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的歷史考察與現實啟示

2021-01-09 06:16杜敏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戰略思維啟示中國共產黨

杜敏

[摘 要]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戰略思維,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戰略思維方式。中國共產黨也善于從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出發,運用戰略思維作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的重大戰略判斷,制定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的戰略方針,抓住戰略重點,贏得戰略主動。在運用戰略思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戰略立場,保持戰略定力,勇于開拓創新。新時代,領導干部要將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堅持原則與體現靈活、抓住機遇與迎接挑戰、增強定力與注重創新相統一,全面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歷史考察;啟示

[中圖分類號]D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0599(2021)06-0114-10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并善于運用戰略思維。一百年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寬廣的視野、深厚的人民情懷,始終站在歷史的高度,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做出了正確的戰略判斷,制定了科學的戰略規劃,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回顧中國共產黨運用戰略思維的歷史進程,總結蘊含其中的寶貴歷史經驗,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戰略思維

戰略思維是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事業戰無不勝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戰略,重視戰略思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戰略思維。

(一)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大力提倡戰略思想

毛澤東具有卓越的戰略眼光和非凡的政治勇氣,一生重視戰略,善長戰略,也贏在戰略。他的軍事戰略思想集中體現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等光輝著作中,創建形成了中國革命戰爭理論戰略體系。在毛澤東的口中筆下,戰略是個高頻詞,戰略思想、戰略問題、戰略意義、戰略戰術、戰略戰線、戰略方針、戰略任務、戰略計劃、戰略時機、戰略策略、戰略進攻、戰略反攻、戰略防御、戰略包圍、戰略退卻、戰略持久戰、戰略速決戰、戰略樞紐、戰略要地、戰略物資、戰略性區域、戰略同盟軍等等。毛澤東認為,“戰略問題是研究戰爭全局的規律的東西”,而且,“只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矊賻в幸疹櫢鞣矫婧透麟A段的性質的,都是戰爭的全局?!盵1]P175在他看來,只要把戰略形勢講清楚,問題就好辦了。毛澤東總結提煉出一整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原則,提出領導中國革命戰爭必須要研究戰爭的全局性、規律性的問題,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準確分析戰爭的性質,有效把握戰爭的發展趨勢,預測戰爭發展階段,制定出正確的方針策略,以獲取革命事業的勝利。

在毛澤東看來,人人都要講戰略、關心戰略,甚至要在全黨全軍上下營造“戰略空氣”。他認為,“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當地安置小東西。即使當個排長,也應該有全局的圖畫,也才有大的發展?!盵2]P527所以,他提倡,“每個紅軍指揮員變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壓倒一切的勇氣,而且有駕馭整個戰爭變化發展的能力。指揮員在戰爭的大海中游泳,他們不使自己沉沒,而要使自己決定地有步驟地達到彼岸。指導戰爭的規律,就是戰爭的游泳術”。[1]P182-183他多次講,伙夫也重視戰略,長征中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問鍋里有沒有米,而是先問往南走還是向北走??梢哉f,戰略觀念深入人心,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證。

(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戰略問題是整個國家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110周年誕辰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戰略思維,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氣度”[3]P17。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血雨腥風、披荊斬棘中磨礪成長的鄧小平,深知戰略之要,更加重視戰略之道,并以戰略之思推動“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他指出,“戰略問題是整個國家的問題”[4]P234,也是決定命運的問題。要有戰略觀念,“一系列戰略原則都是政治原則”[4]P260,都涉及根本。要確立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要用宏觀戰略的眼光分析問題,拿出具體措施”[5]P355。要制定適合于本國情況的國家戰略目標,戰略目標“就是我們的雄心壯志”[5]P251。要實事求是地去分析歷史和現實的情況,“制訂我們的戰略規劃,部署我們的力量”[6]P90,策略要為戰略服務。要有戰略重點,制定戰略布局,各個部門、行業都要從戰略方面考慮問題,“計委要站得高、管得大,在工作中才能體現總路線、戰略方針,才能促進技術革命,發展生產力”[4]P220;“財政部門要看到大事,要有戰略觀念”[7]P200;“統戰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戰略性,就是要廣泛地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社會各階層人民”[7]P187;等等。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事關戰略利益,要有“戰略勇氣”,并且,“考慮國與國的關系主要應該從國家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著眼于自身長遠的戰略利益,同時也尊重對方的利益”[5]P330。

