,強化了國家科技獎的嚴肅性和榮譽性。

三是將評獎活動的公開透明制度化。雖然過去在科技獎勵評審過程中的一些環節也要求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示,但并沒有制度化。今后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增強獎勵工作公開透明度。向全社會公開科技獎勵政策、評審制度、評審流程和指標數量;增加對知情同意證明等內容的公示;對三大獎候選項目及其提名者實行全程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建立科技獎勵工作后評估制度進一步擴大了三大獎公示內容,增加了對第三方評價、完成人(單位)間合作關系等內容的公示。這一系列公開透明的常態化,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內部爭議。

3 國家三大獎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

3.1 工作流程

國家三大獎的標準工作流程為:

提名→形式審查→網絡初評→學科專業組會議評審→評審委員會評審→獎勵委員會審定→報批→頒獎。

1)提名:每年11月底,由提名機構(提名人)向國家獎勵辦提出提名申請,提名材料報送截止日期一般為次年1月下旬。因此,申報者要和提名機構(提名人)提前做好充分溝通,由提名機構(提名人)進行材料把關,指導修改,公開公示等,最終推薦至國家獎勵辦。

2)形式審查:2-3月,國家獎勵辦組織申報項目形式審查(具體委托的審查機構保密),對通過形審的項目予以公示。形式審查的要點包括論文、專利等相關技術內容是否重復使用、項目應用是否滿三年、發明獎前三完成人是否是專利發明人等。

3)網評:4月,從國獎專家庫中篩選出專家,進行網評。根據歷年情況看,網評的淘汰率一般在60%左右,通過網評的項目將進行學科專業組會評,由于網評環節專家數量眾多、專家保密性強,此環節主要看項目的提名材料撰寫是否過硬。因此,提名書的高質量撰寫至關重要。

4)學科專業組會評:5-6月,會評形式一般為網絡視頻答辯,共21-23位會評專家,要求提名單位1名專家和4名項目完成人參加答辯??紤]到保密性,評審專家不露面。一般來說,專業組初評淘汰的項目數量約占網評通過總數的1/2。6-7月,對初評通過項目進行考察、處理異議。

5)評審委員會評審:8月,評審委員會評審為終評,該環節不通過比例相對前兩環節較小。

3.2 提名渠道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2019年修訂版中的要求,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可由專家提名和單位提名兩種方式,項目只能通過以上渠道提名,不受理自薦。

3.2.1 專家提名

具備提名資格的專家條件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上第一完成人、國家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及以上第一完成人。

3.2.2 單位提名

省市、部委、中央軍委科技委、社會力量設獎機構等具備單位提名資格。

圖1 國獎評審進度計劃

一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以及香港、澳門具備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資格。

二是國務院有關部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部等;國務院直屬機構,如國家統計局、稅務局等;此外還包括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

三是社會科技類獎勵的設獎者或承辦機構,如電機工程協會、核能行業協會等。設獎機構需已連續開展3個周期(含)以上的獎勵活動,近5年無違法違規記錄和不良社會影響。

3.2.3 注意事項

1)根據目前的實際操作經驗,除獨立的專家提名外,通過省市或學會等渠道提名國家三大獎最好能遵照該渠道的流程獲得相應認可,如計劃從北京市進行國獎提名,若項目先期獲得過北京市科技獎勵,則將大大提高獲得北京市提名的支持機會。因此,申報國獎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要具備項目的硬核實力,也要多了解不同提名渠道的要求,按照相應的程序有針對性的準備,有利于完善項目材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由于歷史原因,與能源相關的中石油、中石化央企具有直接提名資格,電力類央企均不具備直接提名國獎資格。

2)提名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于三年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不同類型的成果的具體應用時間的界定不同,如以一個電廠的整體工程進行申報,需要以項目并網為應用起始的節點,而以一個關鍵設備進行申報,需要以設備開始應用作為起始節點。但對于一些特殊設備(如爆破閥、安全氣囊等),可以從交付起作為起始時間??傊?,具體的應用起始時間由項目申報單位具體把控,但必須要有足夠充分的理由。

3)從評獎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出,網評和學科專業會評是決定成敗的兩個關鍵環節。根據以往經驗,提名書的撰寫質量在網評環節顯得至關重要。由于同一評審組的專家專業領域跨度較大,需要提名材料寫的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不同獎種,提名材料的撰寫側重點不同:自然科學獎注重基礎研究工作的凝練,論文引用次數在自然科學獎評審組中是次重要的因素,而科技進步獎成果的總結中,最需要講清楚關鍵技術創新點,基礎研究工作僅作為理論支撐。

4 國家三大獎申報建議

4.1 通過聯合攻關共同取得重大創新成果

獲得國獎的項目,一般都是技術創新影響并提升了國家層面戰略、或對國民經濟有示范和帶動作用,并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的項目。由于學科的交叉性和研發投入巨大等原因,較少有一個單位能夠獨立完成一項重大成果獲得國獎。因此,國獎成果的取得,需要在項目啟動的初期就整合企業內部的技術實力、聯合行業中的創新資源,明確各自的角色和分工,在申報獎項的時候作為確定貢獻的主要依據。

4.2 加強與專家的溝通交流

與專家的溝通交流在組織報獎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定標制度的出臺,使得項目單位需要準確客觀判定項目推薦等級,因此需要專家予以把關,給出較為接近國獎評審標準的、考慮到歷年報獎環境的推薦等級意見,進而有利于降低項目成果報獎失敗風險;二是評審專家能夠較為準確客觀的把控提名書的撰寫要求和質量,對提名書的撰寫提出修改完善建議;三是請專家提前對項目進行評審把關,能使專家對項目的情況更加了解,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建議項目單位對于重大項目成果,隨時與專家保持良好的溝通聯系,及時聽取專家意見。

4.3 注重成果申報的組織策劃

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經過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協作攻關、專業籌劃和培育醞釀。越是重大的國家級科技項目,往往需要由集團統籌組織,協同攻關,上下一盤棋。在成果策劃方面,也就越是需要有專門機構,開展國獎的頂層設計,做好成果樹的梳理,協調好各方訴求,提前策劃提名渠道,組織好重大科技成果的內部遴選。統籌策劃有利于突出成果的重點和亮點,展現科技水平,提升集團整體創新形象。

5 結語

總之,國家科技獎勵的獲得,不是企業創新的目的,但卻是對一個單位或一個團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高度認可,是企業創新綜合實力的體現。只有謀事在前,步步為營,功底扎實,通力協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就能水到渠成。

猜你喜歡
發明獎進步獎科學技術
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部分)(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及一等獎)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0年CCF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獲獎項目簡介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19年PALM展參展商產品技術進步獎獲獎名單
我校省科技進步獎取得新突破
自然之寶獨家贊助協辦的首屆宋慶齡兒童創意發明獎評選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圓滿舉行
2014年杭州市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