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飛躍”的文明論闡釋

2021-01-06 08:46魏其興
學理論·下 2021年12期
關鍵詞:人民性

摘 要:從一種文明論的視角來闡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就需要超越單純的“實力邏輯”而將這百年來的民族之偉大飛躍置于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全景中,以一種更為本質的文明視域來定位這一偉大飛躍的歷史內涵,進而揭示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所實現的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所開創的新文明類型。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所實現的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構成了新文明類型的內在進步邏輯,對于傳統文明自身的守正創新和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批判吸收構成了新文明類型的外在超越邏輯,在此基礎上所追求和實現的“以人為本”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民性”構成了“偉大飛躍”所開啟的新文明類型的本質特征。

關鍵詞:偉大飛躍;文明闡釋;進步超越;人民性

中圖分類號:B0-0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12-0001-0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八膫€自信”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所具有的先進性與優越性,同時也暗含著對一種新文明類型的開創和堅持。本文立足中國自近代以來具有歷史必然性的現代化進程與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所實現“偉大飛躍”的歷史統一來揭示百年歷程所開啟新文明類型的內外邏輯和本質特征。

一、“偉大飛躍”的文明內在進步邏輯

文明是一個大詞,它往往指涉在人類歷史性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物質和精神形態,具有進步邏輯含義。究其根本,作為文明表現形式的文化精神形態是在人類物質性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原理要求我們從人類實踐活動及其產生的具體社會物質形態來理解文明本身。從這一角度來看,對文明之理解就要立足人類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及其上層建筑諸構成要素的特性來考察其促進社會發展和人性解放的進步邏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政治歷程中,中華民族實現的“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睒嫵伞皞ゴ箫w躍”文明之內在進步邏輯。

1.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奠定文明內在進步邏輯基礎?!百Y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來了?!盵1]馬克思客觀描述了自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一切民族和國家的統治,這種帶有壓迫剝削性質的文明傳播在其所到之處破壞了一切舊有生產方式及其文明形態,以強制必然的資本邏輯推動世界文明發展。中國在近代以來遭遇西方科技文明時,只能在資本主義文明席卷世界的浪潮中被迫開啟自身現代化歷史進程。就外部條件來看,帶有“資本邏輯”的西方文明植入中國的目的是以“剝削和統治”為主,根本不允許中國獨立探索和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現代化文明道路;就內部環境來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首先需要完成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歷史任務,國內封建勢力、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因其自身局限性而無法承擔。中國在近代以來需要進行的帶有歷史必然性的現代化文明歷程自然落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人歷史性革命實踐上。五四之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走上一條徹底的反帝反封反資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之路。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才實現真正意義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一歷史性成就徹底清除造成中國自近代以來陷入“內憂外患”存亡危機的諸多不利因素,徹底結束“兩半社會”的被動消極局面,徹底廢除使中國落后于世界的封建專制和帝國主義強加于中國的諸多不平等條約和霸權,以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理念和制度重新將中國人民組織起來,走上獨立自主的嶄新發展道路,創造中國實現現代化文明的重要條件,為中國開啟自身現代化的文明歷程奠定客觀基礎。

2.國家富強實現文明內在進步邏輯要求。無論被動還是主動,中國進入現代化歷程,國家實現自身發展現代化轉變,中華文明在守正創新中轉型升級,都是歷史發展大勢所趨,具有歷史必然性。民族獨立實現社會穩定統一,人民解放創造利于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環境,在此基礎之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富強是中國實現自身現代化的內外客觀要求。不同于二戰后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普遍采用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進行自身現代化建設,從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開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屬性和方向前提下積極探索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可能實現的路徑。在生產力極低的國情下,中國共產黨制定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規劃和目標,建立獨立自主和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之后面對新的歷史使命和國內外環境,中國共產黨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了更為本質、深刻、長遠和整體的規劃和認識,進而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與模式。改革開放給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社會長期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兩大“中國奇跡”。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困頓局面”到現在“富強景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實踐實現著中國現代化文明關于國家富強的內在進步邏輯要求。