鄧小平也非常重視領導干部的戰略思想,重視對全黨進行戰略意識、戰略思維的教育。他要求全體干部,“要從大局看問題,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5]P300,要“加強我們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5]P147。作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我們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書記處的同志,都是管大事的人,考慮任何問題都要著眼于長遠,著眼于大局”[5]P298。同時,全黨都要關心、重視戰略問題。毛澤東反復講的戰士、伙夫都有戰略觀念,鄧小平也多次講。他強調各級干部都要有戰略觀念,不能在眼前的事務里面打圈子。

(三)新世紀新階段明確將戰略思維寫進黨的文件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黨中央一以貫之高度重視戰略,下大力氣抓戰略問題。江澤民指出,“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略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8]P48-49。在發展戰略布局上,必須有全盤的構想。同時,他強調要增強國家戰略能力,“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綜合考慮和著手,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盵8]P357胡錦濤進一步指出,“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9]P8。他強調,要銘記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保持發展勢頭,制定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加強戰略籌劃,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戰略基點,搶占未來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同時,也要“樹立全球戰略意識,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10]P372,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始終不變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黨中央十分重視領導干部戰略思維的培養。2000年6月5日,中共中央頒發的《關于面向二十一世紀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文件中,第一次將“戰略思維”與“理論基礎”“世界眼光”“黨性教育”一起作為黨校教育的基本方面,指出要“抓好‘戰略思維’,即對國際國內若干重大現實和戰略問題的研究和討論”[11]P1261-1262。緊接著6月9日,江澤民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要“大力培養中青年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使他們善于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8]P48。同時,他提出,“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有戰略眼光,要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那種高瞻遠矚和寬闊胸襟,切實把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新世紀要求的中青年領導干部這項重大政治任務完成好”[8]P50。

2002年,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要求黨的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必須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正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要求,善于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8]P569。把“戰略思維”寫進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至此,戰略思維成為各級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能力。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戰略任務,號召黨的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9]P255。在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同時,胡錦濤也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戰略意識”[10]P261,善于從政治高度來觀察和處理問題。這樣,黨中央對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提升要求更為全面具體。

(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揚戰略思想,強調戰略定力

習近平高瞻遠矚、舉要馭繁、縱橫捭闔,將戰略問題上升到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指出,“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盵3]P19相反,如果做出戰略誤判,就會出現顛覆性錯誤,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12]P267。

習近平首提并反復強調要有戰略定力,要保持戰略自信、戰略耐心。2012年底,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戰略定力”這個概念,強調把握好大國關系演變的特點,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之后,他在講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改革開放、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處理國際關系、維護國家安全、全面從嚴治黨等各個方面時,都反復強調戰略定力。同時,也強調“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12]P382,把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共產黨有戰略自信的底氣,也有保持戰略耐心的智慧。

習近平高度重視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2007—2012年擔任中央黨校校長的5年間,他曾多次在公開講話中從不同側面強調戰略思維。其中,在2010年3月1日的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對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逐一進行闡釋。指出,戰略思維能力,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擔任黨的總書記后,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十九次、二十次的集體學習時,從不同方面提到要樹立戰略思維,強調增強戰略定力,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贏得經濟發展、國際競爭的主動,努力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問題的本領,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在講到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中指出,“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科學制定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盵13]P53這里,明確提出了領導干部的五大思維能力建設,并將戰略思維置于五大思維之首。在2019年1月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他提出,“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不斷積累經驗、增長才干?!盵13]P223五大思維增加歷史思維,形成領導干部必需具備的六大思維能力。但是,戰略思維位于思維方式之首的地位沒有改變。

二、中國共產黨善于運用戰略思維

在領導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運用世界眼光與戰略思維,從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出發,洞察國內外發展大勢,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作出了一系列事關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判斷,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的戰略戰術、方針政策,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偉業。

(一)中國共產黨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指明發展方向,做出準確的戰略判斷

站在全局角度看問題,是戰略思維在空間維度的體現。毛澤東認為,局部隸屬于全局,“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1]P175。鄧小平也指出,“全局問題解決了,局部問題就好解決了”[4]P64。習近平強調,“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以小見大、見微知著”[3]P19,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中國共產黨人善于運用世界眼光與戰略思維,把全局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科學分析世界發展大勢,實事求是分析所處階段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從而做出準確的戰略判斷。

