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觀察及護理安全管理

2021-01-10 13:11黃秋玲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
關鍵詞: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觀察及護理安全管理。方法:本次研究隨機抽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入危重癥患者64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照組接受常規化護理,實驗組患者接受風險管理護理,對比預后效果。結果:對比綜合護理滿意率:實驗組綜合滿意32例(100.00%),對照組綜合滿意26例(81.25%),(p<0.05)。對比綜合護理有效率:實驗組綜合有效31例(96.88%),對照組綜合有效23例(71.88%),(p<0.05)。對比不良反應:實驗組不良反應1例(3.13%),對照組不良反應7例(21.88%),(p<0.05)。結論:將風險管理護理措施運用到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管理中可提升患者的生命功能質量,醫護效果理想,建議推廣。

關鍵詞: 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觀察及護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血液透析對患者生命功能維持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臨床血液透析的周期長且危重癥患者的生命抵抗力較差,血液透析時候也經常發生感染的問題。為了減少臨床的醫護風險,確保血液透析的療效,醫護人員需要做好風險管理護理,降低安全問題,確保透析效果[1]。本次研究對收入的若干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醫護指導,探討風險管理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的醫護效果,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抽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入危重癥患者64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實驗組32例,男性15例,年齡為40.6歲-79歲,平均年齡為(58.5±2.12)歲,女性17例,年齡為40.3歲-77.8歲,平均年齡為(58±1.15)歲;對照組32例,男性17例,年齡為38.2歲-74.3歲,平均年齡為(57.9±2.07)歲,女性15例,年齡為43.1歲-80歲,平均年齡為(61.6±2.18)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臨床的患者均接受本院的健康宣教,對醫護事宜均知曉,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化的醫護指導,主要內容有藥物管理、體征管理、營養指導等。

實驗組患者接受風險管理護理指導,主要的內容有:(1)加強環境護理,患者在接受臨床透析治療時候都會存在一種焦慮感,對醫院的陌生環境和療效缺乏信心;院內需要加強血透室管理,定期消毒且保證室內環境潔凈;(2)加強心理疏導,因為危重癥患者的臨床治療費用高,患者的心理負擔較大,臨床可能對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對此護理人員需要積極和家屬交流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讓患者能夠樹立信心,確保療效;(3)臨床的血透室管理的工作內容較多,血液透析期間也存在感染等風險,為了預防脫管、感染、血腫、儀器創傷等風險,醫護人員需要固定好管路,幫助患者適當調整體位,同時控制好透析時間,做好穿刺點保護,確保療效[2]。(4)加強預后護理,血液透析后需要對患者以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讓其保護穿刺點,同時鼓勵患者放松身心,養成良好的睡眠、飲食習慣,確保醫護效果。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綜合護理滿意率(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分析綜合護理有效率(顯效、有效、無效)、探討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表現情況(脫管、惡心、皮損、嘔吐、其他)。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結果

2.1? 兩組危重癥患者綜合護理滿意率見表1

2.2? 兩組危重癥患者綜合護理有效率見表2

2.3? ?兩組危重癥患者不良反應的對比見表3

3.討論

血液透析的臨床醫護風險較大,患者在接受臨床透析療法時候需要得到科學的醫護指導,預防出現感染等風險。對于危重癥患者而言,因為長期處于疾病環境,其身心壓力較大,加之血液透析本身存在疼痛和感染風險,患者的臨床的應激反應也會有所加重[3]。對此,臨床需要對危重癥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科學的風險干預管理,提升其生命功能質量。如為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為其講解疾病的發病特點和血液透析的管理方式,同時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血液透析環境,保證透析環境潔凈干凈,降低室內的感染。此外,因為病情發展嚴重,患者本身存在較大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因此預后效果不理想[4-5]。為了確?;颊叩纳】?,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相應的解釋,讓患者可以樹立其信心,確保臨床的醫護效果。因為透析后患者的機體抵抗力下降,醫護人員需要針對患者的飲食習慣和身體情況制定有效的飲食計劃,保證臨床的醫護效果,控制水分攝入,降低油膩、辛辣食物攝入[6]。本次研究對收入的若干危重癥患者進行臨床的醫護研究,結果表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醫護效果比對照組好,各個指標對比(p<0.05)。綜上所述,加強對危重癥血液透析患者臨床醫護指導,可以降低患者臨床的不適癥,改善患者的生命功能,醫護效果十分理想,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濤,汪應霞. 淺談血透室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J]. 中國醫學創新,2012,9(04):102-103.

[2]覃蘭寧. CRRT在危重癥患者治療中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11):78-80.

[3]張美英,李偉,李臨英. 血液凈化股靜脈置管70例護理體會[J]. 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306-307.

[4]徐洪琴. CVVH治療危重患者的護理安全因素及防范[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4):347-348.

[5]陳娟娟,邢小紅. 連續性血液凈化在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和護理[J]. 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02):107-110.

[6]鄧雪梅. 人文關懷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0):211-212.

作者簡介:黃秋玲,90年12月10日,女,漢族,廣西,,藤縣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主管護師,本科

猜你喜歡
危重癥患者血液透析安全管理
ICU危重癥患者為防止腸內營養制劑錯位輸入靜脈的防范措施及護理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腹內壓監測對開放危重癥患者胃腸內營養的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論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