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工匠精神的滲透途徑

2021-01-09 10:55李琳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1年21期
關鍵詞:滲透途徑中職語文工匠精神

李琳

摘?要:中職語文課程蘊含著眾多彰顯工匠精神的素材,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知識探究中正確認知工匠精神,塑造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诖?,本文著重探究中職語文教學中工匠精神的滲透途徑,以期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工匠精神;滲透途徑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工匠精神,如文字的演變——從象形文字到楷體,詩文革新——從以言之有物、文以載道為中心的文賦到以《詩經》為形式演變而來的唐代近體格律詩,斟酌推敲、咬文嚼字是寫作錦繡文章至今應用的辦法。從字體演變到詩文革新,其中蘊含著語文追求完美、斟酌推敲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職學校是培養現代化工匠的主陣地,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塑造。

一、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意義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在當下,工匠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工匠精神指的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和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在當前社會很多企業和個人心浮氣躁,追求的是“短、平、快”的即時利益,卻忽視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導致各種質量事故頻出,既損害了受眾的利益,又影響了個人或公司的聲譽。相比于這些企業和個人,那些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和個人,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進技術,不斷完善產品質量,高標準要求自己,最終往往能脫穎而出,成為別人眼中的驕傲。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工匠精神不僅代表過硬的職業技能,更代表高尚的職業道德,代表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強烈的責任心和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中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最終都要踏入社會,成為各行業的匠人,只有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才能使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擁有更長遠的發展前景。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工匠精神的滲透途徑

(一)教師正確領悟工匠精神,提高專業水平

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是中職語文教師的任務,因此,教師正確領悟工匠精神之要義內涵是開展教育之前提。在中職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培養高素質工匠人才,是中職教育的目的,但教師普遍更關注專業知識的講授,缺乏對工匠精神的正確認知,在教學環節中無法有效培養工匠精神,難以幫助學生領悟工匠精神。因此,教師應將工匠精神貫穿教學活動之始終,深度探究文章、課堂、學生,緊抓細節,斟酌推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以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拓展視野,提高教學質量[1]。此外,教師應深入研究工匠知識,掌握工匠精神之內涵,踐行于教學活動中,以工匠精神聯系現實事件,指導教學活動,將工匠精神融入教育的每一個環節,以自身為榜樣,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認同、掌握并踐行工匠精神。

(二)深挖語文教材中的工匠文化素材

中職語文教師應深刻分析課文,探尋其中與工匠精神相關的素材,結合學生特征和專業特征展開教學,以便學生將工匠精神踐行于行動中,化為攻克專業難關的不竭動力。

比如,《庖丁解?!芬晃膹拟叶〉墓ぷ鲬B度、心理變化、技藝展示等方面彰顯了工匠精神;《都江堰》一文通過對蜀郡守李冰治理水患的描述,展現其作為官員刻苦鉆研、為民請命和勇于承擔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彰顯了工匠精神;《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通過對居里夫人不畏化學藥品和鐳射線的侵蝕,執著科研、淡泊名利、剛毅頑強和為科學事業奉獻一生的描寫,彰顯了工匠精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分析文學作品,在課堂活動中融入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引導學生認識工匠精神的意義和價值,并為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而努力。此外,教師可以深入挖掘文學作品中有關工匠精神的素材,整合有助于學生職業發展的信息和知識,進行融合、轉化和提煉,匯編工匠文化專題,與教材相結合,形成相得益彰的教學資源。教師還可以通過整合學生所學專業的特征,引領學生多維度認識工匠精神的關鍵性,從而領略和踐行工匠精神。

(三)拓展中職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教育很重要,其對培育學生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價值。因此,開展中職語文教學活動時,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重點掌握教材基礎內容,并進行延伸、拓展,幫助學生靈活運用語文基礎內容,提高其實踐能力,拓展其知識面,幫助其掌握更多的語文常識。其次,教師應融合工匠精神和基礎知識展開教學,創新教學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課堂參與度,激發其求知欲[2]。

以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營造適宜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引導學生借助微博、有聲讀物APP等軟件,記述并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閱讀過程,協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選擇閱讀書籍方面,教師應以學生的現狀為參考,為其推薦富含工匠精神的讀物,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將工匠精神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使學生成為具有刻苦鉆研等優秀品質的工作者。

(四)培養創新意識,傳承工匠精神

傳承性是工匠精神的珍貴價值,中國古代工匠技藝以師徒傳承為主,代代薪火相傳,傳承前輩優良的技巧,學習優秀道德品質。工匠精神要求中職學生在傳承先輩智慧結晶的過程中有所創新,而中職學校以產教結合、工學交替為主要教學模式,課程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訓操作。因此,秉承工匠精神觀念,中職學生應踐行創新理念,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以求超越前輩,使當前技術更上一層樓。時代性是工匠精神的特質,在不同時代工匠精神的要求也不同,主要是鼓勵工匠們執著追求,不懈探究。在時代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為滿足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人們應傳承先輩優秀技藝,認知掌握工匠精神的中心主旨,在不同的領域和崗位融入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為思想指導鼓勵人們在工作中攻克難關、研究技藝、獨辟蹊徑、與時俱進。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以學生特性和時代特征為參考,引導學生認知工匠精神的時代精髓——創新和傳承,在學習和工作中以超越前輩為目標,踐行工匠精神,取長補短、推陳出新和刻苦鉆研。

三、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的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中職生有較高的技能,還應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更好地就業和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孔生.基于“工匠精神”審美維度下的高職語文審美教育[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3).

[2]馬妮婭.中職語文教育中“工匠精神”及其文化元素的融合運用探索[J].職業技術,2019(11).

猜你喜歡
滲透途徑中職語文工匠精神
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
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論高中地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