3.人民幸福體現文明內在進步邏輯本質。幸福是個動態概念,它的內涵隨著時代條件變遷而變化。就人之存在本質而論它有一個最高規定,即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現實狀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共產主義為自己奮斗的最高目標。百年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始終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自近代以來反帝反封反資的偉大歷史使命,從而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發展奇跡,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一種新文明類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立足國內實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盡管有曲折困難,但前進道路卻從未中斷。從1953年“一五計劃”制訂到2021年“十四五規劃”出臺,68年時間里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建成惠及十四億人口的小康社會,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這偉大成就來之不易,關鍵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社會主義改革與發展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改革促進發展,以發展來踐行社會主義本質和共產主義理念,極大促成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這一人之存在的最高幸福狀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目標,也是正在開創著的新文明類型的最高本質。

二、“偉大飛躍”的文明外在超越邏輯

中國共產黨在其百年歷程中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所實現的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飛躍”,從內部歷史發展條件看符合中國自近代以來歷史內在進步邏輯的必然要求,是近代中國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從外部環境看,是以西方資本技術文明所主導的現代文明全球化的結果。內外因合力作用使得中國自近代以來必須走出一條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和反官僚資本主義,以實現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中國現代化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以其徹底的革命性、廣泛的代表性和最高的先進性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一條實現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道路,這條道路同時也開創了一種新的文明類型,它既是對于自身傳統文明的守正創新,也是對于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批判吸收,是對于傳統和現代的超越。

1.在守正創新中超越自身傳統文明。中華民族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孕育了輝煌的文明。自秦漢以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政治格局奠定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政治結構和走向,同時也塑造了中國傳統的文明類型?!扒爻慕酥局袊糯拿骺蚣芙Y構和社會體制的最終定型。秦以后的中國古代文明框架表現為政治體制官僚化和經濟體制的地主—小農經濟化?!盵2]自近代以來,西方資本技術文明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沖擊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政治架構,傳統的文明類型被深刻動搖,在內外因合力的作用下中國傳統文明類型開始向著現代文明類型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盵3]在守正創新中超越自身傳統文明,首要的是堅守中華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源和血脈,是其傳承和發展的本源和內力,它包含和塑造著一個民族內在、持久和深沉的生存機理、存在經驗、精神稟賦、思維方式、價值理念、道德內涵和情感方式。百年歷史征程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奠定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基礎。這一“偉大飛躍”不僅是中華傳統文明基因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文明發展的邏輯必然,是在守正創新中開創新的文明類型。

2.在批判吸收中超越現代資本技術文明。肇始于西方資本技術文明的現代化將古老的東方中國拋入到現代資本文明體系當中,這使得百年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實踐道路表現為兩重路徑:一方面要積極吸收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而為我所用,充分服務于中國自身的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對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異化力量”進行批判和超越,在吸收和超越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基礎上進行中國自身的現代化建設。資本的本質在于實現自身的無限增殖而獲取最大利潤,因此在資本增殖邏輯的推動下,現代資本技術文明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深刻變革了社會生產關系,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這是資本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積極面。與此同時,資本的增殖邏輯是以盡可能多地創造剩余價值為前提。剩余價值實現要經過兩個重要的環節:生產更多的商品和刺激更多的消費。實現無限的生產是以開發和占有更多的資源為目標,刺激更多的消費是以釋放人無限的欲望為前提。所以資本對于無限剩余價值的追求是以開展無限的生產和消費運動為前提,這就導致在現代資本技術文明中人成為無限欲望的載體和強制消費的工具,自然成為無限生產資料的供給者。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在其百年實踐歷程中通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立足于中國實際而又超越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得以確立,中國開始走上了不同于西方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之舉,自此以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方面積極吸收西方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為我所用,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制度駕馭資本的增殖邏輯,超越現代資本技術文明中的“異化現象”,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開創新的文明類型。