土地革命戰爭初期,革命處于低潮,毛澤東從中國革命的全局出發,將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進行對比分析,準確判斷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抗日戰爭時期,面對“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認識,毛澤東客觀分析中國與日本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判斷戰爭是持久的,但勝利最終是屬于進步的、正義的中國,而不是退步的、野蠻的日本。解放戰爭初期,毛澤東就做出判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我們一定能夠打敗蔣介石,勝利是屬于真正強大的人民?!榜R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1]P106,但是,毛澤東的戰略判斷最終都一一被證實。

隨著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在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的基礎上,以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的講話為開端,黨開始比較系統地獨立自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1956年9月,黨的八大作出判斷,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基本建立,國內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隨后,毛澤東發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重要講話,并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了科學的戰略指導。毋庸諱言,這一思想并沒有堅持下來,走了彎路,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性的損失。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嚴重錯誤的基礎上,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隨后又強調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形成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反復強調,“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盵5]P370-371黨在深刻分析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在十三大上提出我國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戰略判斷,并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鄧小平科學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級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盵5]P373這也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判斷。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中國要堅定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的另一大重大判斷,就是在美蘇兩極獨大的冷戰背景下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這是一個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也依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縱觀國內外大勢,做出重大戰略判斷,“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盵8]P542這個戰略機遇期,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營造有利戰略態勢,增強國家戰略能力”[8]P352。十六大以后,胡錦濤進一步指出,“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存在的基本條件和我國發展機遇大于挑戰的基本面并沒有因為國內國際形勢新變化而發生根本性改變”,“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9]P437,要維護戰略機遇期,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胡錦濤創造性地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并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構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世人莊嚴宣布,“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盵14]P35-36為實現這個目標,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主題”[13]P13,“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有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盵14]P22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對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做出新的戰略判斷,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且,“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3]P9。他也強調,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必須長期堅持。同時,習近平強調,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13]P77。這些重大判斷都是新時代全面謀劃和推進各項事業的基本出發點。

(二)中國共產黨善于從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制定戰略目標,謀劃科學的發展戰略

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是戰略思維在時間維度的體現。毛澤東強調,對戰略全過程的把握,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能夠“走一步看幾步”,甚至是“走一步看全部”。著眼于長遠,也是鄧小平一貫的主張。他指出,“沒有長遠規劃,方向就把握不準,要點就抓不準?!盵4]P270習近平也強調,“要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盵12]P67中國共產黨人善于鑒往知來,緊扣時代特點制定戰略目標,擎畫事業發展藍圖;又立足當下,根據客觀的實際情況進行戰略謀劃與戰略布局,一茬接著一茬干,把宏偉藍圖變成生動現實。

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科學分析中國革命性質,確定不同階段革命目標和革命任務,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制定了一系列革命的戰略和策略,創造性地解決了人民戰爭的戰略和戰術問題、抗日戰爭的戰略預測和戰略階段問題、解放戰爭的戰略抉擇與戰略決戰問題等,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革命分兩步走,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也是針對基本革命形勢所做出的正確的戰略謀劃。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黨中央逐步提出了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的“四個現代化”發展目標,并著手謀劃“兩步走”的戰略,確定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國民經濟發展按兩步走: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四個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在“四個現代化”“兩步走”的發展戰略基礎上,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并制定“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到1990年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基本解決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基本消除貧困現象,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诖?,黨中央制定了先富帶動后富、沿海和內地“兩個大局”發展戰略、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重點解決“三農”問題戰略、“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發展戰略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人民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

在黨的十五大上,中央將“三步走”戰略具體化,提出新世紀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到建黨100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與戰略目標相適應,中央相繼制定實施了依法治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開放戰略、扶貧攻堅戰略、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等一系列治國之策,取得顯著成效。十六大重申了新“三步走”戰略,并將第一個百年目標制定得更加明確,界定為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七大將第一個百年目標提升、調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這個目標,黨中央制定了人才強國戰略、建設自由貿易區戰略、知識產權戰略、互利共贏開放戰略、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科技強軍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等,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實現富起來的偉大轉變。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謀劃,在十九大上再次作出新的戰略安排:第一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在各個領域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相繼推出“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脫貧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具有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共同富裕,中國人民走向強起來的偉大征程。

(三)中國共產黨善于從根本性出發,抓住戰略重點,贏得戰略主動

從根本性出發,是戰略思維在價值維度的體現。毛澤東強調,不能把過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對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1]P326-327?!皼]有重點就沒有政策”[15],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鄧小平堅持了“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強調以重點帶動全局。習近平也強調,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協調推進各項事業發展,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鍵突破,贏得戰略主動,防范系統性風險,避免顛覆性危機,維護好發展全局”[12]P54。中國共產黨善于在復雜多變的客觀形勢面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妥善協調解決戰略問題之間的關系,尋求重點突破,從而贏得戰略主動。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帶領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谷諔馉幈l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黨及時調整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各黨派、各團體一致對外、共同抗日的局面??箲饎倮?,社會主要矛盾再次轉化,黨領導人民進行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統治。全國解放前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號召全黨,從此以后我們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要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毛澤東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強調,十大關系也是十大矛盾,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16]P44。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將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此,“經濟工作是最大的政治”[6]P194。發展經濟,“戰略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5]P9。農業是基礎,改革也是從農村起步,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1982年—1986年連續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戰略部署。能源和交通是基礎,是為未來的發展做準備,也是投資的重點。鄧小平歷來都重視科學與教育,開啟了科技教育體制的全面改革。他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5]P274,這是我國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戰略指導思想,科教興國戰略也由此產生。從根本上來說,教育更是百年大計,科技發展、經濟振興、社會進步都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鄧小平堅持把發展教育事業放到突出的戰略位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5]P35,為我國教育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進行經濟建設,高度重視農業、國有企業、金融、科技和教育等領域的改革,并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時,他從戰略高度論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十二個重大關系,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三者關系處理得當,就能總攬全局,保證經濟社會順利發展”[17]。其他如速度與效益、經濟建設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關系等,都是現代化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要把握規律、統一認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針對經濟高速增長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胡錦濤提出,要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戰略重點,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實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面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情況,2004年起關于“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發出。從此,中央一號文件成為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

新時代,習近平強調要抓準、抓住、抓好作為“衣領子”“牛鼻子”的戰略重點,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為此,黨和國家制定出一系列的治國新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對外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全面從嚴治黨,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同時,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三、中國共產黨成功運用戰略思維的經驗總結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將戰略思維成功運用于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全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

戰略思維,突出表現在妥善處理好本質與現象、全局與局部、長遠與當前、主要與次要、個體與共性等的關系上,強調要從全局上、長遠上、根本上觀察、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理論范疇。說到底,戰略思維是一種充分吸收了辯證法精髓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在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戰略思維不竭的思想源泉。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將唯物辯證法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運用于實踐中,緊緊圍繞“什么是中國革命、怎樣進行革命”“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歷史課題,堅持樹立大局意識,從全局角度觀大勢、謀大事,用長遠的眼光把握事物的總體趨勢和方向,堅持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思維理論和方法。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大樹上結出的一顆果實,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引領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維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維集中體現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成果中。這些理論成果中所貫穿始終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關于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關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獨立自主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關于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問題,關于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問題,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關于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問題,關于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問題,關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關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未有之大變局的“兩個大局”問題等等,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維、戰略思想、戰略意識,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智慧與戰略眼光,對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做出了原創性理論貢獻,使馬克思主義永遠充滿活力與魅力。

(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戰略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12]P40,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戰略思維進行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檢驗戰略思維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也是戰略思維力量與智慧的源泉。

戰略思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為人民利益而奮斗,始終與人民保持著血肉聯系,以人民為中心的戰略立場已經深深地鑲嵌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基因之中。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就明確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形成了黨在一切工作中的群眾觀點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這條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也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運用戰略思維所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線。鄧小平反復強調,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中國共產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他創造性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標準,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根本判斷標準,進一步明確了人民群眾利益至上的發展思想。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盵13]在運用戰略思維進行決策過程中,黨始終從群眾利益出發,時刻考慮群眾利益進行戰略謀劃、制定舉措、推進落實??梢哉f,人民貫穿于中國共產黨運用戰略思維進行決策的全過程。