三、“偉大飛躍”開創的新文明類型

“偉大飛躍”在守正創新中超越了自身傳統文明,在批判吸收中超越了現代資本技術文明,開創了既不同于傳統文明又不同于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的新文明類型。該文明類型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百年歷史實踐中開創而來,人民性是其本質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1.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目標。人的問題始終是一切理論和實踐的起點和歸宿,它聚焦于符合人性的現實存在何以成為可能。馬克思主義在深刻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異化勞動”的同時提出了實現“以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為前提的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理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其百年歷史實踐不僅肩負著中國自近代以來需要完成的自身文明現代化的歷史任務,而且承載著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是自身現代化和實現共產主義的有機統一。肇始于西方資本增殖邏輯和技術異化邏輯的現代資本技術文明以“強制占有和刺激消費”將人納入資本單一的增殖邏輯中,人成為單維度的“生產和消費的工具”??v觀西方文明的發展歷程,從深層哲學進路來看就是一部從“神義論”到“人義論”再到“物義論”的“人性”逐漸降解過程,直到今天的現代資本技術文明全球化,人類已經走上了“去人化”的非生物智能時代[4]。隨著資本與技術的強強聯合快速推動現代資本技術文明發展,一方面物質世界極大的豐富,另一方面關于“人是什么,人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較之于以往時代卻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目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以一種“對于人之本質的真正占有”“合乎人性的存在方式”和“真正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為本質特征的“人民性”發展方式來代替現代資本邏輯中單維的“強制占有和消費”,在面向合乎人性自然內在發展中實現人的進步和解放,超越現代資本技術文明,以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2.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皞€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命,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盵5]人的物質性生產活動決定了人的現實生活方式,文明基于此而孕育生成,同時又是對于人的物質性生產生活方式的反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實現以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的必然要求。盡管無數思想家提出了關于人性和社會發展的諸多美好愿景,但由于缺乏具體現實的考量而只能淪為空想。馬克思以人的現實解放為目標,深入考察和分析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條件下“人性異化”的原因及其解放之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以“異化勞動理論”揭示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下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人的類本質,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的精神的類能力,都變成了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了維持他的個人生存的手段?!盵6]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賴自然界而生存,但同時人又是具有自主意識的自由活動主體。人可以在與自然界“打交道”的過程中自主地創造多種可能性的生活方式來彰顯自我內在豐富的生命力,這也是共產主義關于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內涵。但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下的“異化勞動”卻將人自主、自由地實現自我內在生命豐富性的勞動活動貶低為獲取生產資料的手段,將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活動變為資本對于自然的無限索取和單方面掠奪,將技術的自然技藝性剝離而強制轉化為實現資本無限增殖的冰冷工具。資本主義社會由于生產的兩極分化與資本的逐利本質導致西方社會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出現嚴重的“人與自然的危機”。作為先發現代化的西方社會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與自然的異化問題”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并隨著全球化的過程蔓延到其他后發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在推進自身現代化的過程中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以社會主義的力量來駕馭資本,在利用資本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消除資本產生的“異化現象”?!耙匀藶楸尽?,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協調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人與自然視為一個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有機統一體,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強調人與自然相互協調共存。以社會主義的強大制度優勢摒棄建立在“占有邏輯”之上的人與自然對立關系,主張“綠色生活”,讓美好生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之上,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并存,構建起一種符合人性和自然性的美好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更好地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張旅平.文明的沖突與融合[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雷·庫茲韋爾.奇點臨近[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5]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收稿日期:2021-09-23

作者簡介:魏其興,博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猜你喜歡
人民性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分析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價值目標的人民性
廓清黨性與人民性關系的認識誤區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三個特性
新聞宣傳工作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回顧與啟示
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統一
試論中國夢視野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人民性統一性理論研究
貼近大眾·從古典詩詞形式美中吸取營養
嚴陣詩歌:當代民族精神的審美呈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