戰略思維中所蘊含的力量與智慧都來自于人民。沒有人民的參與與支持,戰略思維就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中國共產黨運用戰略思維,調動起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18]P33,才擁有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磅礴偉力,創造了輝煌的業績。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一句話形象而深刻地總結出了人民所蘊含的力量:“大革命失敗后,30多萬犧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隨我們黨鬧革命的人民群眾;紅軍時期,人民群眾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墻鐵壁;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廣泛發動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人民群眾干出來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盵19]P15戰略思維的智慧也來自于人民。毛澤東說,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每個鄉村每個市鎮都有“諸葛亮”,“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度的”[20]P790。他倡議,“和全黨同志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愿”。[20]P791-792鄧小平在多個場合指出,改革開放是人民的意愿,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的,都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例如,“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盵5]P382習近平也指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的事業,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與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從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

四、領導干部要全面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習近平指出,戰略思維“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樹立的思維方式”。新時代,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人全面提升戰略思維能力,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將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相統一

統籌兼顧是“彈鋼琴”的工作方法,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統籌各個局部,使各個局部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中心工作。突出重點強調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促全局,從而“一子落而滿盤活”。不懂統籌兼顧,就會顧此失彼、畸輕畸重;不能突出重點,就成了“一刀切”“一鍋煮”,最終全盤皆輸。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是一個宏偉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統籌兼顧、協調各方的能力,最廣泛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爭取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統一,推動社會協調發展;也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緊緊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有所為有所不為,科學規劃、有序推進。

(二)將堅持原則與體現靈活相統一

原則性是總原則、大方向,是面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人民利益等根本問題時的堅定;靈活性是處理問題的手段,是方式、方法、舉措上的多樣與機動。原則性是靈活性的標準與尺度,不能模糊與混亂,否則就會滑向機會主義、實用主義;靈活性為原則性服務,避免千篇一律、死板劃一,陷入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泥沼?!霸瓌t性要靈活執行”[21]P279,既堅持原則,又保持靈活,實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既不能以靈活性損害原則性、又不能以原則性束縛靈活性”[14]P107。在實際工作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大問題上不妥協、不讓步,取得戰略上的主動,制定正確的工作路線。同時,也要審時度勢,根據時間、地點、條件的不同,制定靈活的、適宜的政策和策略,推動根本戰略利益的實現。

(三)將抓住機遇與迎接挑戰相統一

“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并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盵22]P25機遇與挑戰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機遇可以變為挑戰,挑戰可以成為機遇,兩者互為條件、相互轉化。在實際工作中,要增強機遇意識,提升把握機遇、善用機遇的謀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調動和運用好國內外形勢變化所帶來的一切機遇;也要有迎接挑戰、直面困境的擔當,增強憂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提高應對風險、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變挑戰為機遇,化危機為機遇,推動黨的事業不斷發展。

(四)將增強定力與注重創新相統一

戰略定力是“本”,是不被亂花迷眼、不被浮云遮眼的智慧與意志;開拓創新是“進”,是充滿蓬勃生機的創造與創新。戰略定力與開拓創新,兩者之間是辯證的穩與進的關系,堅持在穩中求進,在進中維穩,缺一不可。沒有戰略定力就沒有開拓創新的方向,就會陷入迷途,甚而亡黨亡國;沒有開拓進取就無法保持戰略定力的長久生命力,失去生機與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盵23]P25在實際工作中,要有不忘初心、不忘根本的戰略定力,也要勇于自我革命,善于在不變中應萬變,于變局中開新局,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蹄疾步穩推進改革,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第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3]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鄧小平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胡錦濤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1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詩詞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19]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0]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3]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Abstract:The CPC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stresses that the leading cadres of all levels should establish the strategic thinking mode.The CPC is also good at applying the strategic thinking,from a global,long-term and essential perspective,to make strategic judgment regar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work out strategic guidelines conform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hin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and grasp the strategic key points to win strategic advantages.In applying the strategic thinking,the CPC always sticks to Marxism as the guide,upholds the people orientation as the strategic stance,keeps the strategic focus,and dares to innovate and blaze a new trail.In the new era,the leading cadres must combine overall planning with emphasis on key points,principles with flexibility,opportunities with challenges,and concentration with innov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bility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CPC;strategic thinking;historical inspection;enlightenment

(責任編輯:徐國棟)

猜你喜歡
戰略思維啟示中國共產黨
新時代高質量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三重認識維度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中國戰略思維謀的是百年大計(縱橫)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徐光啟科技翻譯的啟示
俄羅斯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思維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